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354节


养父的这番“大不敬”的言语落在章载的耳中,让他惊诧的同时,又反问道。

“那么以的父亲看来,应该如何才能解民怨?”

“非公天下不可!”

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似惊雷一般,在章载的耳边炸响,他惊诧的看着父亲。

“公天下?若是公天下,那置皇帝于何处?”

置皇帝于何处?

面对儿子的发问,王夫之答道。

“所谓“君权神授”不过只是董仲舒之汉之伪儒所杜撰,所谓天子不过只是欺民之言,但天之使人必有君,此是人之公也,但自秦汉以来帝国皆是富贵权力擅于一人,以天下为一姓之私,自然是有违大公。且正因为以天下私于一人,一姓,往往是因为上之自为正也无德,其导也无教,因上,对这种无大公之德的暴君、暗主,完全可禅、可继、可革,应由圣君、贤主替代,如宋时若是岳飞若是能灭金,因而篡宋,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嗡”的一声,几乎是在听到“可禅、可继、可革”这六个字的时候,章载只觉得一阵目眩,他只觉得后背涌出一股冷汗,瞠目结舌的看着养父,他很难想象养父是怎么如此大胆,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随后他的话锋一转,看着章载说道。

“譬如今上,若今上并非是烈皇之后,且永历亦未遭李逆毒害,那么以今上驱逐鞑虏之功,即便是登极大宝,我等又焉会拒之?”

“父、父亲”

瞠目结舌的看着父亲,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的章载看着他,好一会才开口说道。

“父亲,你可知道,这,这些话若是传出去的话,”

传出去的话,会引起什么样的麻烦?章载并不知道,但是他可以想象,这番话传出去,会在大明引起什么样的震动,甚至就连陛下,亦有可能会雷霆大怒。

“传出去?”

王夫之看着章载,然后用平静的语气说道。

“其实为父已经将章寄予陛下了!”

第202章 开明(第二更,求支持)

远在湖南长沙的王夫之并不知道,他的一封信在中都掀起了什么样的波澜,尽管是给陛下的私信,但是对于身为皇帝的朱明忠而言,在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仍然还是选择了把这封信公开于内阁。

“不管何姓、何人为天子,都必须从三个方面来限制他们的权力”

宁云婷的温婉的话声在房间里回响着,尽管她的话声音不大,但是这些话语仍然似一道惊雷般,震得众人无不是瞠目结舌,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其一为公爵禄,天子不应有私授天子不应该县爵禄以贸天下之归爵赏者,人君驭下之柄,而非但以驭下也。即以正位而凝命也人苟一于大伦之际有私爱而任私恩,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鲜不违道而开败国亡家之隙。治天下者要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要以公天下为心,扶进人才于君子之途为道”

作为首辅的顾炎武在听到王夫之于于中所说的时候,他的眼帘微垂,他与王夫之也曾有过交集,而且关系极深,在很多观点上,两人都是一至的,但是现在,这些话却是他不敢说的。

人总需要向现实妥协,作为大明的首辅,他知道这些言语是何等的大逆不道,身为人臣,他必须要维持大明的秩序,维持大明的体统,至于其它,都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

至少现在,他不会去考虑这一切,也许将来,等到致仕之后,他会发表类似的章以及观点,但是现在,他不能说这些话,做这些事。

“历代天子分封宗室、卿禄世袭,此为国之弊唐宗室之英,相者、将者、牧方州守望郡者,臻臻并起,而耻以纵裤自居如此大公行而私恩亦遂天子私授爵赏,财后患无穷汉封宗室,晋封同姓,结果是七国谋反,八王作乱至我皇明,皇帝独揽大权,私授爵赏、官职,造成政治腐败不堪收拾,终致国破家亡”

“陛下!”

不等宁云婷继续说下去,杜立德便立即大声说道。

“此为妄议!请陛下下旨,治其“大不敬”!”

“臣附议!”

大不敬!

罪无可赦!

只要中旨一出,王夫之就会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甚至这个大不敬还是一个笼统的罪名,只要涉及到皇家,汲及到宗室,皆可制以“大不敬”,而且如何理解,那是下旨者自行理解,大明的司法系统只能选择服从。

这是大明司法体系中最大的漏洞,也是皇帝最大的权力,一言定生,一言定死,靠的就是这个“大不敬”,这是朱明忠给自己留的漏洞,也是符合时代精神的。

在内阁的请旨中,朱明忠却面无表情的说道。

“说下去!”

与其它人不同,对于来自21世纪的他来说,这些话谈不上什么大不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化的发展,人们势必开始会产生这种心态,而在历史上,这进化过程却被野蛮人的入侵打破了。

现在,对于王夫之的这一观点,与其他人的惊怒不同,朱明忠更多的是惊讶,惊讶于王夫之观点的领先。

“臣遵旨。”

宁云婷继续念道。

“凡贪恋爵禄者或钻营获得爵赏者,鲜有好下场,李斯,霍光或则身欲斧锥,或则殄灭子孙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朝廷理应广泛吸收贤而秀者参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朱明忠依然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朝廷理应广泛吸收贤而秀者参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

这句话说的不错!
首节 上一节 1354/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