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73节

许久之后,直到两人都感觉快要窒息的时候,才恋恋不舍地分开。
然后,两人如同离水的鱼儿一般,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李愔还能听到柳枝小声嘀咕的声音:好像真的有点甜呢!
霍!还真是一个蠢萌蠢萌的小丫头啊!
这时候,李愔感觉到有点控制不住的冲动了。
不由悄悄地远离了柳枝一点,结果,柳枝一下子就靠上来了。
李愔深吸了一口气,艰难地对柳枝说道:“柳枝,明天晚上,你还是自己到外面睡吧?”
这句话,犹如一道天雷径自劈到柳枝身上,大颗大颗的泪珠从她脸上滚落而下。
“殿下,是柳枝又蠢又笨?殿下嫌弃柳枝了嘛?”
李愔连忙帮柳枝擦去脸上的泪水,哭笑不得地说道:“你瞎想什么呢?我这不是怕我一时忍不住吃了你吗?”
柳枝小声地说道:“可是我不怕死,视死如归!”
霍,居然连视死如归都出来了!
李愔无奈地说道:“可是,本殿下今年只有十岁啊,如果从现在就无节制地那啥的话,会被玩坏的。”
听完李愔的解释,柳枝这才释然,然后嘻嘻笑道:“我知道啦,等明天我就到外面去睡好了。”
说完,柳枝怕殿下经受不住诱惑,特地向外移了移,远离李愔。
结果又被李愔一下子给拽过来抱住了。
“柳枝,今天晚上再让本殿下抱一晚上。”
……
第二天,皇宫内殿之中,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额,是早朝。
这一次召集的人有点多,像一些平时不需要上朝的官员,今天都被请来了。
孔颖达、姚思廉、虞世南、褚遂良,被罢相的萧瑀,还有于志宁、张玄素等等文人,都被请了来。
看到这一幕,除了那些武将爱答不理,该发呆的发呆,该打盹的打盹之外。
那些文臣都意识到,这一次,只怕皇上不知又要编纂何书,或者是要修文学馆了。
否则的话,根本就不需要用到这么多文人。
果然,在议完政事之后,李世民不由说道:“最近,梁王研究出一套汉语拼音,一共只有二十六个字符。而只需要学会这二十六个字符的读音和规则,就能标注出所有汉字的读音。”
“所以,朕打算编纂一部大唐字典。编纂完成之后,读书人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找到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同时,梁王还发明了标点符号,有了标点符号之后,那些学子,就再也没有断句的困扰。”
“不过,这一次的编纂,工作量浩大,繁重,所需人手也是不少。不知有那位爱卿愿意不辞辛苦,参与到编纂工作之中去呢?”
等李世民说完之后,轰的一声,整个朝堂都开始沸腾了。
额,沸腾的主要在文人那边。
像武将这边,程知节、尉迟恭、李道宗等人,都悄悄靠着柱子直打哈欠。
他们根本就不能理解,那些文人为什么跟打了鸡血一样那么兴奋。
那些人,怕是吃饱了撑的吧?
额,他们的确是不能理解。
但是对文人来说,他们太了解这大唐字典一旦问世,将会是何等的殊荣!
一整套的汉语拼音啊,可以完美的解决字的读音问题。
这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壮举!
凡是参与编纂字典的人,必将名垂千古。
而总纂官,更是要流芳后世!
文人重名!
别说是像孔颖达等硕儒,就连房玄龄、杜如晦等名相都蠢蠢欲动。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他们政务繁重,根本不可能参与编纂,只能遗憾地错过这次机遇。
孔颖达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率先说道:“皇上,老臣不才,愿意领总纂官一职,老臣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一定会把大唐字典编纂好。”
姚思廉也不甘人后,随即说道:“皇上,微臣也愿担此重任!”
虞世南、褚遂良、萧瑀等人,不甘人后地全都站了出来。
这等盛事,但凡是个文人,他们又怎么肯错过呢?
最终,李世民钦点了孔颖达为总编纂,副编纂为虞世南、姚思廉、萧瑀、褚遂良、于志宁、张玄素六人。
剩下的纂修、催纂、编写等,估计还需要几百人的队伍。
不过这些人,就交给总编纂还有副编纂等人来完成就可以了。
当朝确定好之后,众人都是皆大欢喜,在一起商议着什么时候展开工作。
不过,这时候孔颖达想到一个问题,连忙询问道:“皇上,不知这二十六个字母还有其读音以及它的拼写方式,皇上什么时候传授给我们?”

第九十五章:柳枝你睡着了吗?(第一更)
(推荐朋友幽州龙魂的一本书《大唐从大元帅到皇帝》,精品老作者了,质量保证,值得一看!)
对啊,这部大唐字典,最红要的就是汉语拼音的拼写方式。
没有汉语拼音,他们还编纂个球啊。
李世民咳嗽了两声说道:“这个汉语拼音,还有拼读方式,都是梁王李愔创造出来的。孔爱卿,你不是在秘书省下任职吗?那这样好了,你们这些编修人员,集合到一起,由梁王李愔专门给你们授课。”
说完之后,李世民直接退朝走人。
而此时的孔颖达,脸都绿了。
我嘞个大槽,前一天老夫还是夫子,还在给李愔上课。
没想到一转眼,老夫就成学生了?
老夫的学生,就要教授老夫知识了?
这,这让老夫情何以堪啊?
不提孔颖达,其实那些编纂心里也十分郁闷。
他们可都是大儒啊,但是现在居然要跟着一个十岁的孩子上课,光是想想,心里就是腻味的紧。
但是,谁让人家梁王殿下多智近妖呢?
人家能创造出汉语拼音,为什么他们就不能?
这件事,就这么愉快的约定了。
或者说,不管愉不愉快,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而这件事情,很快就在整个长安城传开,并且引发了一次不亚于地震的轰动。
当然了,这种轰动,主要体现在士林还有那些世家哪里。
尤其是那些世家,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眼睛都红了。
这一次编纂的大唐字典,居然能够标注读音,这可是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变革啊。
这种重大的事情,无疑是刷声望的最佳时期,他们又怎么能错过这等盛事呢?
于是,各家世家纷纷出动,请皇上允许他们加入到编纂的队伍之中。
像是五姓七望的人,更是要求他们的人要出现在副编纂的名单之中。
像是那些小世家,或者是那些大儒,都只是要求能够出现在大名单里就心满意足了。
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这一次的盛事。
这些世家多高贵啊?多狂妄啊?
就连皇家想和他们联姻,他们都未必愿意。
他们高高在上,总喜欢拿鼻孔看人。
但是这一次,却是不得不求到李世民。
这一次,被李世民狠狠地拿捏了一把,甚至在他们憋屈的答应了李世民的一些条件之后,才成功将人给塞进去。
而殊不知,他们自认为是刷名望的字典,其实是李世民对付他们的利器。
最终的结果,这一次副编纂的总人数达到25人。
不过,这25人之中,有六人因为路途遥远,肯定赶不上明天的课程。
而需要跟着李愔上课的学生,算上孔颖达在内,总共有二十人。
……
很快,李愔就被告知了从明天开始,他就要给这些学生上课的消息。
李愔顿时就不开心了,本殿下又有事情要做了,好烦啊!
咦?看这学生名单里面,第一个居然就是孔颖达那老小子?
首节 上一节 73/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