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435节

甚至就连他们,也会受到连累啊!
这帮御史,弹劾蜀王,不就等于弹劾我们吗?
于是,程咬金率先忍不住了。
就在那帮御史弹劾的正欢的时候,程咬金冲上去就是一通骂。
“少在哪满口喷粪!噢,蜀王在剑南道,动了你们的利益了是不是?只要是对你们不好的,就都不是好人,就都是造反的坏蛋是不是?”
“你们这帮狗东西,除了这招,还会什么?你们这叫什么?这叫排除异己,你们这叫欺君罔上!你们在搞党争!你们合起伙来,一致对外啊?”
额,程咬金的反击,也不可为不犀利。
党争,也是皇上最为讨厌的一点。
而更重要的是,程咬金这么说,还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事实上,这些御史的行为,和程咬金所说的真的相差无几。
平时大家都知道,但是谁都没有说出来过,也不会说出来。
而现在程咬金一说出来,李世民马上就要想想,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是不是故意针对蜀王,故意陷害蜀王的呢?

第五百二十一章:长孙皇后的主意
并且程咬金聪明就聪明在,他没有为蜀王辩解。
如果程咬金夸赞蜀王的功劳多大,为大唐做了多少事的话。
那么那些御史马上就可以进行反击,正因为蜀王立过那么多的功劳,所以现在对他已经封无可封了,心里野心膨胀。
这样一来,反倒是不好辨了。
于是,程咬金上来就先将水给搅和混了,把那群御史一同拉进泥潭里面。
有本事,咱们就别讲道理,咱们就开始骂战,实在不行来全武行也行。
在这个领域,程咬金觉得,自己让他们半张嘴,两只手,他们都赢不了。
果然,接下来武将齐上,上来就是指着那帮御史的鼻子一通乱骂。
接下来,整个朝堂乱成了一团麻。
“住口!你看看你们,啊!你看看你们?你们都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一个个的,成什么样子?菜市场吗?凡是吵闹者,一律罚俸一年!以后再有如此者,重重惩处!退朝!”
李世民面带怒色,一甩袖子离开。
又罚俸禄?
额,这都罚了多少年了的?
程咬金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愣是没算明白。
反正他被罚的俸禄是最多的,估计十年之内,是别想领到俸禄了。
十年之后也不好说,谁能保证他这十年之内,不会被罚俸禄呢?
不过程咬金家产颇丰,也不指望俸禄吃饭,因此罚俸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惩罚。
再说唐皇李世民,退朝之后,脸上兀自带着怒色。
而在心里,李世民则是陷入纠结之中。
今日在朝堂之上,李世民之所以发那么大的火,其实并不是因为文武官员的吵闹。
实际上,这种事情多了去了,几乎已经成为大唐贞观年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让李世民莫名烦躁的是,他竟然觉得,其实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那边,说的都有道理。
虽然蜀王做一切事情都会和他请示,蜀王在做什么,李世民也一清二楚。
整个西南的形式,因为蜀王的坐镇,已经彻底稳固下来。
但是今天那帮文臣的话,也让李世民心里产生了猜忌。
蜀王的势力越来越大,难道就一点想法都没有嘛?
就算现在没有,那么以后难道也不会有吗?
他身边的人,又岂会甘心?
而另外一边,程咬金的话,也同样让李世民感觉到担忧。
现在世家的力量实在是太庞大了,大到朝堂之上,已经很难再听到别的声音。
如果他们想要对付哪一个官员的话,那么那个官员,将会很难逃的掉。
如此一来,这江山,到底是我李家的江山啊,还是你们这些世家的江山?
而世家和蜀王之间,已经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让蜀王和世家死磕,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想心事太过专心,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一个宫殿之外。
李世民抬头看时,发现前面竟然是立政殿。
李世民本能地就想往回走。
额,最近李世民最常去的地方,要数杨妃的含象殿。
杨妃所用的化妆品,所穿的服饰,还有房间里的摆设,都让李世民有种说不出的新鲜感。
其实对于一个皇上来说,最难得的,便也是新鲜感这三个字吧?
当然,这一切,自然都是远在益州的蜀王孝敬杨妃的。
李世民还记得,昨天晚上在含象殿里,自己摆弄了好长时间的魔方,也没能将之复原。
天色已晚,李世民放在一边,不让人动,还想着今天去继续摆弄呢。
就在李世民已经转了半个身体的时候,却是发现长孙皇后站在门口,正幽怨地看着自己。
“皇上这是不认识道了吗?莫非连臣妾住在哪都不知道了?”
霍!
居然被观音婢看到了,这事儿整的。
李世民顿时哈哈一笑说道:“观音婢,朕这不是正要来看你的吗?”
长孙皇后幽幽地说道:“皇上可是好久都不到臣妾这里来了,臣妾都快不记得皇上的样子了呢!皇上,快里面请。”
将李世民让进屋里,在沙发上坐下,长孙皇后亲手为李世民泡了一杯茶端了上来。
长孙皇后不由问道:“臣妾见皇上面有怒容,是不是又碰到什么烦心事了?”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不由叹息道:“知朕者,观音婢也!”
整个内宫里面,也只有长孙皇后才会说这种话。
当然了,其他的嫔妃,根本不会也不敢关心这些政事。
听到长孙皇后的询问,李世民不由将李愔和世家的事情,向长孙皇后讲述了一遍。
这些政事,李世民从来都不曾隐瞒过长孙皇后。
而长孙皇后听完之后,这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一次,里面牵扯到了蜀王。
而蜀王,羽翼逐渐丰满,现在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
长孙皇后再贤惠,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她放在第一位的,仍然是自己的儿子。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如果长孙皇后没有死那么早的话,那么太子李承乾会不会被废,都要打上一个疑问。
但是长孙皇后十分聪明,她非常清楚,皇上为什么如此看中自己。
那是因为,无论是皇上所说的哪一件事情,她考虑问题的角度,从来都不是站在她自己或者是太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是要站在整个大唐的角度去考虑。
而这,也是皇上敬重她的原因。
因此,在思讨了半晌之后,长孙皇后不由笑道:“皇上,臣妾以为,愔儿是个好孩子,断然不会这么胡闹的。并且,有愔儿在,就能牵制世家。而有世家在,愔儿也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
“皇上如果不放心的话,大可以到益州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岂不是什么事情都明了了吗?这是臣妾的一点愚见,希望能给皇上一点帮助。”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不由以手扶额,大笑道:“朕有皇后,实乃是朕之幸事也!这件事情,就按皇后所说办理好了。”
长孙皇后的一番话,真的让李世民想通了。
有世家在,蜀王想做什么,必然瞒不过他们的眼睛,而自己,也就知道了。
所以,在世家没有彻底被消除之前,确实不用太过顾忌蜀王。

第五百二十二章:为百姓服务(三更毕)
第二日,李世民再次召集百官早朝。
等议完朝廷大事之后,李世民不由对群臣说道:“昨日,申国公还有一干御史弹劾蜀王。朕回去想了一夜,觉得不能但听凭你们一面之词。”
首节 上一节 435/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