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582节


“去把那个炮兵分队拿下,前边的那个!”

阿斯坦他用手指了指前方,按照土耳其人的规矩,战利品属于胜利者,只要他能夺取科普特人的炮兵,那么从炮兵到火炮都将属于他,他知道,不知多少人眼红那些火炮。

炮弹在他们头上的呼啸而过,有时候一发炮弹会直接穿透马身,那匹战马甚至会拖着血肉向前继续奔驰数尺,然后才重重的摔下去,马队继续冲锋着,冲过旷野。敌人的炮弹落下来一个战马瞬间化为一团白色的烟雾,霰弹嗖嗖穿过骑兵,不是打在骑兵的身体上,就是打在马上,单薄的铁板和锁子甲根本无法阻挡子弹的袭击。

纵马冲锋的马穆留克骑兵们迎着炮火冲锋在前。他们吼叫着,似乎想要用吼声发泄心中的怒火似的,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为密集的弹雨。

在他们的前方,第一近卫步兵营排列成一个长达数里的横队,这是一个单薄的横队,横队里的士兵们不断的瞄准射击,在他们射击时,军官们则站在他们的身边,大声的吼喊着。

“放!”

随着一声令声,又了一阵齐射,上千发灼热的弹丸,随着一阵整齐的齐射朝着马穆留克人飞了过去。

站成横队应敌的士兵们,面对万马奔腾的冲锋,根本没有任何恐惧,他们依如训练时一样,在那里射击着。

这种由两千多人组成的细横队,可以在一分钟内可以射5000到6000枚发子弹,而且其中还有散兵的干扰,有神枪手打冷枪。面对马木留克骑兵的冲锋,这些来自己大明的战士们似乎完全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的射击着,不论敌人如何呐喊,他们只是在那里静静的射击。

终于,在似乎能够看清那些人的相貌时,阿斯坦发现前方如一座大山似屹立不动的敌人并不是科普特人。

“他们不是科普特人!”

在阿斯坦的眼中,这些纹丝不动的敌人就像一堵墙。马穆留克骑兵的队伍是散乱的,此时所有人都希望冲上去,将这些如死人一般站在那的敌人砍倒在地,可是是,等到他们到了跟前,忽然又是一阵齐射。弹雨如飞蝗一般,马木留克人成片的倒了下去,全部乱了阵脚,一些人甚至开始往回逃去。

“随着我杀上过去!”

阿斯坦骑马上继续冲锋着,他的仆人和奴隶跟在他后而,只见他挥舞着手中的一柄弯弯的长刀,大声喊道。

“冲啊!马穆留克人冲啊”

就在这时,突然他感觉身体一顿,似乎有一个灼热的物体穿进他的胸膛,然后他手中的弯刀自手中跌落了

第337章 苏丹的选择(第二更,求支持)

风雨飘摇!

对于穆罕默德四世这位奥斯曼帝国苏丹来说,从9月12日那天起,他真切感受到了这四个字的含意。

其实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9月12日卡拉穆斯塔法在维也纳兵败,并没有致命的影响,尽管损失了多达15万军队,尽管波兰与神圣罗马帝国一路追击,占领埃斯泰尔戈姆是由苏莱曼大帝攻下的,之后又由英勇的奥斯曼将士誓死保卫多年,不过,此时已值冬季,同奥斯曼人一样,基督教联军也明白冬季不是作战的适宜季节。他们已经停止了进攻。

在贝尔格莱德根据穆罕默德四世的命令大维齐卡拉穆斯塔法被处决了,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帝国的局势,甚至卡拉穆斯塔法这个权臣为推卸责任在贝尔格莱德处决了数十位将领的举动,反倒恶化了局势人心惶惶的军队,而对巴尔干地区的基督徒们的起义,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他们甚至只能龟缩在城市、要塞之中,成千上万的起义者,巴尔干以及保加利亚等地掀起从未曾有过的浪潮。

起义者既有农民、也有城市平民,有穷人,也有富人,有老人,也有孩子。在战场上,甚至就连神父也手拿十字架,一同加入起义之中,到处都是基督徒们愤怒的吼声,到处都是起义者的枪炮声。

土耳其人在维也纳的失败,从根本上动摇了他们在巴尔干等地的统治。而正当穆罕默德四世试图重整旗鼓的时候,埃及的科普特人起义,震惊了整个伊斯坦布尔,埃及尽管算不上是帝国的粮仓,但却也是帝国的后院,那里本身应该是非常平静的,但是现在,一场大起义却席卷了整个埃及。

