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236节


就连官府当年在清河办的纱厂,也不得不迁往扬州等地,甚至就连中都的兵工厂,听说也有意南迁到扬州,与扬州兵工厂合并。

之所以迁移,就是因为水!因为黄河会结冰,因为每年有几个月的冻封期。

现在有了蒸汽机。

这一切都会被改变!

“不但可以用的纱厂,还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工厂取代水力”

听着陛下的自言自语,黄宗羲有些诧异的问道。

“真,真的有这么多用途?”

“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尽管这么说有些夸张,但朱明忠知道,这种只是稍微夸张了一点罢了,毕竟也有蒸汽飞机,蒸汽地铁。

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后,朱明忠扭头对黄宗羲嘱咐道。

“恩,过一会,让他留下来给我做一个详尽的报告吧。”

既然蒸汽机已经被发明了出来,那么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对它进行改进,而这恰恰是朱明忠所擅长的,本身就是工科生的他,对于蒸汽机虽然陌生,但对它的原理并不陌生,对眼前的这台原始的蒸汽机的不足,自然也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进一步改进,也许一两年后,成熟的蒸汽机,就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到时候,大明就能够进入蒸汽时代,甚至就连同一直制约着大明电报线路的电力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蒸汽动力的发电机、甚至电灯

在这一瞬间,朱明忠对未来不禁充满了期望,他期待着这一切,或许,这一切太过超前了,但是谁知道呢?

“是。”

黄宗羲看着台上的孙中岳,特意轻声提醒道。

“陛下,此生是东北总督方以智的侄子,他的母亲是方以智的妹妹,其父是监军副使孙临。孙临与清军战死,其母几度投水、绝食不死,于是便抱子行万里归家,守志养育遗孤,前几年,陛下曾赏其诰命。”

“哦?是孙定的儿子,没想到居然是忠良之后。”

其实对于孙临这个隆武朝的官员,朱明忠并不熟悉,只是知道他是方以智的妹夫,于杨骢一同守浙闽间的仙霞关,后来与与杨骢全家同日殉难于浦城。甚至隆武朝都没有来得急给他谥号,至于永历朝也把他给遗忘了,直到方以智呈请之后,四年前,朱明忠才追谥谥号“定”,固然其中有方以智的关系,但同期追谥的官武将不下千人,可能记住的不过区区数人,现在他们都奉祀于忠烈祠。

“其父是我大明的忠良,他又能取得了这样的成果,很好!很好”

看着在那里侃侃而谈的孙中岳,朱明忠又对黄宗羲说道。

“实在值得嘉奖!”

确实是值得嘉奖!

只不过,这个时候并没有人注意到朱明忠,除了少数几个面带惊色的教授认出了陛下之外,大多数人都不曾见过他,而且他们现在的注意也都在蒸汽机上,而其中不少人更是热情地于对孙中岳说道。

“孙公子的蒸汽机当真是巧夺天工,当真可谓是神器。他日此器若是能制成,吾等必当踊跃购置,若是孙公子能将此蒸汽机用于纺纱机上,相信世人皆将尽得蒸汽机之便”

看着被商人们簇拥着的孙中岳,朱明忠的心情顿时变得更加舒畅起来,从那些商人的表现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于蒸汽机充满了兴趣,不仅仅只是兴趣,他们看到了蒸汽机中所蕴藏着的力量,他们非但没有排斥这种机器,甚至还主动的提出希望蒸汽机尽快投入使用,并且扩大使用的范围,这表明,这些商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他们将会是新技术的推动者。

颔首微笑着,朱明忠看着那台蒸汽机的模样时,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起来,这一刻,他看到了未来,未来是属于中国的,至于英格兰让他见鬼去吧!

