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37节


嘴上轻语着,朱明忠朝着前方望去,应该快到南京了吧

南京,此时在这被满清易名为“江宁”的城中尽是一片风雨飘摇,在郑成功兵临城下的10多天,江宁城内可谓是空气紧张。面对汉城中的数十万百姓身为八旗统领的喀喀木担心城中的这几十万汉人百姓可能为为郑成功充当内应,原本想要大开杀戒,从而以绝后患。若不是因为担心一但城破,到时候杀了几十万百姓后,会遭到郑军的报复,到时候令其屠尽满城,经两江总督郎廷佐一再劝阻,喀喀木这才打消了这个疯狂的念头,从而也使得江宁也避免了屠城惨剧。

不过尽管如此,为确保城中百姓不至于为郑成功内应,郎廷佐仍然下令,江宁城中百姓每天只有在巳时才能外出,其它时间外出,一率杀无赦,也正因如此,这城中的百姓才是家家户户紧闭门窗,连鸡鸣狗吠的声音都听不到,而这城中一片肃杀死寂。尽管郎廷佐命令城中的粮商不得屯积,必须售粮,但城内的粮价仍然不断飞涨。而且因为官兵多次捕杀那些在巳时外的城出门的百姓,以至于城中的百姓们根本就不敢出门买米,甚至不断有人因此而饿死在家中。

相比于汉城的死气沉沉,在过去的皇城所在的满城,这会同样也是气氛紧张,尽管这城中原本有四千多驻防八旗兵,但在镇江之战后,这些八旗兵几乎无人生还,也正因如此,这满城之中,可以说是家家戴孝,即便如此,因为军情紧张,这满城中尚未成年的少年,甚至于妇人,都要拿起刀枪,上城协助守城,对于只有一万多守军的南京来说,可即便是在放弃了外城的情况汇报下,南京的内城城墙仍然委实太长,除了郑军扎营的城头上驻有大军防守,大多数城头,根本就是空无人一人,即便是有人,不定也是扎出来的糊弄人的草人。

不过,虽说看似放弃外城,但是在发现郑军并没有屯后于外城的东面和南面之后,仍然向东面和南面几处外城门处,布置了些许兵丁,以作为警戒,当然更重要的是接应援军,避免援军进入被放弃后完全焚毁的外城,不知往何处去从而误闯入郑军驻防之地。不过在这样外城门里防守的不过只是些满城中的少年,不过相比于大人,这些少年,虽是年少,但一个个却极为认真。天近正午的时候,城垛口一个持枪的少年,看着远处的时候,双眼先是眯成缝,似乎是在观察着什么,突然他的眼前一亮,顿时激动大声喊道。

“援军来了!”

第122章 诈城(求推荐、求收藏)

援军来了!

几乎是第一时间,这个消息就从城门一直传到了江南总督府中,而此时的江南总督府内正是一片庆贺之声,在宴安的花厅之中更是杯觥交错,一番好不热闹的模样。

“张将军能星夜驰援数百里,与今日抵达,实是来之不易,本督一定会在折子上为张将军大书一笔。”

郎廷佐举杯对着张国俊这位金山营参将说道,虽说他远在金山,但也就是在今天,他领着一千多马步兵抵达了南京,对于手头不过只有万多人马的郎廷佐来说,这路援军虽是不多,可毕竟是南京围城以来,进城的规模最大的一路援军。

“都是靠总督大人的缓兵之计,海寇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只要徐徐图之,此役还有何患!”

目下戴罪于督前报效的操江巡抚朱衣助跟着附和着,他一来是在拍着郎廷佐的马屁,二来也是在提醒着这位江南总督,这缓兵之计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郑成功恐怕早就攻城了。

“哈哈!朱大人的功劳,我也会记上的。”

看着朱衣助,郎廷佐很是高兴地说道。

“来!大家满上!”

满上的酒又一次干掉了,对于郎廷佐而言,现在随着一路路援军的抵达,很快这南京便不再像过去那般危如累卵了。

“大人,卑职以为,待到援军抵达南京之后,即可直接向海贼发起攻击,卑职发现那海贼虽长于水战但却不善陆战,他们虽屯兵于各城门,然后其营垒分散,且未筑垒墙,每门营垒少则不过数百人,多则亦不过数千人,若我集中一门,想来可以杀海贼一个措手不及”

张国俊说话显得很是谨慎,但仍见出他的得意,能日夜兼程赶到南京,本就是大功一件,而在他来到南京之后,立即发现郑逆部署的漏洞,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功。

“张将军神勇,但是目下所谋,是守城为上,虽说现在攻其不备足以延后其攻城步骤,但如此,势必会激其反应,待更多援军到达,再作计较。”

对于深信守住南京就是大功一件的郎廷佐来说,他几乎立即表示了反对,现在他手头的兵力不足,又如何敢去冒险。尽管他的计划中同样有绝地反击的计划。

“大人明鉴,以卑职来看,郑军虽众,但是能披甲作战的士兵,应不足三万,而且陆地上冲锋突驰,确为我大清劲旅之长。”

在领兵来到江宁之后,张国俊也细心观察郑军的状况,虽说总督大人反对,但是他仍然继续说道。

“这江南城墙高险,长百二十里之距。如此才使得海寇欲围城而不得,虽是半围,却仍然散得极广,我军由若是南侧登上白土山幕府山,顺着山势向下冲杀,以先声夺人之势威吓,同时再于仪凤门开炮放火,再遣一队绕道护城河,至大桥头夹袭,如此定可把海寇逼向江边。”

“可是遇上手持斩马刀的铁人队,又该如何对付?我亲眼见识过其威力。”

管效忠几乎是立即提及他的担心,毕竟在银山,他已经被铁人队吓丧了胆,数千铁人队,轻易歼灭了他所率领的八旗马步队。

“装上钩锁的夹连棒,足以破之!”

张国俊胸有成竹地说道:

“即使我方未获全胜,也能让海寇付出代价,届时可焚毁其攻城器材,那些海贼远道而来,想要再补充攻城用的器材,至少需要十几天的功夫,届时各路援军已达,江宁自然无虑。”

郎廷佐见张国俊求战立功的态度坚决,又念及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实无其他良策,现在这家伙自告奋勇,若是他胜了,他当然有定策统御之功。即使是他败了,也不过只是张国俊本人轻敌冒进,于己无损。

就在郎廷佐故作沉吟准备答应他的建议时,那边却有传令兵急急的跑来秉告道。

“大人,苏松总督梁化凤领兵六千,正在麒麟门外,等待进城!”

“什么梁翀天居然这么快也到了,好,好”

郎廷佐连声叫着好,在他正要下令开门令其进来时,只听着管效忠说道。

“大人,小心有诈!”

这古往今来,扮成援军夺城的可不是一桩两件,他这么一提醒,一旁边的朱衣助则于一旁说道,

“大人,卑职与梁翀天以及苏松镇多名参将把总倒也有过数面之缘,若不然卑职便到城上看看,若是他们,再放其进城不迟!”

两人这么一劝,郎廷佐自然不会表示反对,于是便起身对朱衣助说道。

“如此,便有劳了!”

出内城通济门到外城麒麟门,纵是骑着快马,也要半柱香的时间,待到朱衣助到了麒麟门的时候,立即隐约的听到了从城外传来的嚷骂声。

“怎么回事?”

人未上城,朱衣助便问到守门的清军。

“大人,小的们说,没有总督大人的命令,是万不能开门的,这些混帐便在城下骂了起来”

那守门的清军连忙辩解道。

“他,他们还说,若是再不开门,便自己个攻进来,到时候洗了这南京城”
首节 上一节 137/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