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587节


赵桓笑了笑,道:“着令左右加快进度,各火炮务必于明日就位,发起攻击。”

“陛下放心,绝不会因为炮车耽误进攻。”刘子翼保证道。

“陛下。”梁红玉打马到了近前,道:“那方百花昨夜割腕自杀了!”

赵桓眉头一皱,道:“割腕自杀?”

“确实割腕自杀!”梁红玉道:“昨日被俘后,飞凤营确实解了所有兵器,看管也是严格。

却不想,其打破送餐的盘子,用瓷片割腕,待发现时已经气绝身亡。”

“倒是刚烈!”赵桓感叹一句,道:“既如此,赏付棺材,择地埋了吧。”

“不送惯回去?”梁红玉问道。

“贵妃,确实不能送还回去。”朱武道:“南军贼子本就顽固,若是得知一女子亦可以身殉国,其上下必然愈加坚定意志。”

“送还回去,亦可显得朝廷宽宏,或者让他等迷途知返也不一定。”梁红玉道。

“可能性太低了。”赵桓道:“便埋了罢。”

皇帝说了第二次,梁红玉不再多说,打马回去,安排人埋了方百花。

“陛下,管中窥豹,即便拿下雨花台,这江宁城想来也要逐屋争夺了。”朱武道。

“明教教旨乃是‘均贫富,分田地,免税赋,人富足’,其起事后也是按照此宗旨行事,确实足够蛊惑人心。

然而,其失败乃是在于其太过恪守教义,失之变通。

所有富户士绅,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拿下,又捣毁孔庙,妄图摧毁儒家根基,因此不得上层支持。

所以,其虽然有广大百姓支持,上层也有文韬武略,然而中层这环缺失,让其难以持久。

所以攻城时,尽量击杀其首脑,普通军兵招安不难。”

“谨遵陛下训诫。”众人躬身应下。

这倒不是拍马屁了,而是皇帝说的有道理。

明教起事,乃是抱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态度进行打大户的,除非原来就是教众,否则一律没收田地家财,稍微有些坏名声的,动辄杀人全家。

这个时代,不论读书还是练武,家里必须有钱。

然而,这样的人都在打击之列。

如此,贫苦百姓踊跃附从,能文能武的都跑了。

最重要的是,方亳居然下令捣毁孔庙!

孔庙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天下文化人的精神寄托之所在!

捣毁孔庙,就是要断儒家根基,读书人安能支持他?

所以,东南虽然为文教兴盛之地,然而方亳圣国还是官吏紧缺。

而且,俘虏的原东南各地官员中,有才能的如同陈师锡,同样恪守气节,要么提前走脱,要么与城皆亡殉国。

那些贪污腐败严重的,方亳不敢也不放心使用,还要用来收揽人心。

因此,方垕作为堂堂圣王的爷爷,还需要出任杭州知州,其中不止是杭州重要,还有人才紧缺的缘故。

当然,南国捣毁孔庙的举动,对朝廷就太舒服了。

王庆、田虎之流,行事比方亳差了十万八千里不止,然而还有许多文人或明或暗的支持,唯独方亳这里没有,何故?

当今杀文人,不过是坏了“赵氏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潜规则,想要大权独揽,本质是不影响文人仕子的前途的。方亳的行为,可是完完全全不给活路了!

如此该支持谁还不是一目了然?

讲真,若是方亳不出两个昏招,赵桓真不敢御驾亲征,肯定要坐镇中枢的。

否则他到了东南,怕是淮河左右立刻就要大乱起来。

到时候腹背受敌,怕是要重演一次宋太祖荡平天下的故事。

至于王庆,已经平定,田虎嘛,别看他声势浩大,然而真正的有智之士,肯定能看出他难以持久。

所以,这两处可以放心,不足以成为心腹大患。

商量一阵,赵桓正要摆驾回营,忽见山上有人狂奔了下来。

好奇中,赵桓驻马等待。

那人也是好胆色,径直到了近前,道:“我乃圣国马步亲军都指挥使、骠骑上将军杜微是也!

今奉圣王堂弟、镇北王、殿前金吾上将军、内外诸军都招讨方杰之令,前来送达战书!”
首节 上一节 587/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