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133节

上官仪今年才二十四五岁吧?结婚好早啊,居然连儿子都有了?
这上官仪应该是陕州陕县人,距离长安千里迢迢的,万一在路上出点事怎么办?
或者因为什么事情羁绊,不能回来怎么办?
这可是宰相之才啊,李愔不舍得就这么放他走。
想了想,李愔不由对上官仪说道:“上官长史,以本王之见,不如你写一封书信,本王派人直接将你家眷全都接送过来。你自己回家,旅途多有不便,携家带小的,一路艰难险阻。不知你看如何?”
听到李愔的话,上官仪只知梁王完全是在为他设身处地地考虑,心里不由更加感动。
不由说道:“殿下高义,属下就算粉身碎骨,也难报答殿下的恩情于万一!”
李愔微微一笑,当场让上官仪写下一封书信,然后李愔派出十名士兵,前往陕州陕县去接上官仪的家人。
而李愔,则是和上官仪一道,径自返回长安。
回去的时候,李愔就不敢骑这么快了。
实际上,现在骑上马,李愔两条大腿就疼的要命。
不多时,一行人便返回梁王府。
李愔专门为上官仪准备了一栋独院,晚上设宴为他接风洗尘,命薛仁贵作陪。
目前,李愔的班底,暂时只有他们两人,一文一武。
喝过酒之后,薛仁贵心知殿下和这新来的上官仪,必然有事情要谈,薛仁贵便告辞而去。
……
等薛仁贵走后,上官仪不由向李愔询问道:“不知殿下对今后有什么规划?”
长史是王府之中的管家职务,可以代王爷行使权利,此人必须是王爷的绝对心腹。
当然了,作为王爷的绝对心腹,首先必须要清楚梁王的志向,才能据此作出相应策略。
听到上官仪的话,李愔意味深长地看着上官仪说道:“上官长史,本王只想做一个逍遥王爷,但是同时也想上对大唐,下对百姓,作出一番事业!让百姓全部都能安居乐业,让我大唐威武雄壮,要让四方来贺!”
“当然了,如果想实现这些抱负,背后就不能有掣肘的力量。所以,我的目标,就是帮助我胞兄李恪登上皇位!这就是本王的规划。”
听完李愔的话,上官仪一颗心不由怦怦直跳,心里是又惶恐又是感慨。
惶恐的是,梁王居然如此信得过自己,居然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
但是这也就相当于,自己和梁王已经绑在了一起,再也抽身不得。
当然了,他所感慨的,也同样是梁王对自己的信任。
其实,李愔对上官仪的信任,更多的是来自后世的记载。
史实证明,上官仪这个人,有大才,是可以信任的好同志。
听完李愔的规划之后,上官仪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同时,上官仪又问起了李愔目前梁王府之中的情况。
作为长史,虽然现在李愔还并没有到封地去,没有那么多的事务需要处理。
但是至少,身为长史,要对王府有最根本的了解,才能处理王府的各项事务。
于是,李愔没有丝毫隐瞒的,事无巨细的将梁王府目前的情况向上官仪讲述了一番。
听完梁王的讲述之后,上官仪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一方面,上官仪对梁王的才能佩服的五体投地。
梁王在生意上的能力,实在是太恐怖了。
所做的每一项生意,就没有不赚钱的。
而目前梁王府的积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
同时,上官仪又对梁王想到什么是什么的规划,有些头疼。
在上官仪看来,梁王明明有着一大把的资源,怎么会走到现在这样子呢?
首先,和五姓七望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走到这么紧张的地步。
五姓七望是大唐的蛀虫,必须要打压,这一点上官仪是赞同的。
但是梁王这未免太操之过急了啊!
这五姓七望可是庞然大物,贸然动手,绝非理智之举。
同时,和太子和李泰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也不妥。
你应当左右逢源,和他们都搞好关系,然后挑拨的他们内斗啊!
怎么可以赤膊上阵,把自己置身于险地之中呢?
