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475节


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朱明忠的手一用力,便把满面羞红的她拉到自己的怀中,片刻后在衣帛松解声中,在这间御书房内,又响起了一阵阵女子的娇吟

数天后,宫中传出了旨意,秉笔女官宁云婷入宫为贵人,尽管,这只是皇家的事情,可是还是引起了外界,倒不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宁贵人等了十六年才从女官熬到贵人,而是看到了秉笔女官的空缺,一时间,中都城中暗流涌动,谁都知道秉笔女官的意识着什么。

能否得到皇帝的青睐,入宫为妃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那是皇帝的身边人,但凡是只要有女儿亲戚在宫中为女官的官员、商绅,无不是纷纷活动起来,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试图为自己的亲戚女儿争取这个位置。

不过,这一切很快就消停了下来,对于下一任的秉笔女官,其实也就是与“秉笔太监”类似,朱明忠早就有了人选,应该说是宁云婷已经推荐了合适的人选。这当然是她的权力。

“为什么选她呢?”

在御书房中,看着宁云婷给出的女官人选,朱明忠不由一愣。

“因为她是选侍啊。”

宁云婷笑着说道。

所谓的“选侍”就是选入宫中而未有名封的侍女为选侍。这些侍女与女官不同,女官是宫女,是侍女,而选侍是等待着皇帝临幸的女子。不过与旧时那些选侍要在宫中等待一辈子不同。按皇家的规矩,选侍十四岁进宫,六年后若是没有陛下临幸,皇后就会赏赐其钱物让其出宫,此后婚嫁自由。

“在宫里和她一样的选侍,有五十六人,说是选侍,其实平日里做的事情,与女官倒没有多少区别,只是自由的时间更多一些,这个李选侍,已经入宫五年了,相貌娇美可人,若是陛下见了她,必定会喜欢她的。”

宁云婷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幽怨,她可是等了十六年,从豆蔻之年一直等到现在的徐娘半老。

“云婷,看来,你不是为朕选女官,而是为朕选侍妃啊!”

说话时,朱明忠的左手便朝着她的臀部拍打一下,感受着那丰腴的弹性。

“陛下。”

尽管已经从女官成为侍妃,陛下的举动仍然让宁云婷的俏脸微红。

“你知道,作为你的秉笔女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嗯?”

眉头微挑,朱明忠反问道。

“是什么?”

“就是,但凡是外官都会想结交臣妾,希望能够从臣妾这里得知陛下的心思。”

“嗯”

略点下头,朱明忠眉头说道。

“揣摩上意,这是官场千年不变的陋习,你是朕的秉笔女官,必定有人千方百计的结交,试图得到朕的想法。”

看着宁云婷,朱明忠开玩笑似的问道。

“那么,云婷,你告诉朕,是否有人贿赂过你?”

“若是臣妾说有的话,陛下会不会很生气?而且希望知道是谁?”

在陛下身边呆这么多年,宁云婷自然能听出陛下语气中的玩笑。

“不需要知道,官场积鄙,不是朝夕能改的事情,况且,官场亦有人情,水至清则无水啊。”

这样的感叹,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或许通过调查局的调查,可以保证官员不敢贪污受贿,不敢为了蝇头小利,牺牲自己的致仕后的俸禄以及年金,但是很多隐性的积鄙,即便是身为皇帝,也只能装作视若无睹。

“陛下,银子臣妾从来不敢收,而且臣妾不差钱,宁家也不差钱。至于人情”

宁云婷微微垂首道。是最早从事南洋米贸易的宁家确实很有钱,家资不下百万。“至于那些人情,若是陛下不愿意给,臣妾也是不敢给的。”

宁云婷的回答很巧妙,将一切都归于朱明忠,然后她看着朱明忠说道。

“所以,臣妾才希望由李选侍接任,作为陛下的身边人,远侍算是陛下的家人。”

略点下头,朱明忠便同意了她的推荐。然后笑眯眯的看着她,那只手又有些不太老实的放到她的翘臀上,片刻后这御书房中又是一片春光

第274章 帝王的无奈(求支持,求月票)

蜡台上的白蜡散发着柔和的光亮,尽管在御书房中点着数十支蜡烛,但是相比于电灯,它的光亮同样是有限的。

“哎,真应该弄个电灯”

揉着因为视线不良导致有些发酸的眼睛,朱明忠又一次长叹道。

看着那些蜡烛,他倒是希望能够现在就弄出电灯,取而代之。

尽管已经来到这个时代二十多年了,朱明忠仍然会不时的怀念另一个时空的生活,至少怀念那个时代的生活上的便利,也正因为怀念这种生活上的便利,他不断的推出各种“发明”,诸如弹簧床垫等种种发明,至少改善了他以及许多百姓的生活。

不过,直到现在,他还是没有发明对生活更为便利的电灯。倒不是制造不出来,毕竟无论是玻璃或者抽真空亦或竹炭灯丝,对于大明而言都没有难度。但是,在是否发明电灯的问题上,他却一直有些犹豫不决。

电灯之后是什么?是以电力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现在大明不过只是刚刚步入蒸汽时代。

不过,相比于历一个时空中的英国,大明的蒸汽机的推广以及使用却是惊人的,尽管偶尔还会的蒸汽机爆炸的新闻,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间,蒸汽机迅速在大明得到普及,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天气原因受小冰川期的影响,现大明的冬天是漫长的,长江北部甚至江南部分地区的河流,会有长达三至六个月的的冰封期,这直接影响了水利设备的使用。

而蒸汽机的出现改变改变了这一切,从北方开始,在短短的十年间,不受天气限制的蒸汽机就在全国迅速得到普及,即便是蒸汽机产生一马力的成本,直到现在仍然高于水力产生一马力的成本,但是在天气的影响下大明的制造业仍然大量使用蒸汽机。

而在欧洲,则要等到瓦特改良之后将近一世纪,蒸汽机才比水力有成本上的优势。因为之前之前的蒸汽机压力不够,要燃耗过多的煤,才能产生所需的推动力。1850年之后改良出新式涡炉,能提供高压动力,降低煤的消耗,提升马力效率,蒸汽机在产业界才具有竞争力。但是在大明小冰河期的寒冷改变了一切。
首节 上一节 1475/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