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524节


范致虚回政事堂起草诏书去了,张邦昌出列道:“殿下,童贯蔡京等人胡乱发令,各地禁军多有调动,当降诏勒令其回转,以防变故。”

调动的,都是来开封的。

其数目,也有十数万,不乏精锐。

当然,张邦昌并非担心这部军兵在此作乱,只是提个意见显示存在感。

保持中立固然可以置身事外,但是尘埃落定,是要坐冷板凳的,因此张邦昌很着急。

此时不给太子留下个好印象,怕是局势稳定了只能回家吃老米。

“寡人正欲整顿各地禁军,便让各部继续进京,等待整编。”

听到太子否决了自己的提议,张邦昌正待开口,却听赵桓继续道:“叛贼倒行逆施,张邦昌忝为尚书右丞,却不能阻止,只顾明哲保身,不宜再为尚书右丞。

拟诏,免去张邦昌尚书右丞之职,改知太原府。”

啊~张邦昌惊得目瞪口呆。

原以为哪怕免职,也要等局势彻底稳定之后,这段时间完全可以活动,未必没有转机。

却不想,太子如此冲动。

见他不动,赵桓问道:“张邦昌,可有怨言?”

张邦昌立刻惊醒过来,拜道:“殿下金口玉言,臣并无怨言。”

怨言,不是意见,他敢说有?

心怀怨怼,乃是仅次于莫须有杀招,一旦被落实了,知府也没得做,只能流放编管。

“既如此,立刻收拾收拾,去太原赴任吧。”赵桓道。

张邦昌道:“臣定不负圣望,勤加用心,保证太原府百姓安乐,百业兴旺。”

打发了这个看不顺眼的家伙,又给手下亲信腾出了个位置,赵桓心情不错。

至于把张邦昌打发到太原府,赵桓也是故意的。

田虎已经造反,迟早打到太原去。

作为最高长官,张邦昌怕也是凶多吉少。

当然,万一张邦昌能量爆发,守住了太原府,那太子也不亏。

当然,这也有杀鸡儆猴的意思。

尚书右丞,宰相之列,说免就免了,其他人也别瞎哔哔了,老实听话办事便是。

能领悟的自然领悟,领悟不了的,迟早与张邦昌一样滚出中枢去。

二百六十一 中枢填补

“政事堂空缺,诸卿可有人选提议?”

“但凭殿下做主!”诸人拜道。

对此,赵桓表示相当满意。

“既如此……”赵桓沉吟片刻,道:“郑居中仍为中书平章事,罗从彦为尚书左仆射,范致虚为尚书右仆射,滕和尚书左丞,杨时为尚书右丞。”

“臣遵旨。”

郑居中还是宰相,是出于维稳的考虑。

张邦昌有黑历史,此刻立场不坚定,免了也就免了,朝野不会有闲话。

郑居中可没毛病,不能轻动。

好在,这货也没两年好活,迟早也要让出位置来。

罗从彦有资历,有能力,有名望,又是潜邸第一文臣,做个第一副宰相无人能够说三道四。

至于范致虚,进了一步,也是奖赏。

滕和一直支持东宫,离职开封府尹后其实未有实职,正好做个第四副宰相。

至于杨时,和罗从彦一样,都是有资历、能力、名望,且已经找到了碱矿,留在桐庐也无意义的正好回来进入政事堂。

对于太子明目张胆地提拔自己人,诸多大臣并无异议。

一朝天子一朝臣,本来就该这样。

不这样干,那才是奇怪呢。

随着诸人同意,政事堂便算是安排妥当了。

剩下的,只是草拟诏书,召回在外的大臣了。
首节 上一节 524/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