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463节

不一刻,愚任来了。

“怎么样,家里都好吧?”赵桓先问道。

“托殿下的福,妻儿安康。”愚任笑道。

结婚过后,愚任便留在了东京,上半年,他媳妇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看他逗弄儿子时的幸福模样,真的是让赵桓羡慕不已。

说了几句家长,赵桓问道:“向日杨老先生来信,要东宫照拂太学生邓肃,你可知道这个人?”

愚任回道:“此人在东京有偌大的名声,臣也仔细了解过。

其生于哲宗元祐六年,南剑沙县人,少时警敏能文,善谈论。

当时李纲偶然遇见,极为惊奇,了解后引为忘年交,后入太学。

上半年,官家派遣李彦下东南,再起花石纲,邓肃不忿,连作讽诗十一章,言守令搜求扰民,惹恼了官家,方被驱除出太学不久。

因为此事,邓肃在东京名声大噪,却也自决了仕途。

再其心灰意懒要回乡时,罗宾客把他留了下来,本来打算殿下休息两日再说的,却不想殿下现在就问了。”

“可知他有什么诗作?”赵桓又问道。

“臣便念几句给殿下听听。”愚任思忖片刻,念道:“其一,‘饱食官吏不深思,务求新巧日孳孳。’

其二,‘但愿君王安百姓,圃中无日不东风。’

在其被逐出太学,又挥笔写下‘填海我如精卫,挡车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

朱琏品味片刻,道:“才情不如殿下多矣,难得赤诚忠贞,倒是可以一用。”

赵桓抹着下巴,仔细考虑了一番,道:“告诉豫章先生,让邓肃在他家先住着,待到年后出发去道州时,令其一并随行。”

“郎君,如何让在宾客家住着?”朱琏问道。

“娘子不知,为了促成梁山招安事宜,吾连续封驳了父皇十三道诏书。

估计父皇正在生闷气,不宜再火上添油了。

万一,父皇气不过,拿东宫属臣或者亲近之臣开刀,便不好办了。”赵桓解释道。

“对了,派人往梁大监家走一遭,请其来东宫一趟,吾与他谈谈东南的事情。”赵桓又安排道。

愚任应下,让人去请梁师成了。

东南的事情,本来只有一件花石纲是挂在心上的。

事情证明,花石纲这玩意,根源和朱勔无关。

因为艮岳尚未修建完成,赵佶便派了宫内大太监李彦去东南督办花石纲事。

作为宦官,当然以媚上为第一原则!

到了东南,李彦做法比朱家父子有过之而不及。

民怨沸腾,人心浮动,太子在东南收拢的人心消散一空。

不止如此,李彦更在东南设立了西城所分部。

这西城所,本来是皇城司下属机构之一,只负责维持治安。

但是,经过大太监杨戬的不懈努力,西城所成了天下臭名昭著的机构。

两年前,有个叫杜公才破落胥吏投靠了杨戬,为了获得晋升之资,其向杨戬献计,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就推测土地的产量,增加租赋。

此项政策,称为括约公田。

后来又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搜求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

租额确定后,土地虽被河水冲荡,不能耕种时,租额也不减免。

负责这件事的机构,就是西城所。

而杜公才往筑山泺任知县,该地是古时的钜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百姓,在这里依靠捕鱼为生,杨戬也按船定租税,有不纳税而私自捕鱼的,就以盗窃罪抓起来。

一县一般在常赋之外又增加租钱达十多万缗,按规定,遭水旱灾害时可免税,这里不能免。

而杜公才也因功劳,被提升为观察使。

所以说,梁山的发展壮大,朝廷的神助攻真的是功不可没。

张叔夜知济州时,废止了这事,郓州有梁山好汉的压制,也稍微好一些。

但是其他地方,破家灭户不计其数。

赵桓叫梁师成来,就是想商量商量这事。
首节 上一节 463/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