第109章 密使(第一更,求支持)

1667年的英国,无疑正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不仅仅是他们与荷兰人之间的战争处于劣势,而是接连不断的打击一直像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似的,笼罩着英格兰,去年伦敦爆发大规模的黑死病,英王查理二世连忙带同家人和宫廷逃到牛津郡避难。当时伦敦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商业活动陷入瘫痪状态,因为富商们和各行各业的职人都已经纷纷撤离;只有少数品格高尚的牧师、医生和药剂师愿意留下来,在疫症肆虐的整个夏天里协助其他民众生活。

就在黑死病的疫情与伦敦趋于好转的时候,去年9月2日的伦敦大火摧毁了伦敦市中心的大部分地方,持续了4日4夜的漫天大火连伦敦地标圣保罗大教堂也烧掉。

一场大火之后,鼠疫疫情亦告彻底消失。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大火造成了大约1000万英镑的经济损失。当时伦敦市的年收入是12000英镑,理论上说,灾难损失需要800年才能弥补。

火灾后,超过1万人无家可归。许多难民临时居住到穆尔菲尔德的棚屋中,或在他们烧毁的房屋旁建造个简陋小屋。

瘟疫、大火以及军事上的失利,使得英格兰已经无力再战,所以从1667年1月开始,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而荷兰方面的和谈欲求并未如英格兰那样强烈,国内对于“霍尔姆斯篝火”事件的复仇情绪依旧高涨,和谈根本无从谈起。

也正因如此,当明国与荷兰发生冲突,并占领了荷属东印度以及好望角等荷兰殖民地的消息传到英格兰后,立即让风雨飘摇中的英格兰看到了一线希望,甚至在伦敦、在英格兰的许多报纸上,都信誓旦旦的说道着英格兰正在与大明谈判,大明将会派出他们的舰队前来增援,诸如此类的消息与大明使节抵达欧洲的消息互相印证着,当大明的使团出现在西班牙以及法兰西的宫廷中的时候,所有的英格兰人都相信大明的使团很快就会来到伦敦,然后两国会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接下来庞大的大明舰队就会从好望角驶往英格兰,然后他们会向荷兰发起进攻。

荷兰人与大明相比就像是婴儿一般的弱小!

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这或许是连串的坏消息之中,难得的好消息了,只是这个消息,似乎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印证,现在,大明的使团仍然在法兰西的宫廷之中,向路易十四和法兰西介绍着大明,像欧洲展示着那个宛如天堂般的国度,相比于大明的气定神闲,英格兰驻法兰西的使节却显得有些焦切,他们甚至多次私下与大明的特使进行接触,更是多次邀请其访问英格兰。

也正是在这一情况下,作为副使的熊赐履秘密的乘船越过英吉利海峡,来到了伦敦。

1667年的伦敦是什么模样?

对于曾经的伦敦是什么模样,熊赐履并不清楚,但是现在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片废墟,在废墟之中到处都是临时搭建的木棚,垃圾遍地,城市里到处都是粪便的气息,臭气熏天。作为第一个抵达伦敦的大明官方使节,熊赐履能够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着这座城市。

“伦敦的人口据说已经达到了五十万,实际上应该在四十万左右。家庭数约为十万。这里的道路没有一条可以与中都相比,甚至无法与大明普通的府城相比,街道是十分狭窄。这种道路还是原始的状态从不修缮所以坑坑洼洼的行走困难”

“往来之人与巴黎人一样不爱整洁,和传闻中一样,在无论是在巴黎人或是伦敦人他们都在路上随处大小便,臭气熏天。不过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不怎么当回事情。小便到处流可以到河里,或者倒到水池里。走路一不小心的话就会踩到地板就是他们的厕所,拉完以后用铲子往墙角一铲,就算了事。况且他们平时都被体臭味给熏惯了,自然对近在咫尺的粪便尿水觉得无所谓。”

“虽然他们看上去衣冠齐整、快乐,但他们非常无礼和粗鲁。在他们离开时,所有的地方,烟囱里、书房里、卧室里、地窖里,到处都是粪便。”

作为副使的熊赐履如实的记录着他所看到的一切,每天晚上,他会用笔记下白天看到的一切,在回国之后,他的笔记也许会公开,会成为国人了解欧洲的第一手资料,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尽量记录下一切。

“这些欧洲人甚至比南洋的土人还要更加不讲卫生,就连皇宫和贵族府邸里也没有厕所,最多弄一个木头马桶于是,大家便在壁炉、门后、墙上和阳台上随地大小便。宫中甬道的每块石头上、宏伟的迎宾台阶上到处是大小便欧洲的城市,大多数确实都是这样很脏很臭,所以人们总是喜欢边走边拿一束薰衣草”
首节 上一节 1236/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