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52节

到了赵佶上位,童贯蔡京等人为了邀功,一力对西夏用兵。

他们深得宠信,权倾朝野,只要决定发兵,基本不会有阻碍。

看童贯傻眼,赵桓道:“未定目标,如何选择领兵大将?如何确定行军路线?如何计算所需兵力粮草?”

童贯深吸一口气,道:“朝堂决议出兵,枢密院方才调集兵将,依据数目调拨粮草军械,次后选择目标出兵。”

“原来却是本末倒置。”哂笑一声,赵桓道:“元祐三年,马帅出兵扫荡西夏洪州,乃是为了解塞门寨之围,同时稳定士气民心。

因目标明确,是故轻兵疾进,转战流动不歇,成效显然。

元符元年,西夏集兵于外,马帅与苗履统兵至大沙堆等处,破荡贼众,斩获甚多,此乃为自保而主动出击。”

赵桓挠了挠刘法的痒处。

此时,吃瓜群众喝酒吹牛逼的时候都喜欢给朝中大将排个名次,基本上,刘法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就是这么牛逼!

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威名,绝无半点水分。

已经颇有名声的种师道、种师中等人,在他面前都是小弟弟。

他就是宋朝第一能打的。

如此,赵桓当然想要结交一二。

同时,他也想着试试改变刘法的命运。

本来,此次朝堂出兵决议顺利通过,明年三月正式开战,当时童贯要刘法出兵突袭西夏朔方。

刘法以“西夏尚有余力,孤兵深入必败”为由规劝,奈何胳膊拗不过大腿,被逼出兵,最终于统安城兵败身死。

若是搅了这次用兵,或者好好制定计划,说不得可以挽救刘法的命运。

毕竟,多一个大将,多一分力量,对金国也多一些底气。

…………

二十 拖延

“元符二年,马帅再次出塞,转战神鸡流、乌延等地,先后斩首四千余级,大胜而归。

然,小王敢问一句,当时出兵意义何在?”

刘法一愣,不明白赵桓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夸奖吧,绝不该如此质问,攻讦也不会说大胜而归。

下意识地,刘法回道:“当时我军强盛,西夏军备不整,为削弱其边境力量,是故出兵。”

“除了斩首,可有其他收获?”

“当时轻装疾进,所有缴获除了自用,皆毁之,故无其它收获。”

“损耗如何?”

“阵亡四百余人,耗费钱粮十五余万缗。”

“以区区代价,取得四千斩首,实乃大胜。”赵桓颌首赞叹。

“敢问太子,欲表何意?”

童贯觉得不能让赵桓继续东拉西扯,否则出兵之事非得被搅黄了不可。

“本王以为,马帅出塞,战术上及其成功,却与战略无益。”赵桓转身扫视一遍殿内,开始贩卖自己的私货。

“战术,卖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为获取小规模胜利采用的技术。

便如攻洪州救塞门寨,实乃上佳的战术。

战略,乃是战争指挥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国朝对西夏用兵的终极目的,只为灭其国,收旧土。

任何于此目的无益的,皆不算成功,不当进行。”

“此言差矣,刘法出塞,斩首四千,削弱了党项人的实力,如何说与灭国无益?”童贯反问道。

“区区四千人,相对西夏数百万人口,济得甚事?”赵桓反问道。

童贯闭嘴。

强词夺理,的确可以说为后续战事积攒了优势,然而童贯毕竟是要些脸面的。

说实话,四千人,于大局无关痛痒。

赵桓道:“为灭西夏,神宗行开边事,收熙河、青塘,拓土两千余里,事实上形成了左右夹击西夏的形式,为国朝取得了战略优势。
首节 上一节 52/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