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242节

听到林抉的话,李愔不由若有所思地说道:“商人被劫持,那再去买不就行了嘛?盐就算断上三五日,也不打紧,这似乎算不上什么大事吧?”
听到李愔的话,林抉不由苦笑道:“大都督有所不知,这益州的盐,甚至整个蜀地的盐,基本上都靠岭南道来供应。岭南道靠海,盛产盐。但是因为岭南道土著不服教化,经常会杀戮商人,劫财越货,现在已经没有商人敢往益州贩盐了。”
哼!
真的是好歹毒的手段啊!
为了迫使本都督就范,这些人真是什么手段都能做的出来。

第三百零三章:一群老狐狸
李愔不由皱眉问道:“岭南道既然蟊贼横行,难道就不知道剿灭这些蟊贼吗?”
林抉再次苦笑道:“岭南道又何尝不想呢?但是朝廷对岭南道的控制极弱,而岭南道地形极为复杂,多崇山峻岭,虫蛇横行,根本没有余力剿灭这些蟊贼。”
李愔再次问道:“那我们益州派军直接前往岭南道押运一批盐回来,不就是了?”
林抉无奈地说道:“可是,没有皇上圣旨,府军不得随意离境。”
折冲府要参与战斗,必须要有皇上的另外一半虎符。
就算是李愔的禁卫军,没有圣旨,也绝对不能离开益州,否则的话,将视为造反。
李愔对大唐的制度,还是不太熟悉,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愔再次问道:“难道我益州,就不能自己制盐吗?”
林抉再次解释到:“其实,我益州倒是有盐井,只不过都是苦盐井。制出来的盐,又苦又涩不说,还有毒。吃多了这种盐,无论人畜,都会中毒。长时间服用,还会有生命之危,并不是长久之策。”
听到林抉的这番话,李愔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半晌之后,李愔似笑非笑地看着林抉问道:“林刺史,难道就一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了嘛?我益州百姓,从此之后就吃不上盐了?”
李愔的目光,让林抉浑身不自在。
沉吟半晌,林抉才说道:“大都督,办法倒不是没有。但是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要由赵家出面不可。赵家经常和岭南道经商,他们家族也有自己的护卫力量。”
“如果赵家肯出面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不过,眼下大人刚刚拿下赵县令,又抄了赵县令的家,现在赵家人心惶惶,根本没有到岭南道贩盐的心思。”
听到林抉的话,李愔不由怒道:“这断盐,怕就是这赵家搞出来的阴谋诡计吧?赵家,这是在威胁本都督吗?”
看到李愔发怒,林抉不由陪笑道:“赵家,自然是不敢威胁大都督的。但是这件事情,离了赵家,却是不太好解决啊。一旦益州断盐的话,必然人心惶惶,大都督要提防会激起民愤啊!”
听到林抉的话,李愔脸上不由露出担忧之色,不过仍然强硬地说道:“这件事情,本都督知晓了。嗯,这件事情,容本都督好好想一想。”
林抉恭敬地说道:“那下官,就不打扰大都督了,下官告退。”
等林抉走后,李愔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这赵家还有这位林刺史,真的是嚣张跋扈,无法无天啊!
听他们的意思,只要自己不释放赵县令的话,他们就将无限期断掉益州的食盐供应。
并且,在这里面,李愔隐隐感觉到,这背后站着的,似乎并不仅仅是赵家。
似乎,还有五姓七望的影子啊。
而这次的事件,再次让李愔认识到了,世家的力量已经到了何等疯狂的地步。
这也给李愔提了个醒,在没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下,有些事情,还是要稍微放缓一下脚步的。
比方说,这一次他想借赵县令一事,准备对赵家直接动手,就未免操之过急了。
林抉和世家对益州的掌控度,李愔已经尽可能的高估了,但是直到现在李愔才发现,自己可能,还是严重低估了他们啊。
接下来,李愔叫来上官仪还有骆宾王,让他们给父皇就益州之事,写奏折奏明。
其实,书信奏折,乃是骆宾王的份内之事。
叫上官仪来,主要是李愔还想听听上官仪的意见。
而骆宾王,在了解到整个事件的详细经过之后,不无担忧地对李愔说道:“殿下,这些事情,要不要把其中的一些细节给模糊掉?”
“比方说,殿下在没有审理赵有才的情况下,就先把他的家给抄了。还有就是给赵有才上刑的事情,似乎也不符合律法。”
骆宾王真的是在为李愔担心,因为这两件事情,都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如果有御史在里面添油加醋的话,恐怕会让皇上狠狠的责罚于蜀王,甚至会将把他直接调离蜀地。
但是,骆宾王问完之后,就见李愔和上官仪脸上,都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李愔看向上官仪,然后说道:“上官长史,你就给骆参军解释解释吧!”
上官仪微笑着说道:“骆参军,一来,这件事情是隐瞒不过去的。纵然你在奏折里可以隐瞒,但是终究还是会有别人,将消息传递给皇上的,比方说,权司马。”
“第二,如果其他的都督,甚至是其他的皇子,做了这件事情,都是极为犯忌讳的事情。但是偏偏,咱们的殿下做出来,不会有丝毫的问题,皇上说不定会下旨申饬一番,但是绝对不会有实质性的处罚!”
有些话,其实并不太好解释,上官仪并没有说透。
骆宾王脸上先是露出迷茫之色,不过很快的便沉思起来。
骆宾王极为聪明,但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让他对很多朝堂上的事情,不会想的那么透彻。
但是上官仪已经隐约间点的很明白了,骆宾王自然不会像不到。
想明白之后,骆宾王不由钦佩地说道:“多谢上官长史指点迷津,下官受教了!”
此时,骆宾王心里更为佩服的,则是蜀王。
如果说,自己是因为年纪小,阅历浅而想不到这一点的话。
那么蜀王呢?
年纪比自己还小,人家怎么就会想的这么透彻呢?
这是奏折。
与此同时,还有写给皇上的一封私信。
这封信上,李愔会将益州的状况,包括现在断盐的情况,一一向父皇说明。
相信父皇看到自己的书信之后,会有决断。
……
当天晚上,权万纪前来。
李愔热情招待,权万纪不由询问道:“殿下,下官需要给皇上奏明这里的情况,殿下觉得,下官如何上奏才好?”
听到权万纪的话,李愔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这权万纪,是父皇塞到自己身边的,相当于父皇的耳目。
按照权万纪的秉性来说,他自然会如实禀报,根本就不会前来询问李愔的意见。

