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591节


每一个人都因为老佛爷的离世而忧伤不已。

而玄烨以及太子胤礽都是麻衣白冠,跪伏在灵床前面。朝中的几位大臣进来,一齐向卧在灵床上的太皇太后行了大礼,然后皆是一副痛哭流涕的模样。刚刚止停眼泪的玄烨见状,又一次触动了满腹的悲怆,忍不住大声号啕起来。

他之所以如此痛哭,是因为他知道,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一个人能与他拿主意了,现在的大清国到了劳途末路的地步,却没有人能与他商量,又让他该怎么办?原本的,他甚至想办件漂漂亮亮的事情,可谁曾想到最后却还是给明人做了嫁衣。

想到这里,玄烨的心底尽是一阵苦涩。泪水自然而然流了出来。皇上都哭了,其它人也必须要哭。一时间殿内殿外一片哭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一同哭泣的模样,那可真可称得上是惊天动地。

索额图到底还是朝中重臣。他知道这样哭下去是不行的。现在时局如此,可不是哭能解决问题的。况且,孝心尽了也就可以了,当然,这话他不能说,于是便忍住悲痛,止住哭泣,膝行到皇上面前。

“主子,太皇太后仙逝,乃国家之大不幸。奴才深知皇上心中的悲痛,望皇上善自珍重,节哀顺变,以负天下之望。况且,老佛爷的后事,也需要皇上拿个主意,早做安排。”

玄烨早已哭得昏昏沉沉了,听了索额图这话,勉强抬起头来,泣声不止地说。

“这有什么难办的?居丧守制,庐墓三年,自古皆是如此,而且非如此,不能聊尽人子之心。”

索额图和跪在那的众臣无不是一愣。

皇上要守墓三年!

三年之中,国家无君!

这还得了!

不过,谁都知道,这话也就是说说,先前诧异归诧异,这守制三年,指的可不是帝王,但帝王总要做个姿态。

众大臣一齐凑到跟前,同声劝说道。

“请圣上暂起龙驾,容臣等详奏”

索额图见状便向侍卫们摆手示意,几名侍卫忙上前掺起玄烨,在灵床旁边坐下,几个大臣又连忙跪过来行了君巨大礼。玄烨垂着头,无力地说道。

“有什么事,你们简单点说,朕已经心力交瘁,支撑不住了。”

索额图缓缓地说道。

“皇上,天子居丧与寻常百姓不同,取三九之数,就是二十七个月,此款明载于周礼之上,自古如此,请圣上明察。”

玄烨断然回绝了。

“不行,朕以孝治天下,不守三年之丧,如何为天下表率。”

索额图想到,天子居丧守墓,必然要由太子监国。想到这,他自然看了一眼太子,看着只有十岁太子,他自然又想到了另一个现实明国,明国的威胁可是摆在眼前的。

这个时候,那里能让皇上如此胡闹!

此刻玄烨头昏脑胀,想的是如何为太皇太后尽孝的事,没顾得想那么多。其实,这倒也不全是,毕竟作为皇帝,有些话他必须要说,姿态必须要去做,就像现在,在说出这番的的时候,他的目光中就带着征询。

跪在地上的王化行从皇上的眼光中,看出了皇上的想法,便连忙叩头道。

“皇上,臣以为,周礼和古制,说皇帝居丧不同于寻常百姓,其根本之意。在于礼丧和心丧之不同。礼丧是指守制的礼数多少。时间长短,而心丧则是心中对仙逝的祖宗的怀念。所以周礼上说“居丧宁戚”。就是说最好的悼念,是心存一片悲戚之意,而不是形式上的、外表上的礼数。据此理,臣以为皇上居丧,应以心丧为主,礼丧为辅。即在三年之内,每日瞻仰老佛爷灵位,敬献悼念之情”

尽管一开始的时候,玄烨并不同意,但在大臣们的游说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这件大事,就算这么定下了。下面大臣们又议了如何给太皇太后上谥号,当然,还有一件大事,就是陵墓的选择,因为靖南是行在,所以一直都没有选择陵墓,最后,还是玄烨拍板定下来,在他为皇祖母祈福修的大佛旁边盖一座“暂奉安殿”,停放老佛爷灵枢。

一切安排停当,几位大臣告辞出去,这时,已近午夜了。不过,作为皇上的玄烨的心情无论如何,都无法平静。走出灵堂后,看着黑洞洞的夜幕,脑海中所想的只有一个念头。

当年帖木尔在这里的时候,是否曾想过,他的帝国会崩溃的那么快?甚至就连同他的家族自然而然的,玄烨又想到了开创莫卧尔帝国的巴布尔,当年帖木尔的后人逃离这座城市的时候,是否想过,有朝一日他们的子孙可以重新创建一个国家?

想着巴布尔在巴布尔回忆录中的记载,在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流浪者,率领着他的下属在草地上、谷地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那个时候,谁又能想到,他最后居然占领几乎整个天竺。

想到巴布尔。玄烨又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大清国,想到大清国的将来。

大清国还有将来可言吗?

无论如何,明朝都不会容忍大清的,除非除非他们消灭大清国的朝廷,杀了朕,将大清国像北元一样灭亡,否则,他们是绝不会停手的。

大清国的活路在那?

只有死路一条!

也,也不一定是死路啊!

玄烨的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也、也许可以,可以死中求生啊!

双眼凝视着黑洞洞的夜幕,死中求生!死中求生先死而后生诸如此类的名词,就这样在玄烨的心里回响着,激荡着,他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坚定

第344章 天朝(求支持,求月票)

“一个国家的兴起或许需要经历好几代人的时间,但是衰败却能在顷刻之间。”

那么大明的兴起,用了几代人?

答案是不一的,并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

似乎,大明的兴起是突然间的,甚至于有些传奇。或许,对于17世纪的人们来说,他们不知道应该大明为什么可以突然崛起,但是,在17世纪晚期,即便是欧洲最无知的村夫,也知道,在东方有一个繁荣无比的国度天朝。
首节 上一节 1591/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