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071节


这八个字形容忠义军倒是再恰当不过,军心是打出来的,对于成军以来未尝一败的忠义军来说,他们从不觉得敌人有什么可怕的地方,即便是号称出自忠义军的“唐军”,在他们看来也是不值一提的。

“他们列阵倒是更好,到时候,几百门大炮一轰,即便他们是铁人,也经不住几轮急速射”

扛着自发铳的王玉树,听着弟兄的言语,只是咧嘴笑道。

“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迫击炮的射速快不假,可是射程短,不过只有一百多丈,再远,可就打不准了,咱们还是要列横队打上几轮齐射,等到全队进攻的时候,迫击炮才会会急速射轰阵”

已经成为老兵的王玉树,自然知道迫击炮是忠义军的法宝,它的射速快、威力大,使用击发引信的炮弹,落地就会爆炸,碰着寻常的军阵,一轮炮弹打过去,就能把对方轰个七荤八素的。不过,迫击炮并不完美,他最大的软肋就是射程有限,有效射程不过只有一百五十丈。可即便是如此,也是忠义军官兵最为信赖的武器,在忠义军的作战序列中,10斤迫击炮甚至已经取代了手榴弹的作用,与其说其它是迫击炮,甚至还不如说它是掷弹筒,只是它的射程更远,威力大。

在士兵们行军的时候,每隔一阵,就有传令兵传出新的军令来,又迅速向大军的前后由近及远传下去。

在部队的队列调整的时候,朱明忠一直骑马站在路边的雪丘上,他的双眼凝视着自己的部队,神情显得有些凝重。

很快,这场大战就要打响了。

就在这时,石磊突然悄无声息的来到大王的身侧,然后禀报着李子渊的情报。

“兵分两路,一路往北,一路主力由其亲领”

思索着李子渊的部队配置,朱明忠眉头不由紧锁。

“这李子渊,虽说与孤麾下时间不长,但是却把孤的心思摸了个通透!”

凝视着另一个方向,朱明忠颇为感叹的说道。

“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思就是以正规的形式交战,以异于正规的形式获得胜利。战争中一开始时局势不太明朗,双方旗鼓相当时就是“以正合”的阶段,而到后来局势开始明朗,到了决战时刻时就是“以奇胜”的时候。”

一边这般说道着,朱明忠一边感叹道。

“孤本想迁其主力,而李子渊亦想于此一战,尽歼李贼于此,孤欲抄其后路,而李贼亦欲陷孤于重围之中这个李子渊,到底还是在孤身边呆了一段时日啊!”

摇头感叹着,朱明忠的那只握着马鞭的手中,握的更紧了,从李子渊背叛他的那天起,他就知道有一天,必定会在战场上面对他,而他极有可能是自己最大的劲敌,毕竟,忠义军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超越时代的练兵,而对此,出身忠义军的李子渊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极为熟悉,毕竟,当年练兵的时候,他就是朱明忠的副手。现在当初的推测已经应验了

“大王,臣以为”

话声略微一顿,石磊的眼帘微垂然后说道。

“还有一个办法!”

第168章 没必要(第一更,中秋快乐)

宿营!

在宿营的军令下达之后,战士们立即忙活了起来,尽管离天黑尚早,但是冬天天寒地冻,掘土不易,虽是如此,在几万官兵的努力下,在天将傍晚的时候,几座墙高七尺半丈厚的土城便出现在旷野中,五座成犄角之势的棱堡工土城就这么耸立于旷野之中,在棱角土堡上,一门门重型的14斤野战炮直指各方,这种野战炮是忠义军威力最强大的野战炮,无论是用于守城,还是攻城,都是上好的武器。而在土墙内,一顶顶帆布棉帐已经搭起,营地之中到处都是随风摇荡灯火和马嘶。

在营垒中央是一座大型帐篷,这里就是朱明忠的中军大帐,此时,在这中军大帐之中,数十位将领、参谋,无不是在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明天的战斗,更准确的来说,是在那里讨论着一个人。

李子渊!

对于李子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陌生,毕竟,当年他亦曾执掌忠义军,甚至差点把大王的忠义军卷走,如果不是因为当初弟兄们感激大王的恩情,恐怕这世间便不会再有淮王了。

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不耻其为人。

甚至于,一直以来,忠义军中的说教,皆以李子渊为代表教训兵士何为不忠。当然,与之相对应的,出于老营的弟兄,自然也就是忠义的象征,而这些老营弟兄的忠义同样也得到了回报,他们现在大抵上都是军中的官佐,最差的也是军士,每月领饷至少五六两之多。

“杀了他!”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无论是于树杰也好、张孝武、张孝等人也罢,他们只有一个想法杀了李子渊。

“大王,李贼一死,其麾下兵丁必降,如此,天下自可安定!”

“是的,大王,当断不断,身受其乱,若能在战前将其杀死,非但将士不至无辜送命,而且可让天下迅速平定,如此,既是天下万民之福!”

几乎每一个人,都非常赞同杀了李子渊,更赞同在战前将其暗杀。

暗杀敌军主帅!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少,似乎从没有过任何争执,杀死敌军主帅是取胜的捷径。对此朱明忠自然不会有丝毫怀疑,毕竟,无论是郑经也好,洪承畴也罢,都是死于此法,而且回报的丰厚不可不谓之不大。

郑经身前为了保全郑家的安危,尽管百般不愿,却也不得不把郑家交出来,尽管郑家麾下的家将难免有些微词,可却无人敢言,尽管于郑经眼中其家将无不是跋扈非常,但是他们却不敢于朱明忠面前跋扈,原因无它实力!郑家家将敢欺郑经年少,但却不敢称朱明忠为“外戚”,因为其麾下有数十万强军。所以,他们即便是不愿,亦也只能选择臣服。

到于洪承畴麾下的将领,为了活命,无不是纷纷选择投诚,当然,与投靠李子渊时不同,他们是以“明将”以及“明官”的身份承认朱明忠的“监国”之位。洪承畴当初的归顺,换来了他们身份的“漂白”。

只不过那些已经被好言安抚的众人并不知道,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既便是“漂白”了身份,也无法弥补其罪名,他们最终会死在江上、海中,甚至就连同其麾下的部署,将来也会与其家人被流放至诸如东北等地用于实边。这是对于他们最大的恩赐了。

郑经、洪承畴的死让朱明忠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这一切,得到了天下半壁江山。

只是

余光看了一眼石磊,朱明忠并没有说话。

以奇杀贼,这个建议是石磊提出来的,但是他为何会提出这个建议。先是咳了一声,在众人的话声微顿时,他盯着石磊问道。

“四石,若是孤欲杀其,应该如何?”

他这么一问,众人才把注意力放到石磊的身上,尽管军正司于军中的作用是维持军纪,但众所周知军正司还负责情报搜集,他们在各地都安插有暗探。若是提到暗杀,由军正司动手肯定再合适不过。

“回大王,军正司于李贼军中尚有暗探十余人,虽无法接近李贼,但若是拼命一击,以双铳、手榴弹趁夜猛击其中军大帐,应有四成把握!”
首节 上一节 1071/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