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475节


“上将军饶命,本王降……”

噗嗤~

刘舜仁只觉得胸口一凉,低头看时,一截明晃晃的铁枪从后面捅到了前面。


剧痛瞬间淹没思绪,眼前一黑,落马凉凉。

“呸,如此懦弱,也敢抗拒天军!”

不屑中,杨再兴提了刘舜仁的尸体放到马上,带了回去。

回去途中,可见五千马军四处分散,如同围猎一样追赶辽人。

身后的步军撵不上,只好那绳子绑人,再一串串押回去。


二百三十五 轻下马城

残垣断壁上烟熏火燎的痕迹尚未消散,倒塌的墙壁下隐约可见白骨。

这是一个被摧毁的村庄,没有一座完好的房舍,更不见一个活人。

“殿下,想来马城境内,已经没有多少村庄残存了。”许贯忠叹道。

虽然分属敌国,对辽国百姓也没多少感情,然而沿途所见,确实触目惊心。

沿途看到的百余村庄、三个集镇,尽皆焚毁,人烟不存。

偶尔有几个百姓运气好,躲过了兵灾与饥饿,也是瘦骨嶙峋,一副行将就毙的模样。

尽管看不上这些人,赵桓还是下令赈济。

拿下道州而无一个百姓,就要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移民来填充这里。

成本太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若是可能的话,还是尽可能救下此地百姓。

只是情况确实不乐观。

根据辽国移交的账册统计,马城县属于上县,人口有五万余户十一二万人。

但是就目前情况,还有四五万就该谢天谢地了。

此刻,赵桓也有些后悔,不该把那些俘虏的伤员全部杀了。

救治确实要花钱,然而治好后善加使用,必然能够收回成本的。

“传令,加快速度,务必于日落前到达马城外!”赵桓道。

传令兵四处奔走传令,大军速度立刻加快了一截。

日落时,大军按时到达马城外。

东汉安帝时,鲜卑曾两次发兵进攻马城,其原因便是马城居要冲之地,粮草丰足。

隋唐时期,马城成为重要的粮草囤积地和水陆交通枢纽,在征讨高丽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至唐开元十八年,滦河水运兴旺,乃是运粮的要道。唐玄宗李隆基鉴于马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下旨设马城县。

其居滦河西岸,北通燕山山脉,依托长城关塞,南通渤海,位居重要,城小但很坚固。

城周长1444步(旧制一步为五尺),城墙高达丈五,有五座城门,城门高悬吊桥,城外有护城河环绕,易守难攻。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南下寇掠,把从中原俘虏的人口安置在这一带,使马城成为辽统治下的重要农业区域,富庶之县。

但是,此时此刻,城外田地荒芜,村庄集镇不见人烟。

城墙多有垮塌处,虽然修补了,但是十分潦草,轻易可上。

护城河更是淤塞严重,一些地方可能是走的人多了,居然和城墙缺口相连成了道路。

可能刘舜仁一个冬天光顾着享乐,居然没修补,实在是方便了宋军攻打。

举起望远镜扫了一圈,城头上还是有些守兵的。

只是个个都在瑟瑟发抖,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冻的。

“来啊,放出俘虏,带着刘舜仁的首级去劝降。告诉城内,半个时辰后不投降,鸡犬不留!”赵桓下令道。

就这模样,强攻不会困难,但是,必须把抵抗必死的态度亮出来。

要是城内守军真的敢抵抗,那么赵桓就敢下令屠城。

杀鸡儆猴,灭了马城,看其他地方还敢抵抗不?

不过,城内守军也不头铁。
首节 上一节 475/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