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25节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鼻子都快气歪了。
走的就这么自然吗?
你以为这是你家啊,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停下,给朕回来!”
听到李世民出声,这五个货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了回来。
“皇上,老臣回去之后,一定会狠狠教训这个小兔崽子的,就不用在大殿上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吧?”
李世民不由沉着脸说道:“把人放下,你们都给朕站一边去,不许说话。”
对这几个装傻充愣的家伙,李世民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
程知节等五个老油子不甘心地将自己家的崽子放下,不甘心地走到一边小声嘀咕起来。
然后,王御史站出来,沉声说道:“皇上,臣弹劾六皇子李愔,郡王府李景仁……卢国公府程怀亮五人,欺压百姓殴打官差。这件事情,六皇子李愔乃是主谋者。这件事情,在民间影响极坏,致使百姓对我朝皇室还有高官,抱有偏见。”
“这件事情,如果不严惩当事人的话,将会对我朝廷的信誉造成沉重打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啊,皇上!这件事情,请皇上定夺!”
这个王御史,及其恶毒,将这件事情上纲上线。
他所弹劾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对这件事情了,而侧重点是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
而听到王御史的话之后,程知节肺都快被气炸了,不由指着王御史的鼻子骂道:“放屁!放你娘的连环罗圈屁,真是臭不可闻!信不信老子抽你丫挺的?”
说完,一撸袖子,还真要上去揍人。
幸好被身边的秦琼和尉迟恭等人及时拉住了。
李世民一板脸说道:“肃静!程知节,你要是再敢胡搅蛮缠,小心朕把你轰出去了!”
程知节悻悻地说道:“老臣知道了,皇上。”
然后,李世民眼神如刀地看向李愔,然后问道:“李愔,王御史弹劾你的事情,你有何辩解?”
李愔挺直身板,朗声说道:“启禀父皇,儿臣之所以打人,是因为儿臣认为,他们该打!不打不足以平民愤,不打不足以扬法纪,这就是儿臣的辩解。”
程处亮紧跟着说道:“对,他们该打!不打不足以,不足以,不足以什么来着?”
尉迟宝琪撇撇嘴说道:“不打不过瘾,你是不是傻?”
王御史不由阴恻恻地问道:“陛下请看,他们在满朝文武面前,仍旧这么肆无忌惮,请皇上明察!”
旁边,程知节、秦琼等人不由暗暗叫苦,暗骂这几个小兔崽子傻,没有他们老子当年的风范。
这种事情,能承认吗?
坚决不承认打人,先把水搅浑再说,有老子们在旁边帮忙,你们怕啥?
但是现在倒好,他们自己主动承认了,还这么嚣张,这下真不好办了。
李世民脸色也不好看,不由厉声问道:“李愔,说出你打人的理由!如果你不能跟朕说出正当理由的话,今日朕决不轻饶你!”
李愔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说道:“父皇,容禀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李愔正在吟哦的,是白居易流传千古的一首名篇卖炭翁。
因为这首诗和眼前之事,非常应景非常贴切,所以李愔就选用了这首诗。
李愔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饱含感情,铿锵有力。
将卖炭翁那种辛苦、艰难和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满朝文武,此时也都被六皇子李愔给惊呆了。
他们万没想到,六皇子竟然当场作诗。
并且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僻字眼,也没有晦涩的典故。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浅显易懂,六皇子能够做出这种诗,他们倒是不以为奇。
但是这首诗只不过短短几句,就将卖炭翁这种底层人物的艰辛表达的淋漓尽致,倒是让那些文官,高看了李愔一眼。
其实,这正是白居易的高明之处,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词句,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涵,非大师不可为也。
李愔继续吟哦道: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数骑来是谁?王家豪仆白衫儿。一车炭,千余斤,豪仆驱使无奈何。老翁悲愤来争辩,惨遭拳脚险丧命。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的最后,因为情景不符合,所以李愔不得不做了一点改动。
这一改动,难免降低了这首诗的整体性,文学性也降低了许多。
但是那种整体的悲愤,还有王家豪仆的趾高气昂却是完美地表达出来了。
李愔这首诗吟诵完之后,真个大殿之上,不由都为之一静。
实在是,这首诗太了不起了,让所有人几乎都沉浸在卖炭翁凄苦的遭遇之中。
这,就是一首伟大诗篇魅力所在!
如果李愔只是按照事情的经过来描述的话,绝对达不到现在这种效果。
但是这一首卖炭翁,却是将整件事情给升华到另外一种高度。
李愔接着说道:“父皇,身为大唐皇子,看到这种事情,儿臣怎么不管?所以,儿臣上前打了王家豪仆,然后,儿臣就被武侯铺的官差给带走。”
“来到武侯铺之后,他们不询问事情经过,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把我们关押进大牢,让我们家人拿钱赎人。并且还扬言,要在大牢之中好好收拾我们一顿!”
