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939节

看到来人居然是高起潜,萧奕辅情不自禁便是心中一喜,赵无忌则微微皱起眉头。

高起潜和赵无忌的恩怨,萧奕辅早已有所耳闻,此刻看到高起潜气势汹汹前来,萧奕辅顿时便猜测到了,高起潜此来,怕是多半与赵无忌有关。

萧奕辅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幸灾乐祸之意。

修路的事情,已经当着李邦华等人的面给敲定,更是已在福建各地传得沸沸扬扬,众人皆知,便是崇祯禁止赵无忌插手福建,萧奕辅也不担心赵无忌会反悔。

念及此处,萧奕辅急忙上前,含笑行礼:“哦,原来是高公公,本官这厢有礼了。”

高起潜含笑先是对李邦华点了点头,随即又很热情地上前和萧奕辅寒暄,拉着周师爷的手亲热地说了两句话后,高起潜方才来到赵无忌面前,颇有些不情不愿地拱了拱手。

“赵大人,咱家有礼了。”高起潜说道。

“哦,原来是高公公,高公公快请请进。”赵无忌很客气地上前,对高起潜拱了拱手。

“高公公此来,所为何事?”萧奕辅含笑对着高起潜微微点头,随即他又不动声色地瞥了赵无忌一眼,眼中隐隐有示威之意。

崇祯对赵无忌的猜忌和打压,几乎是人人皆知之事,得知赵无忌诛杀施琅后,崇祯便匆匆将高起潜派来此地,其目的和用意,显然十分明显。

赵无忌的脸色却是依旧淡然,对萧奕辅的有意示威,他只是装作没有看见。

高起潜听了,先是阴阴地看了赵无忌一眼,这才轻叹一口气,道:“咱家此来,乃是奉了皇上之命,其内容呢,却也和李尚书有几分关系。”

李邦华听了,心中不禁一动,“高公公的意思是,皇上的此番旨意,也与本官在此剿灭倭寇有关?”

高起潜点了点头,随即他那尖细的嗓音响起,“李尚书说的不错,近来倭寇海贼屡屡犯我大明边疆,萧大人的奏折,皇上也早已看过,对于此地的形势和安定,皇上也是极为关心和重视的。”

“皇上真乃贤明之君也。”萧奕辅抢先赞了一句。

高起潜的这番话,顿时便让他放下心来。

前些日子,因倭寇海贼犯境之事,他确实是早早地就写了一篇奏折,派人送往京师。

受到赵无忌的启发,他的折子也是申请在各个府县,由百姓自发地建立团练乡勇,但是这练饷的征收以及团练的组建和训练,他打算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当成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立力量。

毕竟这乱世年头,有兵就是王的跋扈将领他也见的多了,深受其害的萧奕辅,决定借此机会,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在奏折中,萧奕辅还隐晦地提及了赵无忌有意染指福建的事情,他相信,以当今皇上的聪慧,一定能看出自己在奏折中的言外之意,从而做出正确的择决。

“不知皇上对倭寇海贼犯境之事,下达了什么旨意?”萧奕辅问道。

赵无忌也将目光投向高起潜,脸上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表情。

高起潜先是看看萧奕辅,随即又看看赵无忌,想了一想,便站起身来,道:“福建巡抚萧奕辅接旨。”

萧奕辅听了,面带得色地站起身来,随即又是扑通一声,在高起潜面前跪倒在地。

他跪得不是高起潜,而是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

高起潜带来的是崇祯皇帝的口谕。

“萧卿家拟组建团练乡勇,发动民众百姓,齐抗倭寇流贼,此举,朕极为赞同,”高起潜一字一顿地说道。

萧奕辅的心中顿时就是一喜。

“着萧卿家全力协助镇南侯赵无忌,实施此事,越快越好。”高起潜继续说道。

萧奕辅顿时便是一脸懵逼。

怎么?这就结束了?

为什么计策是我提出来的,最后却要我协助赵无忌实施此事?

是不是高公公记错了皇上的旨意?

萧奕辅当即怔在当场,惊讶之下,他一时也忘记了起身接旨。

高起潜没好气地转身望向赵无忌,道:“镇南侯赵无忌接旨。”

赵无忌急忙上前接旨。

“福建一地,倭寇流贼猖獗,危害百姓,朕日夜不安,今着镇南侯赵无忌,全权主持当地组建团练乡勇之事,巡抚萧奕辅须全力配合协助,不得有误!”高起潜说道。

“臣遵旨。”赵无忌急忙说道。

此时此刻,赵无忌心中志得意满,崇祯在口谕中所说的‘全权’两字,意义重大。

这意味着,怎么组建团练,如何征收练饷,统统都是在赵无忌的一念之间,他可一言而决。

高起潜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到了附近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听到消息的三人,心中都是非常的震惊。

皇上此举,这是公开允许镇南侯染指福建官场了么?

皇上不是一直都在猜忌镇南侯么?

为什么今日皇上的旨意,却坚定不移地表达了对赵无忌染指福建的支持?

李邦华半张着嘴,手里捏着几根胡子,他刚才吃惊之下,一不小心手一抖,拔下了好几根胡子下来,但他完全没有感受到脸上的疼痛,犹自沉浸在崇祯旨意给他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中。
首节 上一节 939/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