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866节

李愔准备带着三艘巨轮,带着一万水军,一千虎牙特战队队员。
有这么多人护卫,足以保证他的安全。
其实,如果真的到了生死危机的时刻,李愔自然还有其他的保命手段。
并且,李愔猜测,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其实是需要他们的友谊的,而不是和他们为敌。
一个月后,李愔带着三艘巨轮,还有一万水军,一千虎牙特战队队员,正式出发。
这一次,他们携带了大量的商品。
其中,粮食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好吧,在上官仪看来,这一次打通和欧洲的商贸关系,只是为了向那边销售粮食而已。
但是对李愔来说,粮食其实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而已。
虽然两地相处并不遥远,要比到大唐近的多。
但是只是买卖粮食,才有多少利润?
向欧洲输送粮食,只是为了缓解黄金州粮食过剩的问题罢了。
而其他的一些商品,大多数都是奢侈品。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些农耕器具,还有一些兵器。
当然了,这些农耕器具和哪些兵器,都是因为黄金州现在自动化的程度有些高。
所以,好多农耕器具和兵器,就被淘汰下来了。
这些淘汰下来的器具,正好卖到拜占庭帝国去。
李愔相信,在拜占庭帝国,一定会非常受欢迎的。
三艘巨轮开始航行。
他们一路向东,只用了七八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拜占庭帝国的码头。
他们来的,是拜占庭最大的一个码头。
在距离码头还有十余里路的时候,巨轮就的速度就缓慢了下来。
这一次,李愔可没有想着小打小闹。
既然他亲自来了,自然是要和拜占庭帝国的君主,亲自对话的。
如果只是在小码头小打小闹的,一点一点的卖粮食的话,哪还需要他亲自出马吗?
既然如此,哪就需要给他们足够的震撼和威慑。
正因为这个原因,李愔这一次,带来了三艘巨轮。
……
欧洲的地形,像是一片孤悬海外的孤岛。
好多国家都是岛国,他们土地极少,并且极为贫瘠。
靠耕种很难养活他们自己。
所以,他们就十分盛行经商,驾船到外经商就成为他们的一种常态。
因此,欧洲的好多国家,码头都十分繁华。
而因为沿海,他们的造船业和航海业也十分发达。
这也是后来,欧洲的海军,一度驰骋天下的原因。
因为航海,他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的时间。
所以,在欧洲,也并不流行礼尚往来。
比方说,两个新认识的朋友,如果去吃饭的话,一定不会是一方请客。
因为这次我请了你,很多时候,就没有下一次了。
哪我不吃吃亏了吗?
刚认识的朋友,我凭什么花钱请你吃饭啊?
所以,他们吃饭,就开始流行aa制。
就是花的钱,一人掏一半。
西方盛行aa制,就是这么来的。
而在东方呢?
因为是以耕种为主,大家在一个地方,没什么意外的话,就是从生到死,会一直待在一个地区。
所以,请客这东西,当然是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
这叫做礼尚往来。
所以说,在后世,有一段时间,一度有人觉得,西方的aa制,比我们的请客更先进。
这其实是件很没有道理的事情。
这两种截然不懂的交友之道,只是因为双方生活的环境不同而造成的罢了。
并没有任何的高下之分。
额,说这些的意思,旨在说明欧洲的一些地理地貌。
总之,拜占庭帝国的这个码头,十分繁华。
有很多人正在码头上劳作,繁忙地搬运着东西。
然后,他们纳闷地看到,他们身边有人停下来,吃惊地看向海面。
哪嘴巴,像是被塞进了一整根的火腿一般。
似乎这辈子,他都没见过这么震惊的场面一般。
天呢,他到底看到了什么?
于是,他们也忍不住停下手头的工作,转头向海面看去。
噢,买噶的!
天呢!天呢!
哪到底是什么东西?
难道是三艘船吗?
他们发誓,他们这辈子,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船只。
这三艘船实在是太巨大了。
其巨大的程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空间。
甚至于,他们就连做梦,都不敢梦到会有如此巨大的船只。
哪一艘船,怕不是有他们一个城堡那么大吧?
这么巨大的船只,是怎么能够漂浮在海面上的?
它为什么没有沉入到海底去呢?
他们国家的制造的海船,已经十分先进了。
附近的一些国家,从来没有那个比他们有更好的造船技术了。
但是和人家这个巨轮相比较的话,额,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可比性啊!
他们相信,在他们这片大陆上,还从来都没人能够制造的出来,如此巨大的船只。
这三艘船,是从哪里来的?
难道,是从茫茫海洋的对面驶过来的吗?
海洋的那一面,居然还有大陆?
哪里的人,居然拥有如此惊人的技术?
还有,他们派遣三艘巨轮来,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道是要对我们发动攻击吗?
这里的人们,攻击性十足。
在后世,大概向后推迟八九百年的时间。
他们中间,有个叫哥伦布的家伙,在航行的时候,发现了新的大陆。
也就是黄金州,被他们称之为美洲。
接下来,欧洲人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
他们犯下了累累恶行,他们将美洲的原住民,被他们称之为印第安人的人,几乎屠戮殆尽。
他们骨子里,就是一群贪婪的豺狼。
在他们发达之后,发动了多少场殖民战争?
屠杀了多少无辜的人?
首节 上一节 866/10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节度使

下一篇:大明春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