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163节

当然,也就是东宫人少,牵扯不多,赵桓给赵佶说一声便行通过,不需要朝堂扯皮。

众人无异议,周侗又念道:“军制既定,另有军衔。

军衔者,区别军人等级也,计有将、校、尉、士、兵五级。

将分镇、平、征以及杂号将军四等,凡以都统制领军出战者,必以将官出任。

校尉各分上、中、少三等。

各师统制官为杂号将军亦或上校,旅率为中校,都指挥使为少校,指挥使为上尉,都头为中尉,队率为少尉。

另有精锐士卒或其特长突出不能为官者,以士称之。

分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四等……”

军衔,一共四级十四等。

将、校、尉、士自古有之,清晰明了,比现行的军衔更容易辨认。

便如刘子羽未就职东宫前,乃是将仕郎,便相当于军衔。

现行军阶从最高的太尉到大夫再到最低级的承信郎,一共五十二阶。

名目繁多的赵桓也记不住,且不能与军职对应,实在是用着不方便的很。

于是,太子果断决定重起炉灶。

见诸人无意见,周侗道:“禀殿下,军制军衔宣读完毕,请示下。”

“率更令辛苦。”赵桓微微颌首,环视诸军,道:“目下,东宫亲卫凡六百五十五人。

辛苦操练一月有余,皆有长进,方才演武便是明证。”

“愿为太子殿下效死!”众人拜下。

“免礼!”赵桓抬手,道:“诏令:东宫亲卫,暂编四营。

刘子羽!”

“末将在。”刘子羽出列拜下。

赵桓下了点将台,到他面前道:“本王任命你为东宫马军一营指挥使,军衔中校。”

“末将领命。”刘子羽再拜。

赵桓从身后胡越的手中接过委任状,双手递给刘子羽,道:“望你再接再厉,为国朝冲锋陷阵,护佑国泰民安。”

刘子羽双手接过,三拜道:“为国为民为君,不惜此身,以报殿下!”

赵桓扶起他,道:“且回。”

刘子羽退回,赵桓又叫道:“张仲熊。”

“臣在。”

“东宫诏令:现任命你为东宫马军第二营指挥使,军衔少校。”

……

陈朕鹏为步军第一营指挥使,军衔上尉,李成为步军第二营指挥使,军衔少校,刘正彦为马军第二营副指挥使,军衔少校,范琼为马军第一营副指挥使,军衔上尉。

兵辰、展天神各为步军都指挥使,皆领上尉衔。

其余各级军官皆有任命,其中原来的五十亲卫大多为都头、队率,全部散开到了各营中。

宣读完毕,赵桓看向陈朕鹏,道:“尔为指挥使,却领上尉衔,实在是文化尚且不足,仍需提高,望君自勉。”

“殿下放心,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定能顺利畅读经典。”陈朕鹏回道。

别人都是少校,就他一个上尉,刺激实在太大了。

由不得他不努力。

赵桓又看向诸人,道:“东宫人少,却仍然编为四营,乃是因为本王希望有朝一日扩军时,尔等皆为军官。

为晋职高升计,尔等当勤练武艺,苦学文化,如此机会来临时,方能够把握住。”

“谨遵殿下晓谕!”众人应和。

赵桓又看向刘子羽几人,道:“尔等胸有韬略,武艺高强,皆是上将之才,如今职不过指挥使,衔不过校尉,可有怨言?”

“末将并无怨言。”几人回道。

赵桓道:“之所以职衔不高,乃是本王不欲因功高难赏而行杀戮事,待荡平北蛮,再做上将军不迟。”

“殿下放心,定有做上将军时!”刘子羽带头表态道。

七十一 心情不好
首节 上一节 163/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