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814节

“图赖总管,我想你应该已经猜到一些什么了,此处非谈话之所,请随我来。”杜红儿对图赖笑了笑,随即转过身去,在几名侍卫的护卫下,便向着道路旁边的密林走去,图赖迟疑了一下,猛地一跺脚,便也急忙追了过去。

密林深处,图赖抱拳对杜红儿说道:“这位姑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以告知在下了吧?”

杜红儿点了点头,道:“饶余贝勒已经投靠了我大明,妾身此行,一来是为了将福晋及贝勒的家人送往一处安全的所在,二来,此间亦有一事,也需要你的协助。”

虽然已经隐约猜到了一些真相,但当图赖从杜红儿口中得知阿巴泰已投靠大明时,依旧是十分的震惊,他定了定神,道:“究竟是何事,还请姑娘告知。”

杜红儿将一封书信递给了图赖。

“我要你今夜打开盛京城南门,放我军进去,此事饶余贝勒已经知晓,这是他的亲笔书信。”

“啊?!”图赖顿时便吃了一惊,他的手情不自禁地抖了抖,白色的信件从手中飘然落地。

次日一早,杏山城外。

花费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清兵驱使着大量的奴隶和朝鲜民夫,终于成功地在杏山城外,挖出了三道壕沟。

挖掘壕沟期间,明军并未有任何的反应,多铎等人率领着两万清兵,整个夜晚都没有休息,一直在杏山城外梭巡警戒,以防明军杀出城来,袭击那些挖沟的民夫。

但是明军一整夜都没有动作。

天亮之后,望着城外不远处的三道壕沟,杏山城头上的赵无忌禁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他现在手里只有五六千人,嫡系部队枪骑兵只有三千,清军挖掘壕沟的动静昨晚虎大威便已经发现并禀告给他,但赵无忌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依仗火器据城死守尚可,出城迎战的话就有些不够看了,清兵虽然昨日受挫,死伤惨重, 但依旧有着高达六万人的兵力,十倍于守城明军。

拿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去,突然间,赵无忌注意到了城外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

第九百三十四章杏山城破

不远处的山坡上,几百名民壮拿着各种工具正在那里忙忙碌碌地平整并夯实土地,一队清兵士卒手持兵刃,十分警惕地护卫在这些民壮的旁边,看到这些清兵如临大敌的架势,赵无忌不禁心中一动。

放下望远镜,皱眉想了片刻,赵无忌转身吩咐手下道:“让热气球上的瞭望哨尽快确认一下,本官怀疑清兵准备在前面那处山坡上架设重炮,轰击我军城门。”

“师父多虑了吧?我军城门十分坚固,哪是火炮所能轰破的,再说清兵火器一向落后于我大明,他们造不出太大的重炮吧?”李定国问道。

“宁宇,你可不要小看他们,为师有种预感,清兵这次的重炮,一定非同小可,今日敌军很有可能会破城。”赵无忌脸色凝重地说道。

据历史资料记载,松山之战洪承畴战败之后,清兵随后攻取塔山,杏山两城都是非常轻松,原因就在于清兵拥有了全新的超级重炮。

历史上的清兵以重炮猛轰明军城门,将城门轰烂之后便一拥而入,仗着人数上的优势,将城中的守军连同百姓统统杀死。

残暴的清兵在攻破这两座城池之后,都是先屠城,随后放火将城中付之一炬,劫掠走了大批青壮和财富。

至于清军重炮的来历,后世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满清自造火炮,但赵无忌怀疑,清军的重型火炮,极有可能来自于缴获的明军装备。

因为从满清得了天下后的表现来看,他们并没有进一步研制火药和火器,而是如同掩耳盗铃一般,固步自封地主动限制自己火器和火炮的发展,因为他们知道,火器才是八旗骑兵们最大的威胁。

然而清廷的禁令,禁止得了自己人,却无法禁止外国研制火器,一边在停步不前甚至倒退,一边在逐步改进不断提高,此消彼长,明朝中期,大明的火器水平还曾一度领先世界,但到了几百年后的清朝末期,清军的火器水平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落后就要挨打,从此之后,便开启了华夏民族此后百年的屈辱历史,整个民族如同摆在桌上的鱼肉一般,任人宰割。

瞭望哨上很快便传来回音,确实有一门巨型重炮,正由数十个民夫前拽后推地运送着,缓缓向着那处山坡移动,热气球上的瞭望哨特地提醒,那门重炮体型极为巨大,便是钦州城工坊,也从未造过如此巨炮。

赵无忌这才知道自己刚才猜错了,钦州的工坊,基本代表了大明最先进的造炮水平,钦州工坊都没造出来的巨炮,大明的武库工坊更造不出来。

这说明清兵手中的那架巨炮,是他们自己铸造而成的。

不过钦州工坊并不是没有那个造炮的水平,而是没有制造如此重炮的必要。

明军以火器见长,擅守城,清兵以骑兵见长,擅野战。

清兵攻城时常常被依仗坚固城池的明军用火器打得苦不堪言,所以铸造出足以击破敌方城门的巨炮,对清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花费较小的伤亡和代价,攻破明军把守的城池。

但赵无忌本身便是大明的高官,他的对手无论是满清还是番邦,都没有特别坚固的城池,所以黑旗军本身,便对超级重炮并没有太强烈的需求。

制造超级重炮技术难度并不是很大,但造炮的费用却是一个天文数字,便是如满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过就造出这么一门炮而已。

察觉到对手的意图之后,赵无忌很快便想好了对策,“宁宇,你率五百火枪手留在城头,尽量杀伤攻城敌兵,接下来你们的任务会很重,若是城门被炮火摧毁,你们也要守在这里,给予敌军最大的杀伤,不得撤退,你可能做到?”

“师父放心,徒儿定不辱命!”李定国拱手抱拳,沉声应道。

“走罢,虎将军,你我速速撤入城中。”赵无忌招呼上虎大威,两人带着一众士卒们匆匆下了城头,向杏山城深处撤去。

半个时辰后,山坡上的重型火炮终于架设完成,望着不远处的敌军火炮,虽然心中早已有了准备,李定国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架火炮的体型比普通火炮足足大了三四倍之多,炮身犹如一条巨蟒般盘踞在山坡上,粗大的炮口,里面甚至可以爬进去一个人,可以想象,这样的一架巨炮,一旦发射,必然将是雷霆万钧之势,难以阻挡。

皇太极带着多尔衮,范文程等手下,站在距离火炮很远的另一处山坡上。

毕竟是第一次建造这么巨大的火炮,负责督造火炮的孔有德心中也有点没谱。

火炮越大,放炮时炮膛内的压力便越大,这种巨大的压力对于火炮的整体结构以及炮筒的质量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所以在孔有德的建议下,皇太极等人并没有在火炮近处,笑看己方炮火破城,而是出于安全考虑,躲在了距离火炮非常遥远的地方。

“启禀大汗,火炮已架设完毕,随时可以开火,请大汗下令吧。”孔有德弯下腰去,非常谄媚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814/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