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212节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东北会新增加几百万人。”

对于东北的情况,朱明忠早已全部记在了他的心中。

“可以说,通过三十五万退役官兵和战俘移民,已经让东北的人口发展进入到了良性循环之中,这三十五万人,一年就可以繁衍五十万下一代,十八年后,他们长大之后,每年就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出生,最多五十年,东北的人口就会突破两千万,现在在移民的问题上东北已经和四年前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方以智听后没有做声,而是在心里在盘算着陛下的这番话:他确实忽视了这一点,只看到眼下的数字,而没有看到将来下一代的自然繁衍。正像陛下说的那样,这几年新生的一百多万儿童,在十八年后,就会在东北繁衍下一代,几十年后,东北的人口确实会突破数千万!

沉吟半晌后,想到另一个问题,方以智决定先听听陛下的意见。

“陛下,在东北,现在还有一问题就是,朝鲜移民大量涌入,毕竟朝鲜地窄而民贫,自当年陛下北伐大量使用朝鲜民夫之后,战后朝鲜民夫纷纷卖身于东北定居勋士之家为奴,无不是携基妻儿子女投奔主家,这几年又有大量朝鲜百姓越江投奔亲友,现在于东北的朝鲜人,几乎不下五十万,臣担心,他们将来会成为我大明的隐患”

曾经在后世目睹过欧洲的“子宫征服”所带来的乱相的朱明忠,对于方以智的这个想法并不感到奇怪,甚至可以说,颇为佩服,毕竟,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政治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欧洲人不等到吃不到猪肉的时候,都意识到不到这个问题,或者说,他们都会选择无视这个问题。

只不过关于朝鲜人的这件事,朱明忠早有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很早之前,他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心中对此也是早有打算了,于是便直接问道。

“方爱卿,你告诉过,那些朝鲜移民进入东北后,都干什么?”

方以知连忙回答道。

“回禀陛下,都是寄居于主家为家奴,因为我大明已经取消人头税,所以,倒也没有寄奴免税之说,而且家奴也需要服徭役,主家皆不敢藏私,毕竟一经发现,是要剥夺他们的产业的,他们自然不会藏奴。”

“哦,原来都是给我们勋士家里当家奴啊。”

朱明忠感叹着,这样的朝鲜人才是好的朝鲜人啊,知道自己的身份。

“确实,这全赖陛下开恩,当年许朝鲜劳夫自卖入勋士家中为奴,若不然,恐怕那些勋士连自己的几百亩地都种不了!”

方以治立即恭维道。

“臣于天下游历,见过太多的人事,也曾遍读史书,但是像东北这样不过区区数年,便从一片荒凉,变成今天这般富庶的,可谓是仅此一例,尤其那些勋士之家,家往往有数百亩良田,又有家奴两三人,良田一半种粮,一半放羊、养牛,那些朝鲜家奴,男子为其下田种粮,女子伺候主人,孩子为其放羊,如此才有今天薄弱的富庶,这一切,可全都是当年陛下所赐。”

“这话倒也不虚!”

朱明忠颇为受用的说道。

如果说,全天下,那里的人最感激他,恐怕就是天下的勋士了,尤其是东北,那些个地主,一个个小日子过去那是一个滋润。而之所以能如此,都是因为他赐予的。

“过去军中退役,往往愿意回关内,但是现在,他们却愿意去东北,知道为什么吗?”

“白天骑马打,晚上朝鲜婢侍寝。”

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后反问道。

“这样的日子,谁不愿意过?”

别说这样的日子对于普通的官兵充满了吸引力,就是对于许多官员,也是充满了诱惑,不少人之所以愿意到东北任官,是因为到东北任官可以得到“职田”,尽管那块职田要等到将来他们致仕之后才能派上用场,可是千亩良田确实对很多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要关内限田的情况下,那些土地自然是诱惑十足。

不过,职田很快就会被取消,因为东北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偏远之地,需要用职田去诱惑官员主动前往东北任职。

“既然朝鲜美婢尽入我怀,又何虑之有?”

第90章 无忧(第二更,求支持)

既然朝鲜美婢尽入我怀,又何虑之有?

如此反问一句之后,朱明忠看着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方以智问道。

“朝鲜人于东北,皆为我勋士之家的家奴对不对?”

“是。”

方以智连忙回答道。

“皆为我勋士之家奴,毕竟,土地官有,私垦者没其产,流其人。”

“官山海”的法令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天下的土地杜绝了私垦,让官府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当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比如百姓不无积极开垦,这样会造成田赋的减少,而大明则通过出租官田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相比于收取三成的田租,田赋几乎是不值一提的。

“所以,他们就是奴婢,是我汉人的奴婢,男人为我耕地,女子为我暖床!”

提及暖床时,朱明忠的脸上带着些笑容。

“他们现在说的是汉话的,将来其子女说的也是汉话,作为奴婢的他们,渴望得到主人的赏识,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成为主人的通房丫头,都已经是天下的赏赐了,若是能嫁给主人,那更多是无上的荣耀,其子为奴,女为妾,几十年后,又何岂分你我?既然如此,又有何虑。”

根本就不需要有任何顾虑,因为对于那些为奴的朝鲜人来说,他们会主动的抛弃自己的朝鲜人的身份,一切向主子靠拢,就像满清的包衣奴才一样,不过只是短短几十年,便无不以身为奴才为荣,无不以能为主子暖床填房为荣。家奴与奴才相同,甚至就人身依附关系上来说,现在的东北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

“所以,无论朝鲜移民来多少,都不需要担心,只需要把握好一点,就是不能让他们直接拥有土地,甚至不能让他们直接经商,让他们来到了中国,只能做为家奴寄居在主人家中,让他们世代为主人的家奴,为其种田,甚至为其生儿育女!”

有些懒洋洋的往后靠了一下,朱明忠又强调道。

“当然,也要保护他们,不能让主家任意伤害他们,毕竟,我们是明人,没有了家奴,谁为他们耕地,侍候他们?况且,如果任意伤害他们的话,朝鲜人又岂会主动前来投奔我大明?”

“陛下,朝鲜百姓地位低下,尤其是其贱民,更是几乎不能为人,即便是白丁,也是倍受歧视,所以他们才愿意来我大明甘愿为勋士家奴,虽名为家奴,实则为佃农、为家仆,于东北勋士之家,待家奴也是极为丰厚,男丁每月给粮三斗,女眷儿童给粮两斗半,而且每月还有赏钱百,逢年过节的时候,另有恩赏,这样的待遇,别说是在朝鲜,就是在江南也是颇为丰厚的”

“我汉人素来都是待人以宽,卑劣之徒不过只是少数,不过要防微杜渐,毕竟,现在他们之所以待家奴好,是因为离不开他们,而且家奴数量有限,若是家奴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到时候,也就任意打骂了。不过,就暂时来说,这还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未来十几年,退役官兵还是要往东北安置的,他们也是需要家奴的。”

随后,朱明忠又特意吩咐他,要让那些家奴子,也要到学识字。

“变夷为夏,关键就是教育,不要说家奴子,就永远是家奴,也要给他们上升的渠道,让他们知道,大明没有排斥他们,当然,也要让他们不能忘记主人家的提携。”
首节 上一节 1212/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