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294节


张友光这么说着的时候,朱慈焕看了一眼他,尽管知道他说的在理,可是他的心里却暗自嘀咕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你家大王的身份和其它人不同啊。”

这天下谁不知道,桂王是永历的太子,这个身份摆在那里,即便是有千百个理由派出援军,可这一个理由,就可以让其它各国顾虑重重了。毕竟,身份在那里摆着,甚至国内不也有人说嘛,之所以分封宗室,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桂王,是为了让桂王远离中原。

当然,这也就是私下里一想,没有人敢说出来,说出来那可是“大不敬”,或许,现在大明不像过去那样,皇上可以一言杀人,而是要遵守法度,可是一个“大不敬”的罪名扣下来,那可是重则杀头抄家流九族,轻则流徒黑河的。

就在吕安想要开口为大王拒绝时,统帅秦国一万五千国兵的大将军李云杰,手持笏板出列说道。

“大王,臣以为桂使所言甚是,我秦国与桂国近在咫尺,可谓是唇亡齿寒,今日桂国遭此劫难,若是我秦国不发兵救援,非但会令桂国军民大失所望,诸国以及天人又会如何看待我等,桂国亲呢为我诸夏,今日遭夷寇围城,欲灭其国,我秦国理应发举国之兵救援,以卫我诸夏社稷于不失”

李云杰的建议让朱慈焕的心头忍不住一惊,他诧异的看着这位平素不参与政事的大将军。在秦国的国朝中,他的身份最为特殊,因为他曾是陛下的侍从,是侍从队长,现在他是秦国的大将军,主掌秦国兵马大权。

见所有人的目光投在自己的身上,李云杰把眼帘微垂,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如果秦国坐视桂国国灭,非但会给朝廷带来麻烦,而是也会有损陛下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出兵,符合秦国的利益。

见众人似乎还难以决断,李云杰又一次行揖道。

“大王,臣以为,马打蓝为诸岛夷中最强者,一直为我国之腹患,而此次正是我国彻底解决隐患的最好时机,此次为攻打桂国马打蓝发兵16万人,可谓是尽举国内男丁,其国内兵力空虚,只余些许老弱妇孺,若是我秦国发兵其都城,必可围魏救赵,解桂国之围,且一但马打蓝国都失守,阿芒古拉特麾下诸城城主必定会纷纷撤回其国兵,如此敌军必定可不败自溃,然后再发王命,令各城不得收留阿芒古拉特,否则必灭其城,诛其国,纵是番夷流亡于荒野,也必将是死路一条”

作为军人的李云杰,并不是被派到秦国监视秦王,他本身就是明军的高层将领,陛下在为秦国选择将领时,考虑良久,才选择了他,因为信任,陛下相信他能够稳定秦国的局势。

“朕那个弟弟,便是做守成之君已经是有些勉强,至于拓业之君,哎,朕只能靠爱卿了”

陛下当年的叮嘱再一次于李云杰的耳边响起,他再次行揖道。

““尊王攘夷”实是诸夏立国之根本,请大王发兵救援桂国!”

又一次,面对李云杰的请求,朱慈焕立即点头说道。

“大将军所言极是,只是”

朱慈焕犹豫的原因是因为桂国国王的身份,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原本倾向于支持吕安的魏象枢,这位秦国国相,立即出言说道。

“大王,臣以为大将军此议甚好!若此事能成,非但可以趁此机会除马打蓝之患,更可将马打蓝诸城吞并归属我国,令其不至再起祸乱。”

身为国相的魏象枢,自从随秦王就国以来,也是兢兢业业,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尽管国主是个守成之君,但这个“成”,也要有才行,而魏象枢就是要建成这个“成”。

之前,他支持吕安,是因为吕安的建议最稳妥,对秦国最有利,而且不会引起朝廷不满,但是现在李云杰的建议,让魏象枢看到了机会,看到了秦国扩张的机会,身为国相的魏象枢,自然不甘心于一城之相,他要做一国之相,这才是他远走南洋之后的愿望。

马打蓝国人丁不下百万,如果此战之后,秦国能吞并马打蓝,必定可摇身一变,成为诸夏中的百万大国,到那时,他魏象枢之名,也能够重新传入大明士林,为大明士子仰慕。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秦国众所周知,李云杰的身份特殊,他是陛下钦点的秦国大将军,这出兵救援的意见是他拿出来的,既然是将来陛下有所不满,那也是李云杰的问题。

大王、朝臣都已经表示反对过了,现在陛下的无名“钦差”作了决定,他们自然不会,也不能反对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至于原本不主张发兵的吕安,同样也看到了机会,不仅仅是秦国扩张的机会,也是吕安扩大生意的机会,或许,名义上吕安将生意交予家中,可实际上,他仍然遥控着生意。

