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597节

但是当时自己以为蜀王是在故意转移父皇的视线,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儿。
但是最终,洛阳真的发了一场大水,死伤百姓一千多人。
那一次,父皇雷霆大怒,不但当众踹了自己一脚,并且还关了自己半年禁闭。
半年之后,禁闭解除,但是父皇对自己的印象,也是大为改观。
从哪之后,父皇对自己的疼爱,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这几年的时间,李泰一直想方设法的,想要再次得到父皇的宠爱。
但是一直收效甚微。
然后,李泰想到一个办法,哪就是召集文人,编纂了一部《括地志》。
而现在,括地志终于编纂完成。
有了这部书,相信应该能够改善一些父皇对自己的不良印象了吧?
接下来,李泰就进入皇宫,将这部书呈交给了唐皇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这部书之后,果然十分高兴。
然后重重赏赐了李泰。
得到赏赐之后,李泰十分开心。
他高兴的,当然不是那些赏赐。
他的封地,在皇子之中,都是规格最高的。
额,当然蜀王李愔除外。
他一年的收入有很多,自然看不上那些小钱。
最难得的,自然还是父皇对待他的态度。
这件事情,必定能够扭转自己在父皇心目中的不良印象。
而这件事情,很快就被送到蜀王李愔这里。
消息自然是织梦组织搜集到,然后最终汇总到鼠王李愔这里的。
看到这个消息,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自己这位四哥,格局果然是不够大啊。
父皇可是堂堂千古一帝,雄才大志,文韬武略。
编纂一部书,固然会让他大加赞赏。
但是想要籍此就想染指大位的话,未免想的有些太多了吧?
这几年的时间,如果自己的这位好四哥,如果真的想要好好表现的话。
其实倒不如干脆外放,在封地上做出一些事情来,或许倒是会让父皇另眼相看呢。
留在京城,留在父皇身边,看似是无限的荣耀。
但是李愔总感觉,自己这位四哥,只不过是父皇用来对抗太子的棋子。
从一开始,父皇就未必真的想把皇位传给他。
(亲爱的书友们,双倍月票开始了,月底最后三天了,请检查一下你们的月票库。有积压的月票的话,大胆的投出来吧!再不投出来,过期就作废了啊!)

第五百八十六章:婚纱拍摄哪家强
第5章
到了二月,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又到了春意盎然的好时节。
吐谷浑那边,安置房也继续开始修建。
年前的时候,已经修建的七七化,也在慢慢的被汉人所欣赏和喜欢。
甚至也有汉人跟着他们,学习他们民族的文化。
总之,李愔发现,这些薛延陀的牧民。
对他居然是喜欢大于怨恨。
这倒是让李愔始料未及的事情。
其实,古代的人们是很顽强的。
在受灾之后,有些地方的人,会主动迁徙。
从一个地区,迁徙到另外一个地区。
那时候,他们可都是从无到有,还不都是一点一点的过起来的吗?
而薛延陀的牧民,虽然是被俘虏过来的,但是他们的起点,比那些自发迁徙的人们,已经高出了太多。
看到这一幕,李愔也就彻底放下心来。
……
在李愔的提点之下,狄仁杰发明出来的照相机,已经研发成功。
现在照出来的照片,基本上可以说是惟妙惟肖。
而就在这时候,狄仁杰忽然想起了一件陈年旧事。
记得自己刚刚拜师的时候,师傅曾经考验过自己一次。
第一次,自己给师傅请安的时候,师傅问自己,来的时候有没有路过书房。
当是自己回答有,师傅就问自己,书房上张贴的对联是什么。
当时自己根本没有留意,师傅就让自己去看。
自己去看过之后,结果师傅并没有问对联是什么,反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书房的门上,到底有几颗钉……
然后,自己的表现是非常尴尬的。
而这件事情,对狄仁杰可谓是影响深远。
从那之后,狄仁杰观察事务就格外的仔细。
也正是因为这个好习惯,让狄仁杰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当然了,狄仁杰印象更加深刻的,其实是第二天的事情。
当时的自己,还是太年轻气盛啊。
第一天被师傅考校,心里非常不服气。
第二天,他就想考校一下师傅。
结果在第二天和师傅一起跑步的时候,狄仁杰就问师傅,他们跑步的时候,经过一树杏树。
这树杏树上,到底停了多少只鸟?分别都有什么鸟?
狄仁杰可是事先就观察好了的,他可不相信,师傅在跑步的时候,也能未卜先知,观察这么仔细。
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师傅微微一条,居然将现场给画了下来。
不但哪几只鸟都给画下来,还都画的惟妙惟肖,甚至连那些鸟的站位,都画的丝毫不乱。
非但如此,竟然连那一株杏树都画的丝毫不差。
他还十分惊奇的拿着画像,跑到杏树之下一一对比。
然后吃惊的发现,师傅居然连杏树的所有叶片,都丝毫不差的画了出来。
那件事情带给狄仁杰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让狄仁杰直接将师傅惊为天人。
的确,这种随便看一眼,就能记住所有细节。
绝对不是凡人能够做到的。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狄仁杰有些回味过来了。
当初师傅画的,哪里是画啊?
这不就是照片吗?
一个人画的再像,又怎么可能一丁点细节都不差的?
原来,师傅从那时候开始,就拥有照相机了啊。
怪不得,前些日子自己兴奋地向师傅显摆他发明出来的照相机的时候,师傅丝毫都没有感觉到兴奋呢。
原来师傅早就有照相机了啊!
并且,师傅的照相机的像素,比他现在发明出来的照相机,清晰了可不止一点半点。
并且还是彩色的!
可是,师傅既然那么早就有照相机了,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把照相机的技术告诉自己呢?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科研人员无意中发现了感光现象的话,只怕师傅都未必准备告诉他们的吧?
首节 上一节 597/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