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163节


难道大王是想籍此来打消皇上的戒心?

“大王许是多虑了,毕竟,当年先王所创之洪门,不过只是收集清虏情报,况且,早就,早就已经交还陛下了。”

创建洪门!

这是朱由梿也是朱慈烛的父亲创建,他只是于一旁协助,后来朱由梿去世后,他则接续其父具体完善洪门组织,为大明搜集情报,刺杀清虏官员、将领。

十几年间,也算是屡立奇功。

过去也曾因此得到先帝的嘉奖,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既然已经天下承平,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贤王了。

贤王

对于大明的藩王来说,有贤王之名并不见得是个好事。毕竟,有当年靖难的前车之鉴,几百年来,因为害怕藩王夺权,一个个大明的皇帝,都恨不得把藩王当成囚犯给禁囚于王府之中。

“大王您是担心陛下会因此拒封大王?”

方仕东朝着门外看了一眼,确定门外站的侍卫是自家人之后,才算放下心来,或许这府中有陛下的眼线,可是与其它的藩王不同,创办洪门的益王府中,同样也有自己人,是当年于创办洪门时网罗的忠贞之士。

拒封大王

朱慈烛笑了笑,并没有立即说话,只是闭着眼睛在那里喝着酒,好一会之后,他才说道。

“听说陛下嗜好烈酒?”

突然岔开的话题,让方仕东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听闻陛下确实有此嗜好,不过陛下似乎也爱西洋酒,就像这夏天时,就喜欢喝习于西洋的啤酒,似乎对葡萄酒也有偏爱。”

其实,在中原人墨客往往不喜欢烈酒,只有北方的贩夫走卒,喜好烈酒,而烈酒又是士大夫向来不喜的。相比于烈酒,他们更喜欢黄酒、米酒。

“那是因为今上不屑于与他人为伍。”

微微一笑,朱慈烛的唇角一扬,冷嘲道。

“至少不愿与寻常士大夫为伍,咱们这个陛下,与大明十几代皇上之中,可以说是上是个异数,他虽是皇家血脉,可却与高皇帝一般,起于草莽,行事似高皇帝一般果决,又似武宗一般任意而为,从其登极以来,废宦官、废科举、定新制,又到现在的分封夷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能想到的,于这样特异独行的陛下面前”

长叹口气,朱慈烛摇头叹道。

“本王宁愿做一个逍遥王,也不愿变成另一个汉王。”

朱慈烛是一个聪明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极为聪明,也正因如此,他才觉得自己已经猜透了陛下的心思。

分封夷地,以为诸夏,抚以蛮夷,归属华夏。

这十六个字看似让人热血沸腾,看似让所有的宗藩无不是为之欢呼、为之雀跃,可是他们那里看得出,今上可不会满足于一个形同虚设的“天子”,有了周天子之后,是不需要再有一个明天子了,即便是需要,那也是普天之下的天子!

“大王的意思是,今上是想籍此”

籍此什么?

消藩?

开什么玩笑,现在的各藩还有什么可削的?

这些个宗室,若是没有陛下发的俸禄,甚至就是连生计都不能维持,至于那些被削国的宗室,百亩田、百两银,如此便轻而易举的打发了,顶多也就是让他们衣食无忧。

什么亲亲之谊,也不过就是高皇帝在那里说说。

成祖若是顾忌这么多,又岂会夺了建的天下?宣宗若是顾得了这些,又岂会诛汉王全家。

于皇权面前,什么亲亲之宜,不过只是笑话罢了。

算起来,今上倒也还算仁义。

看到方仕东不说话,似乎不知应该说什么,品了一口酒,入口的烈酒,有一种烧灼的感觉,这让朱慈烛怎么也想不明白,陛下为何喜欢喝烈酒,难道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分封夷地,以为诸夏,”

念叨完这一句之后,朱慈烛又继续说道。

“抚以蛮夷,归属华夏。”

分成两段说出这十六个字,让原本似有些迷惑不解的方仕东瞬间像是想通了什么似的,他睁大眼睛看着大王,好一会才开口说道。

“大王,您是说,是说”

“这天下人啊,只看到了以为诸夏,可是又有几个人看到了归属华夏啊!”

这么一声感叹之后,朱慈烛站起身来,摇摇晃晃的走到了门外,不顾身后方仕东惊愕模样,他只是手担着酒壶,醉意正酣的喃道。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52章 奇货(第二更,求支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正如曹操当年所言,许是这世上,就只有杜康,才能解忧了。但,那也只是麻痹一时罢了。
首节 上一节 1163/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