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139节

想来是为了迎接皇帝,眼前的大船已经被涂抹的焕然一新,油漆味还是十分浓烈。

媚上嘛,很正常,赵桓并不放在心里。

尚未到甲板上,便有船上军兵迎了过来。

一共三百余人,在甲板上也不拥挤。

当先那将拜道:“下臣金明池水军都指挥使刘梦龙见过东宫太子殿下。”

“免礼。”赵桓打量了他一番,问道:“可是因尔初生之时,令母梦见一条黑龙飞入腹中而取名的?”

刘梦龙诧异地抬头看了一眼,回道:“殿下烛照万里,明察秋毫。”

赵桓又问道:“本王记的不错的话,尔乃是建康府水军都统制,何故到了金明池上?”

“好教殿下知晓,下臣亦不知缘故,只是枢密院调令,由不得下臣说不。”

看他神态,似乎并不想来开封禁军。

可以理解,作为建康府水军都统制,乃是统管东南水军的一把手,除了有限的几个,他完全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来了东京,头上公公婆婆无数,谁都可以指手画脚,哪得畅快?

赵桓并不多管,只说道:“领本王看看这船。”

“是!”刘梦龙应下,道:“此船乃是楼船,因甲板巨大,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

因其船大楼高,可远攻近战,配置拍杆、床弩、喷火龙、投石机,威力更加无穷。”

赵桓微微颌首,问道:“此船尺寸如何,能载多少兵丁?”

刘梦龙道:“此船高八丈,长二十丈,宽三丈三尺,可容纳战兵一千余。”

赵桓仔细打量,只见楼分三层。

刘梦龙主动道:“首层曰庐,如庐舍也,供军兵居住并储存军械用。

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战时军兵聚集其中,呼应各处。

又在其上曰爵雀室,于中侯望之如鸟爵之警视也,行船时指挥者居于其中,登高望远,摇旗呐喊,便于发号施令。”

“善!”赵桓应了一声,绕着看了起来。

只见每层四周都设置半人高的女墙,在第一层周围又用木板围成的战格,女墙与战格上均开有若干箭孔、矛穴,用来远近攻击。

还有檑石、铁刺等防御武器,以备敌船接近是施展居高临下的打击。

船上空间很大,甲板上能够行车走马。

周围插满了各色旌旗,气势雄壮。

只是因为皇帝要来看,因此各种大型武器全部未装。

外观确实巍峨威武,若是多布军兵,遍列矛戈,定然是戒备森严且攻守得力的水上堡垒。

“果真是远攻近防皆可!”

赞叹一句,赵桓把身体探出船舷去看,只见三层桨,密密麻麻如同百足虫的脚。

“各层皆有三十条桨,两侧三层合计一百八十条桨。

配以力士划动,确实来往如风,莫可阻挡!”刘梦龙解释道。

身体高大,速度又快,对小船都不需要攻击,直接撞就完了。

想来能挡楼船一撞的,大概还未诞生。

看了一阵,赵桓问道:“此船可有缺点?”

刘梦龙道:“因为方首,直向速度尚可,然加速所需时间颇长,且不够灵活。

又因其高大,经不得大风大浪,江湖使用自然所向无敌,到了海中并无丝毫益处。”

赵桓道:“不错,看来你对水军颇有研究。”

“殿下缪赞。”刘梦龙道:“下臣就职西川水军时,以此击贼多次,因此看的分明一些。”

难怪高俅征讨梁山时会把他带上,只是可怜这个水中悍将,活活被高俅坑死了。

对此,赵桓也是无能为力。

东宫没有水军战船,不可能把刘梦龙调去使用。

“到里面看。”赵桓淡淡地说道。

“殿下当心磕碰。”刘梦龙嘱托一声,前头引路。

刚进了里面,只听砰地一声。
首节 上一节 139/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