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350节

比方说海盗船,就要比益州新城那边的海盗船更大,荡的更好,也更刺激的多。
现在,渭水之滨的游乐场,每日游客如织,络绎不绝。
毕竟,长安城因为交通的缘故,客流量要比益州大的多。
周围的人口,也肯定要比剑南道更加的密集。
所以,这里的生意,也要比益州那边更好。
渭水之滨的游乐场,就是五姓七望共同设计的。
他们各家召集人才,经过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完全仿制出了一模一样的娱乐设施。
到制造出来,里面花费是很惊人的。
当然了,回报也是非常丰厚。
每天都有几千上万的游客,每天的收入,都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五姓七望等世家,都感觉到,这一步,他们绝对是走对了。
……
渭水之滨的游乐场,分流了益州新城不少的顾客。
古代就是这一点不好,并没有任何的知识产权。
所以,你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别人可以随便拿过来用。
这也导致,古代的研究开发,一直都有限的很。
就是因为,你付出巨大的精力研究开发出的东西,根本就赚不到多少钱。
付出和收获,并不能成正比。
比方说益州新城的游乐设施,李愔为止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额,好吧,虽然似乎也并没有多少似的。
但是李愔总归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但是他的创意,人家就能随便抄袭。
除非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创意,不然的话,必然会被别人肆无忌惮的抄袭。
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李愔自己悄悄去了一趟渭水之滨。
当李愔亲自看到五姓七望制作出来的娱乐设施之后,不由做会心一笑。
原来,渭水之滨的娱乐设施,看上去比益州新城的,更加高大上的样子。
然而只有李愔这样的内行才能看的出来,其实,他们只是具备了一个外形而已。
真正的内核,他们根本就没有学习到家。
并且,他们似乎是为了超越益州新城,建造的海盗船,比益州新城的更大,容纳的游客更多。
并且,他们荡起的高度更高。
可是这样一来,支撑海盗船的支臂,就要承受更大的力道。
李愔感觉,这些支臂,很难支撑太长的时间。
这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让他们停顿整改。
但是李愔非常清楚,他真的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也做不到这一点。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只能,为那些游客加上一些保险了……
于是,李愔回去之后,益州新城的娱乐设施上,就加了一条。
但凡在娱乐设施上出现事故,致人死亡者,赔偿十万钱。
出现重伤者,承包全部医药费,并且负责以后生活所需的所有费用。
而就在益州场,推出这项规定之后不久,渭水之滨的娱乐设施,同样也推出了这项规定。
渭水之滨的游乐场,就盯紧了益州新城的游乐场。
只要他们那边推出什么新项目,渭水之滨这边,必然会跟着照做。
他们似乎早就吃定了益州新城的游乐场。
时间一日日过去。
而徐惠也住进了蜀王府中。
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徐惠,也得到王妃还有众女的喜爱。
而蜀王在府里的时候,徐惠总喜欢缠着李愔,询问这样那样的文学问题。
这徐惠,也是初唐的一个才女啊。
而李愔,感觉徐惠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古怪,恐怕要不多久,自己就会露陷。
因此,李愔绞尽脑汁的,开始将徐惠向小说方面引导。

第四百二十五章:出大事了
而徐惠,毕竟年纪尚幼,兴趣爱好,还未曾定型。
因此,不知不觉中,就被李愔带入了小说的行业。
而提起小说,李愔不得不说一句,他后世网络写手的身份,真的为他提供了太多的专业素养。
讲起情节构架,人物塑造,情节掌控,那简直就是信手拈来,绝对是大师级别的水准。
甚至李愔还不惜为她定做大纲,许诺等小说写好之后,可以放到益州月报上连载,还会给她高额的稿费等等。
于是,徐惠就这么一步步被李愔引入到作家这条不归路上,并且越走越远。
……
开春以后,李愔组织人手,将去年储存起来的地瓜、玉米和花生拿出来,当作种粮售卖给益州百姓。
让他们开始种植这三种新型农作物。
因为去年得收成不错,这三种新型农作物,今年就能够在整个益州全部推广。
明年,大约整个剑南道都不成问题。
后年的话,不说能够推广到整个大唐,也相差无几。
有了这三种新型农作物,可以保证,大唐百分之九十得百姓,都不会挨饿受冻。
不过,李愔去年霜降前后种植的冬小麦,现在并不被百姓们看好。
因为李愔选择的冬小麦品种,是矮株抗旱的品种,现在开春之后,冬小麦已经缓过神来,开始生长。
但是株体矮的很,看上去就不像是高产的样子。
这令那些都极为关注冬小麦的益州百姓,不由得都是大失所望。
看起来,冬小麦尽管能够过冬,但是肯定不能高产啊。
而接下来,李愔则是组织人手,准备组织人手,进行茶叶的采摘。
额,当然了,茶叶并不是这个季节进行采摘。
不过,李愔想要得那种茶叶,必须要从现在进行管理。
而在这个时代,茶叶的价格相对低廉,其实并不怎么受重视。
而在去年得时候,李愔因为各种事情,异常忙碌,没来记得对茶叶进行管理。
而现在,正是好时机。
现在,李愔可没有自己的茶叶树。
不过,益州百姓,还有周围的那些百姓家里,都是有茶树的。
每家多寡不均。
而李愔直接和他们签订了回收采购的合同。
这个合同的前提就是,他们必须要按照李愔的要求进行管理,最后采摘的时候,也必须按照李愔告诉他们的办法进行采摘。
采摘晾晒掉水分之后,李愔以每斤十文钱的价格进行收购。
这个消息一经放出,四周的百姓,甚至整个剑南道的百姓,纷纷求着要和蜀王签订合同。
每斤十文钱的价格啊,放到以前,这可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价格。
以前的时候,每斤茶叶的价格,一文钱一斤有时候都买不上。
而现在呢?整整翻了十倍的价格啊!
那些家里地都在山上,只能以茶树为生的百姓,如果能不欣喜若狂?
……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的飞快。
这一日,李愔正在忙着对益州今后的规划的时候,小六子再次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殿下,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
首节 上一节 350/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