第三百零四章:苦盐矿
但是,在李愔主动帮他解决了家庭的困难之后,权万纪的屁股,已经歪了。
现在,权万纪已经是站在李愔的角度来想问题了。
因为他怕如果自己如实禀报的话,会给李愔带来不可预测的麻烦。
因此在汇报之前,先来询问一下蜀王的意见。
而李愔满意的,是权万纪的态度。
李愔不由说道:“权司马,你只需如实禀报便好,不用有任何的隐瞒。”
“这——”权万纪先是迟疑了一下,很快便是说道:“那属下就照殿下的吩咐做。”
等权万纪退下之后,想了想,李愔找到王思青。
王思青代理了两天县令,但是当上了县令之后,王思青才发现,一县的县令,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千头万绪的,他一时间,很难理的清头绪。
好吧,其实事情的重点,还是在于大都督和林刺史的博弈之上。
两人之间,暗中的交锋,其实已经有多次了。
但是这一次,还是两人首次将博弈放到了明面上。
这一次博弈,引来各方势力的关注。
如果是林刺史能够胜出的话,那不用多说,大都督在益州的处境,将会越加的艰难。
很有可能,从此之后,将会完全被架空,在益州提前养老。
而如果是大都督胜出的话,那么各方势力,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立场了。
尤其,是对于王家来说。
对于王思青头脑一热,就接下了代理县令一职,王家内部有两个不同的声音。
第一个声音就是王思青太莽撞了,没和家族商议,没想清楚前因后果,就莽撞地接下代理县令一职,让王家陷入被动之中。
因为,他们益州四大世家,一直是同气连枝。
这一次,大都督对赵家下手,他们其他的世家应当感觉到唇亡齿寒,共同进退才对。
最起码的,也要做出这种姿态来。
但是王思青担任代理县令,则是会让别人感觉,王家在落井下石。
首节 上一节 242/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