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695节

而大唐的内忧,毋庸置疑的,就是五姓七望了。
世家就是国家的蠹虫,如果不能将世家除掉,或者削弱的话,世家迟早会把帝国给拖垮。
其实不仅仅是李恪,当初李世民,又何尝不想削弱世家呢?
不过,世家真的没那么好削弱的,整个唐朝的皇室,都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真正削弱五姓七望,靠的还是起义的皇朝。
一通乱杀,直接就让五姓七望几乎灭亡。
而李愔则是缓缓摇头道:“皇上,臣弟以为,削弱四姓六旺,现在时机还不到啊!臣弟觉得,现在我们应该在这个时间提高商税。”
李恪不解地问道:“六弟,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愔侃侃而谈道:“皇兄,削弱四姓六旺,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只是要从他们手中,大量收回土地的一种手段而已。”
“现在四姓六旺十分警觉,但凡是违法乱纪的事情,他们一律不去碰触。”
“而他们底蕴深厚,并且人才济济,总能够不断的寻找到商机。”
“现在我们很难找到时机和借口去对付他们,总不能用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统统拿下吧!”
四姓六旺,底蕴的确太深厚了。
而世家之中,更是人才济济。
不要以为世家之中,尽出纨绔和膏粱。
其实世家的家教十分严格,对家族子弟的教育,都是最好的教育。
四姓六旺,向上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
几百年的发展,自然有他们的一套发展体系。
对子弟教育的重视,更是日趋完善。
就说现在的大唐,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整个大唐的商业,除了中华商行,就是四姓六旺了。
甚至,中华商行,都没有四姓六旺那么深的底蕴。
现在四姓六旺吃亏,只是亏在他们没有过硬的科技而已。
如果双方的科技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话,中华商行,将远远不是四姓六旺的对手。
原本的五姓七望,一度要置蜀王于死地。
但是结果是,他们早就不断的遭受损失。
最终将卢家都折了进去。
以至于现在变成了四姓六旺。
而随着新皇登基之后,四姓六旺现在更加老实了。
他们规规矩矩的做生意,从不做作奸犯科的事情。
现在拿什么理由来削弱他们呢?
当然了,如果硬要找茬的话,是肯定能够找的到的。
但是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势必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并且可能会引起动荡。
听完李愔的分析之后,李恪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这个道理。
李恪不甘地问道:“六弟,难道我们就这么放过她们不成?”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皇兄,当然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们了。不过现在时机还不到。”
“等到我们的战船造好,可以向海外扩充的时候,才是真正可以向他们动手的时刻。”
“而现在臣弟觉得,现在我们可以增加商税,由原来的三十税一,增加到十税一。”
“不过,虽然商税增加了,我们同时可以提高商人的地位,让商人的地位和百姓等同。”
“同时,我们可以组建商会,保证商人的权益。甚至那些纳税大户,可以给予一定的赏赐。”
“当然了,这些赏赐,可以是虚名,比方说一个爵位。”
听完李愔的话,李恪不由陷入沉思当中。
大唐的商人,自然是要交税的,现在的商税并不高,只有三十税一。
如果一下子提高到十税一的话,只怕哪些商人会闹事情啊。
不过现在的板子,只是打到商人身上,并没有在明面上动那些世家大族,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吧?
而对于李愔所说的,只是赏赐一个虚爵的意思,李恪是非常了解的。
这种爵位,一代而终,并不会世袭罔替。
只不过,被封了爵位之后,有一些特权。
比方说可以和地方官平起平坐,地位有明显提升等等。
当然了,纵观整个古代,除了元朝之外,商人的地位都相当底下。
对于李愔提出的,提高商人地位的建议,李恪觉得很有挑战性。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怕是所有人都会反对吧?
想到这里,李恪不由皱眉问道:“六弟,提高商人地位,这个决策,怕是不容易通过吧?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就连皇上都很难理解,可见提高商人地位的难度会有多大了。
李愔叹了口气说道:“皇兄,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想要国家繁荣昌盛,就少不了要兴商,而要兴商,就少不得要提高商人的地位。”
“纵观历史上的那一次变革,不是阻力重重?但是不变革的话,国家终究是很难真正的富强起来。”
李恪点了点头说道:“好,哪就听你的!”
李愔接着说道:“提高商税的同时,我们可以降低农业税。可以将农民的徭役直接免除掉,每年只需要缴纳一次税赋即可。”
“而等到商业真正兴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甚至可以免除农业税。到时候,百姓得到实在的好处,更为坚定的维护大唐。”
李恪不由皱眉问道:“六弟,免除农业税,哪国家的税收不就要大大降低了吗?到时候,怕是很难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吧?”
李愔呵呵一笑说道:“皇兄,如果等商业真正繁荣起来之后,商税才是大头。比农业税不止会高出多少。”
“到时候,就算免征农业税,国家税收也会比现在高出很多,当然,这都是后话,等以后再议不迟。”
“臣弟认为,只是免除徭役,就能让百姓对朝廷感恩戴德。而多征收的商税,不但能够补足这个缺口,还会比现在的税收更多。”
对李愔的说法,李恪仍然持保留态度。
但是李愔提出的这个改革的办法,李恪觉得值得一试。
现在大唐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库充盈,百姓富足。
国库盈余,至少可以保证大唐在十年之内,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如果这个改革真的行不通的话,到时候再废除不迟。
而一旦行得通,就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
并且,可以进一步的打击四姓六旺。
最终,李恪对李愔说道:“臣弟,这件事情,朕就交给你全权负责。”
李愔点头说道:“皇兄放心,臣弟必定不负皇兄重托。”
……
下一次早朝,李愔上奏,提出了这几个建议。
而提出这个建议之后,李愔和皇上,都是吃惊的发现,情况有点不太对劲。
本来他们已经做好了抗压的准备,他们认为,必定是所有文官,都会集体反对。
至于那些武将,这种事情,和他们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
只要不侵犯他们的利益,他们才不会在乎这些事情呢。
但是令李愔和李恪两人都没想到的是,朝堂之上,的确有一部分人反对。
但是反对的人,竟然并没有多少。
只有几个御史,还有几位清流,竭力反对。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所谓无奸不商,商人重利而轻义,寡廉鲜耻,奸诈不堪,这种人,怎么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份呢?”
“皇上,商税三十税一,可是先皇定下的规矩,此时万万不可更改啊!”
“皇上,我朝以儒治国,这等做法,简直就是有辱斯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啊!”
面对这些人的反驳,李愔据理力争。
不过这种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能够说服对方。
但是因为反对的人并不多,关系不大。
如果真的只有这几个人反对的话,根本就没办法真正的阻止这件事情。
首节 上一节 695/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