“并且,武侯铺的武侯,伸出手来要打儿臣的脸,儿臣才被逼反抗!儿臣想问的是,儿臣身为皇子,做了这种事情,尚且还要被御史弹劾!要是儿臣是普通百姓呢?这件事情,又有谁知道?”
“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话,岂不是要被他们活活打死而无处申冤?区区王家豪仆,就能罔顾法律?原本为民伸张正义的官差,就能官匪勾结,知法犯法吗?”

第三十一章:武士彟
“好!”李愔说完之后,程知节带头叫起了好:“说的太好了,诗写的也太好了!”
长孙无忌不由鄙夷地说道:“你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听得懂殿下写的什么诗吗?你知道这诗好在哪儿吗?”
程知节一瞪眼说道:“长孙老鸟,你是不是想打架?我老程怎么就听不懂了?能让我老程都听懂的诗,那才叫好诗呢!人家那个卖炭的老头,多可怜啊?就指望烧炭卖炭过日子,这么冷的天,连件保暖的衣服都没有。”
“来市场卖个炭,还碰到王家这样的恶霸,拿着半匹红绡一丈绫,就把人家一车炭拉走了?人家老头和他理论,还遭到他的毒打?并且,我家崽子还有六皇子等人上去打抱不平,他们居然叫来官差,把人全都给抓走了。”
“我老程就想问了,这官差,是他们王家的官差吗?他们王家好大的威风啊,可以随时指使官差,可以无视法纪,他们王家,是不是比皇上还大?是不是想要造反了?”
嗡!
程知节的话,犹如一块石头投入一个大湖里面,顿时惊起了惊涛骇浪。
要轮扣大帽子,程知节可一点都不比王御史差,甚至比他更狠毒。
这不,连造反都扯出来了。
王御史连脸都气绿了,指着程知节哆哆嗦嗦地说道:“程老匹夫你给我住口,休得信口雌黄,胡言乱语!”
程知节须发皆张,大声呵斥道:“姓王的,我老程怎么就胡言乱语了?兴你们做,还不兴别人说了嘛?你们王家如此欺压百姓,草菅人命,早晚要逼反了那些百姓!”
“当时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天下会有七十二路反贼共同造反?还不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欺压百姓的恶霸,还有那些助纣为虐的狗官造成的?如果不重重惩治你们的话,我大唐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皇上,老臣以为,六皇子还有我们几家的崽子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请皇上一定要奖赏他们!”
程知节话音未落,秦琼马上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六皇子还有我们几家的崽儿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所以,请皇上奖赏他们!”
尉迟恭也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六皇子还有我们几家的崽儿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所以,请皇上奖赏他们!”
后面,李孝恭和李道宗也有样学样地站出来,跟着说着一样的话。
程知节这番话一说出来,王御史忽然感觉到要糟。
这个程知节,实在是太不要脸了,胡搅蛮缠、东拉西扯,连造反、官逼民反这种事情都扯出来了。
其实他没想想,他刚才的弹劾,何尝不是这样?
其实他弹劾的重点,主要针对的是皇子违制,并且殴打官差这件事情上。
也就是说,无论你因为什么事情做出这种事情来,都是不对的,都是必须要加以制止的。
现在程知节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而更令王御史心惊的是,六皇子李愔,用一首卖炭翁,硬生生将这件事情拔高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将他们王家的仆人,塑造成万恶典型,而他们殴打这种恶人,不但无过,甚至反倒有功!
如果没有六皇子的这首卖炭翁的话,程知节的话完全是在强词夺理胡搅蛮缠。
但是有了六皇子的这首诗,再加上程知节的胡搅蛮缠,竟然一下子将事情推到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去了。
所以现在事情的关键是,一定不能承认这一点。
想到这里,王御史不由悲愤地说道:“殿下,你怎可血口喷人?我王家乃是名门望族,诗书传家,虽然是府里的仆人,也读书识字,懂得道理!老夫敢拿清誉保证,他们断然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李愔看着王御史,不屑地说道:“王御史,事实胜于雄辩。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一调查马上就可以一清二楚。当时市场上有很多人在围观,只要派人前去调查,马上就可以弄清楚事情真相!”
因为这件事情,李世民原本对李愔极为失望。
但是当他听到这件事情另有隐情的时候,李世民心里不由升升起一股愧疚之情。
原来自己,是这么信不过愔儿吗?
另一方面,就是对王御史的恨意不断加深。
你们王家作恶在先,恶人先告状在后,真以为朕收拾不了你们吗?
首节 上一节 25/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