当上官仪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之后,李愔对上官仪的敏锐观察和大局观,也是极为敬佩。
这帮文人,一个个都是老阴比啊。
要是自己能够早点得到上官仪这种人才的话,恐怕处境会比现在好的多啊。
于是,李愔不由向上官仪虚心请教道:“上官长史,以你之见,本王该怎么办呢?”
上官仪沉思半晌说道:“首先,对于王家,就要往死里整!”

第一百七十章:吾之子房(十三更)
听了上官仪的话,李愔不由一呆。
刚才你不还嫌我得罪了五姓七望之一的王家的吗?怎么现在到了你嘴里,又是要往死里得罪了?
看到李愔脸上的表情,上官仪似乎猜出了李愔心里的想法,不由解释到:“殿下,你现在和王家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既然如此的话,你作为堂堂皇子,又何必要惧怕区区一王家呢?更何况,就算惧怕,也没有丝毫用处。”
“当然了,就算接下来要往死里整王家,我们也必须要借力!不但要借皇上之力,同样也需要借其他世家之手,来达到削弱王家的目的。”
李愔不由古怪地说道:“可是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共同进退,想要借他们之手来打压王家,恐怕没这么容易做到吧?”
上官仪微微一笑说道:“所谓同气连枝,只是因为利益还不足够大而已,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
这,这种思想可是后世的思想啊!
听到这句话,李愔对上官仪,不由马上刮目相看。
上官仪接着说道:“还有,殿下计划改进印刷术,将书籍的价格降低到原本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地步。这件事情,绝对不能由殿下来做。”
李愔不由皱眉问道:“这是为什么?如果不能由本王做的话,那应该让谁去做呢?”
上官仪智珠在握地说道:“殿下可以印刷书籍,但是绝对不能亲自销售。因为廉价的书籍,等同于在动摇世家之根本。如果殿下亲自销售的话,势必会引起世家的疯狂反扑。”
听到上官仪的话,李愔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然后问道:“那本王应该找谁来做这件事情呢?”
上官仪阴阴一笑说道:“长孙无忌!”
听到这个名字,李愔不由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妙啊!”
长孙无忌是太子和李泰的亲舅舅,和李恪和他素来就不对付。
如果能将这个大阴逼拖下水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李愔不由忧虑地说道:“可是,长孙无忌是个大阴逼,拖他下水,他会上当吗?”
上官仪不由微微一笑说道:“殿下无需多虑,这件事情,直接交给皇上来做就好了!”
嗯,不错,把这件事情直接交给父皇来安排,这件事情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交流完之后,李愔对上官仪满意的不得了,忍不住拉着上官仪的手,真诚地说道:“上官长史,你就是本王的子房啊!”
……
这一次,王家为了抢占先机,可以说动用了各种手段,启动大量的钱财。
终于领先一步,在各个城镇用两倍的价格,购买了无数大豆。
然后,他们动用最原始的手段来萃取豆油,每斤豆子能够出油大概也就在七八钱左右。
但是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们提取出第一批豆油,决定按照每斤一百五十文的价格向外出售。
现在炒菜的方式已经彻底流传出去。
那些富豪之家,好多都已经自己试验过了,炒出来的菜,的确比他们以前煮出来的菜好吃的多。
所以,他们制造出来的豆油,根本就不愁卖。
而他们制作豆油的成本价,差不多在二十五文钱左右,他们可以卖到一百五十文的价格,这是六倍的暴利,足以让他们王家狠狠地赚上一笔。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铺开市场,打开销路的时候,却是愕然发现,市面上居然已经有人在卖豆油。
价格居然只有区区十五文钱一斤!
这个价格,直接就把王家给整懵了。
这,这怎么可能?
十五文钱一斤啊,连成本价都远远不够啊,怎么可能有人卖的价格这么低呢?
王家不由连忙进行查探,最终发现,出售豆油的,居然是崔氏和郑氏两家,同是他们五姓七望的家族在做这件生意。
当然了,还有一些散势力,也在做。
首节 上一节 133/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