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声望系统

大唐声望系统 第651节


鄠县的早晨,才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期,天还没亮的时候,百姓们就开始起床准备早饭,在这个几乎全员两顿饭的朝代,除了贵族之外,可能也就只有鄠县的百姓们会吃三顿饭,以及,夜宵了。

新一代的鄠县子民,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挨饿。

家家炊烟升起,小贩的叫卖声,从这个时候开始。

起得早的柳竹,懒得做饭,出门买些现成的早餐,包子,再来一碗侯爷传下来的豆腐脑,这才叫生活。

吃饱了之后,留下饭钱赶去工厂,他是鄠县一名优秀的工人!

工厂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固定的,每天只有八个小时,如果有比较大的单子的时候,也会有加班的情况,超过八个小时之外的时间,按照三倍工资计算!

工厂采取的是自由加班制度,但几乎没有人会拒绝三倍工资的诱惑!

甚至他们还和工厂的管理人员抱怨过,说最好把双休也取消,他们想要多赚一点钱,很可惜的是,这一点被苏白拒绝了。

苏白总是和这些百姓强调劳逸结合,认真工作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休息。

但现在的百姓太过淳朴了,他们只知道,侯爷对他们这么好,给了他们稳定的工作,给了他们堪称夸张的工钱,他们只想要尽可能的给侯爷多做一些事情!

苏白的工厂内,从来都没有什么监工,但这群工人们,却从来没有让苏白失望过。

工人们来到工厂,和几个相熟的人打着招呼。

在工厂门口位置,有管理者为他们登记,这会证明他们出工了,另外一方面也会根据人数准备中午饭。

在鄠县的工厂内,所有工人都能有一份免费的午餐。

登记完,大家就回去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等待着管理员下达开工的命令。

然后就是流水线的枯燥乏味的工作,在这些百姓的眼里,却是他们衣食无忧的见证。

中午的伙食永远不变,一个荤菜,两个素菜,一道汤,然后米饭和馒头管饱。

愿意吃什么自己夹,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浪费,工人们几乎都是农民出身,太知道粮食的珍贵了,不用侯爷说,也知道绝不能浪费。

他们现在都已经习惯中午的时候吃到撑,然后休息一阵,睡个午觉继续开工。

这几年,如果说他们在工厂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他们一个个都胖出双下巴了。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他们成群结队的向着养猪场而去,晚上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性的买些肉回去,他们这些工人,买肉可以打折扣。

在工厂外面,有不少摊位在叫卖,小玩具,生活所需品等等,下班的工人们会买一些带回家去,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这里说不准会成为鄠县下一个市场。

晚上回家,孩子正在家里写着先生留下来的作业,看见他回来,手中拎着肉和两样小玩具,孩子们见状兴奋的跑过来,欢迎一家之主的归来。

女主人早就准备好了饭菜,等到一家之主回来之后,就可以吃饭了。

吃过晚饭,孩子继续做功课,等到功课做完之后,一家人出去溜溜弯。

在树下,几名老人给孩子们讲着不知道说过多少次的故事。

大部分的故事,主角都是无双侯,还有一些故事,是他们在王小宝婚礼上,听郭先生讲的。

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做完功课之后,坐在树下听这些老者讲故事。

等到晚上天黑到什么都看不见之后,他们才会各自回家。

十月份,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好在他们有着抗寒的神器,火炕!

这种侯爷发明出来的东西,深受鄠县百姓,特别是老人的喜爱!

一直等到大街上完全没有人之后,摆摊的货郎才会开始收摊。货郎大多都是外地人,有的是学子的家人,不放心子女走这么远,跟来陪读的。

有的是临县的百姓,过来做生意的。

之前他们因为鄠县的工人已经满了,没有机会加入,而现在,他们有了可以加入鄠县的机会,可以正式成为鄠县的人民,不过,要求很严格就是了。

想要成为鄠县的百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往上三代都得是良民!如果家里出过军人,那么这个政策可以放宽。

用无双侯的话来说,军人用性命保护国家,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也是应该的。

鄠县受到苏白这种精神的影响,军人在鄠县的任意一家酒楼,没钱也能吃上几顿饭,这就是鄠县百姓对军人们的敬意。

第二个条件,加入鄠县的人,需要得到五户联保,有五户人家证明你,你不是那种不忠不孝之人,你才可以加入。

这个条件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第三个条件,相对而言比较苛刻,那就是想要加入鄠县的人,必须对鄠县有贡献。

你可以选择免费为鄠县务工三个月,也可以是帮过鄠县抓过贼,反正你必须对鄠县有过贡献。

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人成功成为了鄠县的百姓,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鄠县务工的外县人,这些年见证了鄠县的成长,这才选择加入了鄠县。

夜晚的鄠县,相对比较安静,甚至狗吠声都很少。

等到第二天一早,又是一个崭新的一天,大家重复着昨日的工作。

这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可怕的轮回,但对这些百姓来说,这叫幸福稳定的生活。
首节 上一节 651/8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下一篇:最强节度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