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564节

其实,卢勇的自杀,出乎了不少人的意外。
因为卢勇没多少自杀的理由。
就算被押送到长安,三司会审,说不定事情还能有所转机。
至少也不会更坏。
不过,怀疑归怀疑,却是没多少人真正的提出来。
卢勇所犯的罪责,死不足惜。
至此,五姓七望的卢家,彻底除名。
远在益州的蜀王李愔,在听到卢勇的死讯之后,发出一声叹息。
……
卢家被除名,五姓七望剩下的六大家族,都生出兔死狐悲的感慨。
他们的行事,也变得更加的小心谨慎。
话说魏王带着旨意,一路奔波来到洛阳。
魏王可是当今最受宠的皇子,如今又是钦差。
一来到洛阳之后,就受到洛阳全体官员的热烈欢迎。
一到洛阳,魏王就宣读了圣旨。
接下来,自然是洛阳官员为魏王摆下接风宴。
而魏王来洛阳的目的,一是为了能够在父皇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二个目的,就是拉拢洛阳的官员了。
现在魏王身边,已经聚拢了一小批官员。
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班底。
这次来洛阳,正是一次扩大自己势力的大好时机。
对于这一次的接风宴,魏王自然是欣然而往。
“魏王殿下大驾光临,顿时让我洛阳蓬荜生辉啊!我建议,这第一杯,我们大家敬魏王一杯!”
“来,干杯!”
“干杯!”
喝过一个酒之后,李泰放下酒杯,微笑着说道:“这一次呢,添为钦差,还望诸位多多支持,将父皇交代的差事做好!”
“魏王殿下尽管放心,我们回去之后,一定会大力做好防洪工作,确保在大水来临之际,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绝对不会让一家百姓受灾。”
“好,既然诸位如此有信心,那本王也就放心了。”
说了一番场面话之后,李泰又问道:“对了,本王刚刚来到,对洛阳的情况也不熟悉。”
“不过本王来的时候,发现最近几日,似乎并没有下雨。不知河里的河水,上涨了多少?”
听到魏王的问话,迟疑了一下,才有一个官员回答道:“魏王殿下,其实,还是七天之前,洛阳下过一场小雨。河里的河水,不但没有涨,反而还下去了很多。”
“最近,似乎根本就没有要爆发洪水的迹象啊!不过既然皇上下了旨意,我们一定会严格执行,会做好防洪的工作!”
闻听此言,李泰的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哼!原来如此,本王就说,这是蜀王为了转移父皇的视线,故意为之。”
“殿下的意思是?”
李泰淡淡地说道:“诸位可知,洛阳要糟水灾,然后父皇下旨让洛阳全力防洪,是因为什么吗?”
因为什么?
肯定是因为蜀王啊!
你刚才都说了,你当我们是傻的吗?
额,当然了,为了配合魏王,他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理解。
李泰冷笑道:“当然是我的好六弟蜀王了。”
“蜀王的事情,想必你们也听到了一些消息,我这好六弟啊,为了转移父皇的视线,故意跑出来这么个噱头。”
当下,有官员忍不住好奇地问道:“殿下,殿下,这蜀王到底什么事情啊?”
前段时间,这位魏王和侯君集,带领军队搜查蜀王府。
这件事情,现在刚刚传到洛阳。
现在外面有很多种猜测,说什么的都有。
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少不了的,蜀王一定是犯了什么事了。
现在蜀王,必定是不受宠了。
额,此时,卢家几位侍卫才刚刚进长安,李世民也才刚刚下旨。
这件事情,传到洛阳来,估计至少还要几天的时间。
如果这件事情传过来的话,估计他们就真的能够猜到事情的真相了。
现在,正主可在这儿呢!
这位魏王,又非常的平易近人,他们就忍不住问出心里的疑惑。
他们很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李泰则是微微一笑,拿起酒杯说道:“诸位,请满饮这一杯!”
在做的,可没有一个是笨人。
看到魏王李泰不想提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人再没眼色的多问。
喝完这一杯酒之后,李泰不由说道:“这么干喝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我们行个酒令如何?”
文人在一起喝酒,自然是少不了要行酒令的。
听到魏王的话,当即有一个官员凑趣道:“下官早就听说,魏王殿下文采过人,乃是我大唐第一才子,今日正好见识一番啊!”
“是啊,今日这酒令,大家以为行什么酒令好呢?”
“不管什么酒令,那也没人能够比的上魏王啊!”
“那是,魏王乃是我大唐第一才子,我们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啊!”
听到这些官员的奉承话,李泰微笑不语。
没错,李泰喜好文学,文采过人。
但是那也要分和谁比。
说他是大唐第一才子,绝对是臭不要脸的说法。
论真才实学,往下排一百名都未必能排的到魏王。
当然了,这些奉承话,听着还是蛮开心的!
这一席酒宴,吃的是宾主尽欢,十分开心。
魏王晚上住进了洛阳宫。
当地官员送来两个美貌女子,魏王也毫不客气地笑纳了。
这两个女子,可不是歌姬,或者是丫鬟之流。
而就是洛阳两个官员的女儿。
也就是恰好只有这两个官员,有年龄合适的女儿,要不然的话,只怕送过来的会更多。
这可是个交结魏王的大好时机啊。
万一魏王要是看上自家的女儿,带回去收做小妾了呢?
那他们不就发达了嘛?
就算不带回去,至少也能搭上魏王这条线了不是?
一个女儿而已,很值!
……
而洛阳的官员,看到皇上派魏王前来,宣读圣旨,督促他们行动。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防洪工作,他们非常重视,决定组织大量的人手,进行防洪准备。
但是在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皇上之所以发这道圣旨,都是蜀王搞出来的。
而蜀王现在自身都难保了,肯定是在哪里胡说八道。
就连魏王都这么说,他们就更不害怕了。
所以,洛阳的官员,都将防洪工作放到了第二位,第一位的事情,当然是招待好魏王,给魏王留下一个好印象了。
至于防洪工作,不少官员,都是做了一个表面工作而已。
而剩下的那些,连表面工作都懒得去做。
就看现在这个天气,连雨都没有,会爆发洪水吗?
首节 上一节 564/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