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758节

至于这座银山之上,会不会真的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银矿,其实桂山是不相信的。
这位大唐蜀王,打仗虽然算无遗策,厉害无比。
但是这座银山,甚至都没听说他派人探测过。
难道他会隔瓜猜豆?
用眼就能看出来这座山里面含有大量的银子?
还是全世界最大的?
这种事情,桂山是断然不肯相信的。
但是,无论有没有,他都要把事情做好。
就算没有,只要让蜀王看到他的能力,哪就足够了。
万一要是有的话,哪他就发了。
这个职务,甚至不比他以前的权职小啊!
因此,在挑选第一批人手的时候,桂山也是格外的卖力。
哪些被挑选中的倭国百姓,都兴奋的手舞足蹈。
哪些没有被选中的,则是沮丧无比。
虽然人家说了,等第二批,还会继续招聘人手的。
并且招聘的人手会来越来多,银城这么多人,都未必够用。
但是他们心里,其实是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的。
这座山里真的有大量的银子?
他们这些人,其实是真的不太相信的。
桂山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各项事务,在他手中,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展开。
银矿的开采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为了防止这些工人有顾虑,现在的工钱,可是一天一开的。
每天都有三十文钱啊。
第一批在矿上做工的工人,回去之后,都成了身边之人,羡慕的对象。
并且身受哪些年轻姑娘的喜欢和追捧。
每一个工人,都有至少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姑娘追求。
而其他的青年,更多的,则是羡慕嫉妒恨。
十天之后,正在开采的工人,忽然在石筋之中,发现了一抹银色。
“出银了!出银了!真的出银了!”
这银山之中,竟然真的有银子!
其实,一直找不到银子,他们心里,也是很慌的。
因为这里的工作,他们实在是太喜欢了,恨不得能够做一辈子。
但是如果一直找不到银山,他们又能做多长时间呢?
而现在,终于找到银子了,这样,他们就彻底放下心来了。
这里的主事桂山,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作为管事,他心里其实也很急啊。
如果一直找不到银矿的,他这个管事,怕是也当到头了。
更捉急的是,他到现在,也没能更好的表现出自己啊!
而现在,当他听到终于出银的时候,他表现的,更加的亢奋。
很快,桂山就出现到了现场。
“真的是银矿啊!真的有银子啊!”
倭国本来就盛产白银,在这里,有好多人,都有着判断一个银矿储藏是否丰富的经验。
桂山不由问道:“你们看看,这座银矿,储存量怎么样呢?”
虽然发现了银矿,但是现在还不知道储存量的多寡,桂山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就听有矿工汇报道:“总管,这是一个富矿啊!富矿啊!”
“你看看这成色,你看看这宽度,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比这更好的银矿了!”
“小人不敢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银矿,但是至少,也是咱们全倭国最大的银矿了!”
啪!
桂山狠狠地甩了那个矿工一个耳光。
这一巴掌,桂山用尽了全力,甩的他嘴角都流出鲜血,半张脸更是如同发酵的馒头一般,高高肿起。
这一巴掌,直接把这个矿工扇的转了一个大圈。
这还不算完,桂山上去就是一脚,直接把他踹翻在地。
这个矿工疼的在地上抱着肚子,弯成了一只大虾。
其他的矿工,看到总管桂山,莫名其妙的发飙,都惊恐地向后退了一步。
而被桂山踹倒在地上的矿工,纳闷地问道:“总管,您为什么要打小的?小的哪里说错了?”
难道,是我说这里是富矿说错了吗?
只听桂山冷笑道:“哪里说错了?你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吗?”
“你刚才说,咱们全倭国?现在,哪里还有倭国?还咱们?你跟谁咱们呢?”
“你自己找死,也别带上老子!现在,咱们都是大唐的子民,咱们的眼睛里,要只有大唐!”
听到桂山的话,那个矿工,不由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周围的矿工,也不由恍然大悟。
被踹倒在地的矿工,不由挣扎着爬起来,在地上给桂山磕了好几个头。
“小人多谢总管不杀之恩。”
刚才他说的话,足够砍头的了。
刚才总管打他,其实是法外施恩。
桂山点头说道:“你知道就好,以后说话,务必要慎重。”
“不过呢,今天出了银矿,并且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银矿。这是个好消息啊!”
“你今天呢,就回去休息吧,等休息好了,明天再来做工!对了,你去支五十文钱,是你今天的工钱,就说是本总管说的!”
“是,是,多谢总管,多谢总管!”
被打得矿工,真的是感激涕零。
虽然挨了打,但是总管都是为了他好啊,这可是救命之恩。
并且,被打之后,还让他回去休息,还给他五十文钱。
这样的待遇,让其他的矿工,都恨不得自己也挨上一顿打了,哪怕是毒打。
银山之上,出现富矿的消息,不胫而走。
而桂山,也开始再次招工。
这一次招工,可就是大量的招工了。
出现银矿,所需要的人手就多了去了。
开采矿石需要大量的人手,开采出来提取又需要人手。
提取完之后,铸造成银锭,同样的需要人手。
第二批招工,直接招了上万人。
并且,这一次可不仅限于青壮,同时还招聘女人。
当然了,女人的工作,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做做饭啥的。
并且,每天的工钱,也只有十文钱。
但是,就算是十文钱的工钱,也让那些妇女惊喜不已。
像是以前的时候,她们哪里敢想,每天会有十文钱的工钱啊!
不过,就算如此,短时间内,这银城聚集的十万人,也不可能全部都用的上。
桂山估算,至少得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将所有人都用上。
而就在此时,蜀王李愔,和海北道节度使骆宾王前来视察。
桂山连忙赶过来陪同,带着两人,在银城和银山的工地,挨着转了一圈。
首节 上一节 758/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