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171节

果然,朱凤英和赵福金并不理会。

朱凤英道:“姐夫,不若派兵出宫,把未得准许便私刻东宫书籍的全部抄家,可好?”

当然很好!

东京城里大小书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若是真全部籍没财产,开封府立刻成为东京最富有的衙门。

为什么是开封府发财?

因为东宫没权呗!

再则,即便是东宫有权这样做,赵桓也不会同意这样做的。

千金难买名望,东宫真是需要积攒名望的时候,如何能够自废武功?

说到底,那些书商没多出一本书,东宫声望就增加一分。

赵桓自然不可能因为区区几万缗去降低自己的名望。

闲话中,胡越进来,道:“殿下,王伦回来了。”

“快快有请。”赵桓道。

“殿下~”呼喝中,王伦疾奔到了近前,拜道:“江南大水,受灾百姓无数,灾情十分严重。”

说着,他不禁犹疑地偷看向赵桓。

赵桓派他和愚任去江南,除了开设店铺的事,便是时刻关注江南水患。

当时王伦并不以为意。

太子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够知道江南各路突发水灾。

“河堤质量本来不好,大多地方官还不加修缮。

近日来,江、淮、荆、浙、梓等地连日大雨,导致河道水位暴涨,许多河堤被毁。

据打听,江南受灾范围包括常州、苏州、通州、秀州等地,波及人口百万户。”

我勒个大操,这么严重?

赵桓也是吓了一条。

江南可是富庶之地,也是朝堂的钱袋子,那里出问题,满朝上下谁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尔等可曾因为洪灾遇到危险?”赵桓问道,

王伦回道:“我等只在江宁城里,并无危险,只是交通不便,赶路也多吃许多辛苦罢了。”

听得自己人没事,赵桓放下心来,又问道:“具体灾情,可有详细?”

王伦道:“臣实地到苏州看了,城外近水处,房屋倒塌无数,田陌尽毁,定然是颗粒无收的下场。

至于具体数字,臣不得详细。”

“足够了。”赵桓沉吟片刻,道:“你再次回去,不需要关注国计民生,只深挖摩尼教,并打听清楚摩尼教首脑方腊的底细。”

“诺。”王伦并不询问原因,只径直答应下来。

打发了王伦,赵桓让人备车,准备进宫面圣。

江南大乱,朝廷定然派人治水赈灾的,赵桓很想要全权处置江南大水事的差遣。

出东京散散心自然是想的,然治理水灾才是主要目的。

若有可能,径直废了花石纲,定然获得无数江南百姓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他想去看看,江南到底烂成了甚么模样,才能让方腊迅速做大,把个钱袋子打了个稀烂。

七十五 江南廉访使

“东南水灾,波及甚广,黎庶哀嚎,诸卿可有良策?”

龙椅上,赵佶略带忧心地问道。

至于是忧虑百姓困苦,还是忧心江南受灾中枢贡用不足,赵桓不得而知。

不过,十有八九是担心自己的享受。

因为朝廷驿站传递的信息,比王伦快了三天。

直到赵桓进宫,赵佶方才召集朝臣议论此事。

至于给江南百姓造成沉重负担的花石纲,则提也未提。

假若真的怜惜百姓,赵佶不说废止花石纲,也该暂停征集花石纲。

可惜,天下安危明显没有个人享乐重要,因此赵佶
首节 上一节 171/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