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449节

有了一个例子,从者云集。

说来也是好笑,败坏军纪的,大多是底层部队,刘延庆的嫡系基本没有抢掠杀戮的情况发生。

倒不是说这些是好人,而是他们不需要。

主将嫡系心腹,平时钱粮供应充足,不需要去抢掠。

至于女人,青楼里有的是,相比掳掠妇女,轻松快活又安全。

只是刘延庆的三千亲卫都没留下,全走了。

主将父子被杀,留下来也不会得到重用,何苦来哉?

加上他们平时不缺钱,或多或少都有积蓄,回乡也不会难过。

剩下的,也有一万多选择离开。

赵桓并不为难,全部放走。

只是因为离开的人太多,不得不安排专人押送。

这也是没办法的,没有监督,这些人挥霍了钱财,怕是半途上就要结伴落草。

杀了的,走了的,将近两万,剩下的只有两万五千余。

“好,留下的,从此为东宫所属,月俸涨至三贯,以后表现出色,当同东宫亲卫,月俸五贯!”赵桓道。

“多谢殿下!”诸军齐拜。

留下的,就是看在东宫所属俸禄高,或者就是想跟着太子建功立业的。

不管怎么样,有远见,有理想,还有实际战斗经验,严加整训后就是一只不错的部队。

当然,俸禄差异也是应有之意。

嫡系、亲近、新人,待遇当然不可能一样。

“免礼!”赵桓抬手,道:“所有人,登记造册,登记后领一个月俸禄!”

血腥杀戮在前,优厚俸禄在后,两万多人被治的服服帖帖。

即便已经饿了大半天,也没人抱怨半句,按照亲卫的指引,排队登记。

姓名、籍贯、级别、特长……

也就是东宫亲卫都是识字的,这两万五千余兵登记起来速度不满。

登记完毕,当场就发钱。

沉甸甸的铜钱在手,诸军都是喜笑颜开。

若非太子已经申明了军纪,怕是这些人立刻就要出营潇洒。

高俅、童贯、刘延庆统军时,对军纪抓的不严,军兵即便不出营也能消费。

聚众赌博不用多说,隔三差五就有此引起的火并。

不爱赌的,也有商贩货郎挑着担子进来卖吃食酒水,甚至,郓州城内的小姐们,也会组团进营做生意。

这倒不是高俅等人的首创,而是从军队出现时,这种现象就有了。

当然是军纪森严的,货郎小姐是进不了大营的,却不妨碍他们在营外设点。

一边向军兵售卖东西,另一边等战事结束就地收购战利品,里外里都是赚的。

现在赵桓接管了军营,商人们自然是进不来的,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军兵能够出营的机会也不会太多。

待到天黑时,所有人登记完毕。

赵桓特别留意了曲端那一将,果然是有意外的惊喜。

吴玠、吴璘兄弟居然都在,此时一个为录事参军,一个副指挥使。

算起来两人投军不过一年,居然成了中高级军官,若是没有本事,是绝对不行的。

至于李永奇那营,李世辅也是赫然在列。

“开饭喽~”

呼喝中,一辆辆车子推进来。

诸军饿了一天,被香气吸引,个个都是直冒口水。

“排队排队,胡乱插队者挨饿一顿!”东宫伙夫呼喝道。

说杀人就杀人了,不给饭吃值得甚么?因此都是老老实实排队。

“兄弟,都有什么?”
首节 上一节 449/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