而更让穆罕默德四世恼怒的是,他根本没有办法抽调那怕一支军队,去支持埃及帕夏。而埃及帕夏的求援信,却一再的被送到伊斯坦布尔。在求援信被送来的同时,有关起义者的情报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苏丹的皇宫中。

“所有的证据都在表明,发生在埃及的埃是由明国支持的,造反者的武器全都来自明国,明国不仅提供给了他们武器,而且还直接训练了造反者,这也是埃及行省无法弹压科普特人的原因,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群暴徒,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扎德穆斯塔法面对着苏丹,一一道出了他所了解的情况,尽管他的叔叔卡拉穆斯塔法在贝尔格莱德给绞死,但是科普鲁律家族仍然是土耳其最重要的、权势最大的政治家族,苏丹仍然离不开科普鲁律家族,尽管所有的证据都在表明,苏丹正在试图远离科普鲁律家族,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苏丹离不开科普鲁律家族的支持。

“该死的,那些该死的异教徒,他们难道就不怕激怒朕,朕会派大军远征明国吗?”

穆罕默德四世大声诅咒道。但也仅仅局限于此了,随后他又问道。

“明国人的公使是怎么回答的?”

与欧洲人不同,奥斯曼帝国对东方是了解的,他们清楚的知道明国的强大,他们清楚的记得,即便是强大的帖木儿帝国,在明国的面前也只能表示臣服,而那时的奥斯曼甚至连皇帝都被帖木儿俘虏了,如果不是因为帖木儿一心想要远征明朝,获胜后觉得目的已经达到,把后顾之忧给剪除了,所以并没有乘胜把整个奥斯曼帝国灭掉,而是把安纳托利亚分给了巴耶塞特一世的四个儿子,恐怕有没有奥斯曼帝国的现在也不一定。

所以,当初明国派来他们的使节时,穆罕默德四世甚至感觉极为欢喜,在他看来,这完全是与明国平起平做的象征。这是明国对奥斯曼帝国的承认,这可是历代苏丹都没有达到了高度。

现在,在明国支持埃及科普特人发动反叛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明国的公使。想听听他的解释。

“臣在来之前,已经向明国公使发出质问,他直接回绝了我的质问,在武器问题上,他宣称,明国从不曾拒绝过任何在明国或者大明属国、殖民地购买武器,宣称,他们很有可能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的。”

“该死的异教徒,他们是把我们当成白痴吗?”

怒火中烧的穆罕默德四世显然没有意识到话中的失言,而是继续说道。

“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那些异教徒怎么可能拥有那么多的武器,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军队。”

“陛下,他们并不承认,而且我们也没有更多的证据,尽管有消息称在苏伊士城有一位明国的皇子在那里指挥科普特人,但是,在没有进一步的证据之前,臣认为不宜与明国就埃及问题发生冲突”

恰在这时,不阴不阳的话声从一旁传出,

“难道我们就这样置伟大苏丹的荣誉于不顾吗?就这么任由异教徒占领我们的埃及吗?”

说话的是一个身材肥胖,没有胡须的老黑人,在伊斯坦布尔谁都知道,这个黑人是谁,他是苏丹最亲近的宦官阿里,作为黑人奴隶的阿里,5岁的时候就被奴隶贩子掠卖到了土耳其,然后被阉割,进宫成为太监,在苏丹还只是皇储的时候,他一直侍候着苏丹。

对于苏丹的影响力,在伊斯坦布尔没有人能超过他。在土耳其的苏丹皇宫之中,太监都是黑人,但是在伊斯坦布尔的几万黑人太监中,只有他可以影响苏丹的决定,甚至可以左右大维奇的决定,当然是在苏丹的支持下。

“问题在于,我们现在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同时平定巴尔干、保加利亚以及埃及的叛乱,而且,维也纳战役之后,我们损失了超过15万军队以及大多数火炮,现在与明国发生冲突,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现在对于土耳其而言,更重要的是养精蓄锐,而不是再去树立一个强敌。”

“问题是,这个强敌,并不是我们树立的,而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的,即便我们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然后呢?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埃及被他们占领吗?今天他们可以占领埃及,明天他们就能占领巴尔干、保加利亚、希腊”

说出这些地名之后,阿里转身看着苏丹说道。

“尊贵的苏丹,请原谅您卑微的奴仆的言语,在您英明的统治下,异教徒当然不可能占领这些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在埃及上坚守我们的原则,那么,未来,明国人势必会得寸进尺,整个土耳其都将会面对来自明国的威胁!而埃及!不过只是这一切的开始!”
首节 上一节 1582/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