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343节

赵枢是老五,今年十七了,在皇帝的心中的地位,和赵桓差不多,加上没什么才学,对储位威胁有限。

赵杞是老六,今年十五,还是小正太一个,几无威胁。

当然,等这两个小兄弟再长几岁,情况如何还真不好说。

月末天暖时分,春耕在即,为鼓励农桑,赵佶降诏躬耕籍田。

皇帝要作秀,太子当然要陪着。

赵桓表现并无纰漏,并且全程都在关注赵佶的精神状态。

和预期的差不多。

只是扶着犁走了几步,赵佶居然已经喘了。

身体发虚了!

肯定是丹药的功效,因为赵佶非常注意养生,基本不存在纵欲过度的可能。

为求长生,赵佶在念经修道服食丹药之余,也会进行双修。

其做法就是每五天御一处子!

果然,皇帝就是爽。

宫女也不亏,若是讨的赵佶欢心,每宠幸一次品秩提一等。

可惜,能让赵佶宠爱不衰,日久到贵妃的,一个也没有。

到了二月,赵佶降诏:改元!

改元,即改年号。

圣旨洋洋洒洒千余言叙说了改元的原因,其实就赵桓的总结,归根结底是赵佶心血来潮。

影响不大,但是挺操蛋的。

去年十月份,赵佶降诏改“政和”为“重和”,如今不过二月,不到四个月,改“重和”为“宣和”。

因此,今年一月份是重和二年,后面便是宣和元年了。

改元其实挺正常的,比如唐高宗李治前后改元十四次,赵佶的次数远远比不上。

但是年中改元并直接启用的,除了赵佶还有一个,那就是汉灵帝。

可以说,都是昏君。

但是,人汉灵帝好歹是病死的,皇帝当的相当安稳。

赵佶,宋徽宗呢?

成了俘虏,国未亡而帝位去的可怜虫,完全比不了。

但是说到底,改元也只是大赦天下,大家热闹热闹,其实影响真的不大。

东宫还是宅起来练兵,郓王东奔西走搞串联,高俅埋头整顿军队,其余人都忙着拍马屁。

反正歌舞升平,欣欣向荣,都抓紧时间向上爬。

二月春风似剪刀,倏地就过去了。

三月庚戌,蔡京进安州所得商六鼎,讨得赵佶龙颜大悦。

当时,赵佶就有意让蔡京复起,再为辅政。

好在,蔡京有个好儿子蔡攸。

因为怕蔡京复出影响自己的仕途,蔡攸当场说蔡京年老体弱且身体有疾,才让赵佶放弃了这个可怕的想法。

蔡攸确实挺奇葩的,然而对东宫比较亲善,赵桓当然不会推开。

己未,政事堂又进行了一番调整,

以冯熙载为中书侍郎,范致虚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张邦昌为尚书右丞。

对东宫影响颇大。

冯熙载是蔡京忠实的狗腿子,处处和太子为难,上任不久就弹劾东宫私蓄死士,培养暗谍,有图谋不轨之意。

好在,范致虚与东宫亲近,给化解了一番。

至于张邦昌,就是靖康之耻后做了傀儡皇帝的那个。

当然,此时的张邦昌全心全意地为拍好赵佶的马屁而努力,丝毫也不像叛国卖国的汉奸模样。

若说对天下震动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刘法出任熙河各州安抚经略使,开始清点并整编沿边各军。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扫荡西夏。
首节 上一节 343/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