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626节


西夏贞观三年九月,乾顺封察哥为晋王。

因与宋军屡次交战失利,察哥建议学习宋军之长,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时带弓而锄,临战分番而进。

平原以铁鸦子(即重甲骑兵)驰骋,山谷以步跋子(即步卒)逐险,因时因地灵活用兵,为乾顺所纳。

原轨迹中,刘法被童贯逼迫出兵,进攻西夏朔方,察哥率军于统安城正面阻击,暗遣精骑迁回其侧后,前后夹击,斩杀刘法。

战后又乘胜进击,围攻震武军,宋军全线震动,后为牵制宋军,自动撤围退走。

此次进兵,察哥给了李良辅六千人马,限令他三天内拿下阻路的军堡。

本来,这座军堡方圆不过三十步,城墙不过六尺,驻扎的军兵不过一个不满编的营,仅仅四百人而已。

可以说,六千人马一个冲锋就能够拿下来,根本不需要三天时间。

只是两个月不到,模样大变的军堡,让李良辅感觉有些慌。

他也是军中宿将,常与宋军交战,颇有军功,因此得管金吾卫左将军,负责李乾顺宫禁宿卫。

他的地位不低,相对察哥却算不得什么,敢无故退兵,吃一刀不至于,一撸到底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他先派骨不搭去探探风头。

这骨不搭乃是西夏一等一的勇士,双臂有千斤之力,用一只独腿铜人,发起狂来,可谓神鬼辟易,万夫难当。

城头上,见一个面黑如锅底的西夏大将往城下走来,李彦仙手一挥,立刻有床弩手控制着床弩,瞄准了过去。

这个名字还未起的军堡没有火器配置。却装配了二十架床弩,十架投石机,另外还有一千神臂弩。

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配置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莫说区区六千西夏前锋,便是察哥领主力全至,李彦仙也不会放在眼里的。

再说,虽然堡内只有三千军,然而后方还有折彦质并种师道率领的三万大军,随时可以来援。

当然,折彦质和种师道也不敢乱动,因为要防止察哥寻找别的突破口。

毕竟,边境太长,尽管各处都有军兵驻守,却不能不提防察哥遣偏师突袭,扰乱后方。

所以,李彦仙要守住青岗峡不失,还要不能让察哥绝望转向。

其中难度不言而喻,具体怎么办,也只能由他自己思量。





三百一十九 应对



“城内的南蛮子听着,爷爷骨不搭在此,够胆的出来受死,没胆的只做那缩头乌龟王八蛋。”

骨不搭汉语不甚流利,磕磕绊绊地叫骂挑衅。

“这蛮子,怕不是只会这句汉话吧?”李彦仙笑道。

语气中,颇多不屑。

虽然宋国战力让周边各国颇为瞧不上,但文化却是各国潮流。

契丹立国之初便创造了契丹文,然而时至今日,契丹文已经是少数契丹人的自娱自乐。各阶层都以说汉话、用汉字为潮流。

可以说,若是一个契丹贵族不会说汉话,那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

西夏作为辽国的忠实小弟,更兼与宋国交战一直未曾占得便宜,受汉家文化的影响更深。

李乾顺亲政以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便有大力推广汉文汉话。

所以冒出一个汉话不流利的,肯定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

李彦仙不在乎骨不搭的挑衅,军兵们却不想忍。

一个弩手叫道:“将军,那蛮子恁地嚣张,何不一箭射杀了,也好给党项人一个下马威。”

李彦仙摇摇头,道:“我等任务,乃是拖住党项人主力在此,便放任他嚣张挑衅,以为示弱。”

“乌龟王八蛋,速速来战。”

骨不搭见堡中无回应,继续喝骂。

只是翻来覆去,也就乌龟王八蛋这一句罢了。

待骂到口干舌燥,堡中只不应答,骨不搭自感无趣,回去复命了。

李良辅见搦战不成,也是郁闷,便令麾下砍伐树木打制梯子,另外又安排军兵准备工具,要堆土攻城,掩护地下挖掘地道。

李彦仙并不在乎党项人的动作,只固守军堡,卡着西夏人进军的路线。
首节 上一节 626/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