“大王,臣以为,这发兵之后,必须予马打蓝土酋以严惩,除酋首当诛之外。各城城市,必需将其所发之兵之半交予国朝,入官为奴,如此,既可用于奖励有功将士,又可削弱各城实力,如果有机会的话,亦可趁机灭掉几城,弱野强国,方才是诸夏立国之道。”

吕安永远都是一个生意人,这一点,他永远都不会改变。即便是在这场战争中,他仍然看到了机会奴婢,数以万计的奴婢,这正是秦国所需要,当然也是吕家的生意所需要,而且他也没有忘记桂国。

“况且,桂国国遭此劫难之后,亦需要补偿,非如此,不能让令其引以为戒!”

如果说之前张友光还在那里担心着秦国会不会出兵,但是现在三位重臣的表态,已经让他长松了口气,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出兵一事了,只不过相比应的又多了一重担心秦国要趁机吞并马打蓝,这件事,对于桂国来说,并不是好事,但眼下,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目前的这一关闯过去再说,桂国若是被马打蓝人灭了,说其它的就没有意思,至于将来,即便是不能往马打蓝扩张,桂国也可以往其它地方扩张。毕竟南洋这么大,还没有封国的地方又岂止一地,此地不行,还可以往其它地方去。

“临平君念我桂国,我桂国主臣无不感激,只是兵贵神速,还请秦国早日发兵相助,我桂国上下必定感激国主再生之德!”

在嘴上表示着感激的同时,张友光突然又有些担心了,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此战之后,秦国必定会成为诸夏第一大国,而与其彼邻的桂国呢?

将来又该如何?

第156章 援军(第一更,求支持)

对于随同秦国国王一同就国来到爪哇,来到新安的移民来说,土人是无所不在的,尽管大明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曾让南洋的土人体会到大明的强大,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秦国仍然是冒然闯入此时的入侵者。

从他们在三宝垄附近修筑新安城,从秦王按照官职高底向秦国军民分配土地的那天开始,与土人的冲突就变得不可避免了,尽管无率是苏丹或是最高苏丹,都因畏惧大明,而不敢袭扰秦国,但是仍然有许多土人自发性的袭击秦国军民,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的那些拓荒者来说,土人就是最大的威胁。

与桂国以市集为据点不同的,秦国的村落往往就是一个简易的“山寨”,围着寨子除了用木墙树起一道围墙之外,还会挖出简易的护城河将寨子围绕起来。每当土人袭击的的时候,他们每进攻一个村落就必须要像攻城一样进攻。除了增加了他们的进攻难度外,村子里的钟楼还会发出警报,附近的村子在接到警报后,就会立即集合他们的兵丁,集结增援遭到袭击的村落。

或许秦国的国主是守成之君,但是凭借着这种看似保守的“守成”,却也让秦国成了一个土人咬上一口都会崩掉牙的铜碗豆。而这个铜碗豆最引以为傲,恐怕就是其国兵的动员速度。

秦国的动员体制是李云杰建立的,是一套通过钟声的节奏发出的命令,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也是以钟声的传播距离为限。

当钟声响起的时候,温家裕还正在田里干活的,尽管当初在宁波码头,他被骗了,他机缘巧合下,他还是被国相留了下来,成为了秦国兵卒,和其它的兵卒一样,抵达秦国后,他分到了100亩水田,只不过,这水田说是水田,实际上就是一片只多不少的土地,这块土地需要他去开垦。

和许多人一样,温家裕一直希望能拥有更多的奴婢,然后驱赶着奴婢为他种地,只不过,奴婢的价格不便宜,所谓的“封田赐奴”,其实,也就是说说罢了。田是荒地,奴,要么用军功去换,要么就是自己去抢。

他有一个奴婢,但并不是军功换来的,而是和战友们进入附近的雨林抢来的“野人”,那次虽然只抢来了三十几个“野人”,可温家裕还是分到了一个奴婢一个只有十一岁小孩。

“主人,钟,钟响了。”

听着钟声的温五急忙对温家裕禀报道。温五就是他的奴婢,但并不是当初掠来的那个,而是在人市上换来的,年龄更小只有九岁,可却极为驯服,完全没有丝毫野性。

“温五,这阵子,家里就交给我了,可不要偷懒,要不然,等我回来了,可不会轻饶你!”

尽管为自家的奴婢起了一个温五的名字,但是温家裕的语气仍然显得极为严厉,这是在长官们告诉他的,对待这些人要先让他们畏惧,然后才能略施恩惠,要是一味施以恩惠,只会让他们反噬。
首节 上一节 1294/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