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012节


而回京师的这一路上,真是摆不尽的皇家气派,赞不完的忠臣贤民。想着这,朱由榔暗自笑了起来。而跟在舆驾一边的王坤,作为皇上亲信的总管太监,他同样也是感叹万千。他也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能够随皇上再次回到紫禁城,与皇上等人不同,他可是当年宫里的老人。早在崇祯年间他就已经受到先帝的信任,懂得宫中“故事”,在南逃之后,于朱由榔身边指点仪注,使永历知道如何摆出皇帝的架势,从而让其不失皇帝的体面。那个时候,他可从未曾想去想,有一天能重回紫禁城。

作为总管太监的王坤,现在同样也是名利双收,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他随驾侍候,不敢有丝毫差池,十几年出生入死,保护着皇上,无论在任何地方,又尽心尽力给皇上找一些乐子,甚至为皇上出谋划策,对皇上的关心,那更是不用多说的了,所以慈禧对德福的信任、夸奖,那是王坤骄傲的资本。仅仅只凭着这个经历,他就能够稳居于大内。

回来了!

逃亡,已经成了过去,成了过眼云烟!既成了过眼云烟又何必再提呢!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再往前面就是三大殿了,那殿基高二丈,殿高有千一丈,纵五间的皇极殿太和殿已呈现在面前了。朱由榔搭起了轿帘,对着那雄伟的大殿细细地端详着,他的眼神显得有些狂热,整个人都渲染于这一切的渴望之中。只不过他并不知道的是,现在他所看到的太和殿并不是旧时的皇极殿。当年甲申天变,山海关兵败后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一如其所过诸城一般,放火焚毁京城紫禁城同样也在其中,若大的紫禁城不过仅有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满清的顺治帝至京师,随后开始重修紫禁城。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身为皇帝的朱由榔看着那宫殿向往着其中权力的时候,作为宫中老人的王坤,跟在舆轿一旁走过太和殿时,瞟了一眼那已经变了模样的大殿时,他的心中顿起酸意。

此殿已非当年的旧殿了

其实,这一路上,王坤都有这样的感慨,只是现在,瞧着这已经变了模样的宫殿时,那心更酸了。过了太和殿,便是那方檐鎏金圆顶的中极殿了,那旧时殿堂同样不存,虽说名称已经改回了大明的“中极殿”。可是瞧见这一幕的王坤的心中难受,便把头垂了下了。而抬轿的这班内廷轿夫似乎是懂得王大总管的心思,匆匆地过了从满清的保和殿重新易名的建极殿,径直朝皇帝的居所乾清宫走去。

大明朝自永乐到崇祯的十四个皇帝,都住于乾清宫中,乾清宫的名字出自道德经,在古代皇帝是天子,是老天爷、是昊天的代表,代表着天,而帝王之位极尊,谓之唯一,就是天之唯一的意思,清气上升谓之天,浊气下降谓之地,是故乾就是天,就是清的意思。而道德经里面又有天得一以清,为表示帝王是天地间唯一的、最尊贵的,他的居所故名乾清宫。

乾清宫早已被太监们收拾停当,各种器物摆放整齐,下轿之后,朱由榔先是看了一眼在乾清宫左右两侧的金亭,他知道那金亭西曰江山殿,东曰社稷殿。供社稷之神,象征皇帝掌握着皇家的江山、社稷,意味着国泰民安,江山永固的思想,又叫金亭子。

进入乾清宫的正殿之后,一直提心吊胆的朱由榔这才心里稍稍安稳了些,他抬起头来看着殿上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的匾,匾曰:“敬天法祖”四字。

“王坤,这匾旧时便在吗?”

听皇上看着那匾问着自己,王坤便于一旁轻声答道。

“皇上,老奴听说这是宫里的太监找的旧匾,是当时掌印高太监所笔,这里原本挂着的是清虏酋首所书“正大光明”,已经被收起来了,不过皇上,皇极殿里头挂着的高祖皇帝所书的“君主华夷”也没寻着,估摸着是当年让闯贼一同烧了”

虽说这些都事情都是王坤离宫之后才发的事,可是在皇上等人休息着的时候,王坤并没有休息,而是拉着迎驾的太监,向太监询问着这宫里头的变化,以便回答皇上问题,这会原本做过的功课,正好派上了用场。

“君主华夷!”

默默的念着这四字,朱由榔暗自神伤道。

“天下遭此之劫,皆是我朱家不屑子孙之过,居然害得高祖墨宝毁于兵火,实在子孙之罪过”

尽管朱由榔的嘴上道着罪,而且看似神伤,可是片刻之后,整个人却又恢复如初,置身于这乾清宫正殿之中的朱由榔,好奇而又充满着渴望的打量着这宫殿。他甚至不由自主的念着乾清宫所出的道德经的原。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贞。”

默默的念着这段道德经的原,朱由榔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抬着脚朝着正殿的龙椅走去,此时他的眼中没有了其它,只剩下了那龙椅,那是他的龙椅,是大明皇帝位置。

除他之外,这天下何人能坐?

他是天子!

是大明的皇帝!

只有他能坐这个位置!

也许是因为心情澎湃的关系,以至于他的脚步显得有些轻浮,那台阶不过只有区区三阶,这三阶同样也是出自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踏上那台阶的时候,朱由榔将面上的笑容敛起,他知道,作为皇帝必须要保持皇帝的威仪,这些年的颠沛流离他最很在乎皇帝的威仪,他知道,自己要将没将,要相没相,唯一可以证明自己是皇帝的,就剩下所谓的威仪了。

也正因如此,他的步伐并不是快,每一步都显得极为沉稳,他每迈一步,都会尽量让自己显现出皇帝的威仪来,可是他却感觉到双腿似乎有些轻浮,甚至就连那力气似乎也在缓缓的离开他的身体。

就当那龙椅近在眼前的时候,就在他即将坐上去的瞬间,他只觉得的最后一丝气力被抽离了身体,人也轻绵绵的倒了下去,倒在龙椅的前方

第130章 病(第一更,求支持)

忙完了迎驾诸事,作为京师的实际掌握者的李子渊,并没有清闲下来,他要同一些随驾的大臣见面,当然还要见一下府中的藩臣,毕竟,现在皇上来了,名义上他还是大明的臣子,自然要对藩臣们叮嘱一番,告诉他们要尊敬朝臣,不能跋扈专行。

“长沙那边现在有消息吗?!”

终于消停下来的李子渊对一旁的许云程问道,在朱由榔吐口的当天,他就已经命人八百里加急,把消息送到长沙,以免夜长梦多。

“大王,即便是长沙那边有消息,也要等个十天左右才能传到咱们这。”

心知大王为何这般心急的许云程,笑说道。

“大王,倒是四川那边有个消息传了过来。”

“四川?”

许云程的话让李子渊的眉头微微一挑,然后说道。

“是的,从武昌传来的消息称,李来亨领忠贞营等闯营余部已经出山猛攻重庆,重庆守将不敌,已经献城投降了。”

“献城投降?”

李子渊冷笑道。

“都到了这年头了,他们献城,不过只是为了混一个出身,摇身一变从汉奸变成大明官军,如果本王所料不差的话,那李国英现在恐怕也急着想要混个出身,若是李来亨愿意受其降,他必定会投降的!”

李子渊口中的李国英是满清的四川总督,其本身是左良玉手下总兵,顺治二年,左良玉病逝,李国英与左良玉之子左梦庚投降清朝,清廷将李国英编入汉军正红旗,成为汉军八旗的成员。

“恐怕李来亨不一定有那个魄力!”

摇着头,许云程笑道。
首节 上一节 1012/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