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604节


“陛下说的也是。”

丽妃略带沮丧地说道。

“不过,给你这么一提醒。朕倒想到了一个办法。不如用朕抽空写本科幻吧。这样虽然可能只是一个故事,但却肯定能拓展人们视野与想象力,尤其是儿童和年青人的想象力。”

眼前灵光一闪,朱明忠随即想到了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等凡尔纳的,他在中描绘的于海底长期航行的潜艇以及可让人们长期生活的气球,无不在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

想象力更能激发人们去探索去研究,而这个时代的大明所缺少的正是这种以科学为依据的想象力。也许,那些科幻,会促使不知多少青少年投身于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之中,进而主动的从事这方面研究,甚至,自己也可能通过科幻,去引导某些发明。

这样远比将一些发明直接塞给书院,让他们去复制更有效果。他们可以在中得到一些启示,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之中。最终,里的“幻想”也许就会在某一个孩子的手中变成现实。

“陛下?真的吗?你要写?”

丽妃的反问,让朱明忠笑道。

“为什么不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指不定朕的,可以激发以后的孩子们去探索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甚至可能会造就一些科学家,谁知道呢?”

对于未来,谁又能预知?

或许不能够预知未来,但是朱明忠相信自己可以在中,给人们构建一个未来世界,激发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和青年人的想象力,让他们去主动探索科学的世界

想到这,心情变得有些激动的朱明忠,对丽妃说道。

“走,明天就回中都,朕要好好的写上两本!”

“啊?明天就回中都?”

丽妃一听,便反问道。

“陛下,您不是准备去顾家吗?难道这次不过去了?”

第353章 老臣(第一更,求支持)

一壶水酒、几盘荤素搭配的小菜。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酒菜了,可是对于朱明忠来说,现在他反倒是更喜欢这种简单。这种简约,反倒是显得洒脱。

不过,这洒脱,也是要因人而异的。

但是在顾家,在顾炎武的面前,朱明忠却乐得享受这种洒脱。他并没有直接从上海返回中都,而是按计划来到顾炎武这。

“宁人,你我君臣,有两年不见了吧!”

“回陛下,确实有两年不见了。”

顾炎武面上带着微笑,刚从南洋回来的他,心情颇为舒爽。他的整个冬天都是在南洋度过的。

“这几年臣去了不少地方,去年在桂国和秦国与其说是讲学,倒不如说是在那里避寒,即便是江南,这冬天也太冷了了一些,又湿又冷。”

顾炎武的回答,让朱明忠笑着说道。

“宁人,也就是你,能有这个清闲。”

对于顾炎武口中“侯鸟式”的生活,他只有羡慕的份。

“其实,陛下如果愿意,也可以在冬天的时候,往各封国看看,天子巡视封国,想来封国君臣必定会倍受鼓励的,而且对于归化民也是一种鼓励。”

顾炎武笑道。

“况且,现在交通很方便,铁路、邮船,不过几天罢了。”

点点头,朱明忠并没有反驳,只是轻声说道。

“现在还不需要,等再过几十年,等朕年迈了,再去也不迟,到时候,指不定就连普通百姓也可以到南洋各国去度假,时代在发展嘛。”

想到另一个时空中,在至少半个世纪之中,无数欧洲人乘邮轮前往地中海等地度假的场景,朱明忠不禁对未来心生期待,也许,几十年后,大明的人们也可以过上那样的日子。

“夏天的时候,百姓可以乘邮轮到北海、到滨海、到库页岛去避暑,冬天的时候,可以到海南、到南洋去避寒,那一天很快,朕以为,最多再过二十年,也许就会成为新的潮流。到那时候,邮轮的速度将会超过二十五节,即便是普通的市民也可以负担得起邮轮旅游”

提及未来的诸多可能,朱明忠的脸上露出笑容,对于未来,他充满了自信,毕竟,在过去的二十四年中,他一直在努力着,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明的未来是光明的,明不可能再被野蛮征服。

“百姓能安居乐业,全是陛下的功劳。”

顾炎武出言恭维道。

“臣在南洋讲学时,便看到,封国百姓无不是家家感念陛下恩泽,皆言若非是陛下,他们绝对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而国内百姓大抵也是如此。”

对于顾炎武的恭维,朱明忠并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点头道。

“他们往海外拓业,传播华夏明,抚化蛮夷,实在是劳苦功高啊!再过几百年,待诸夷皆归属华夏时,又有谁记得先人劳苦?”

“陛下所言甚是,南洋诸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之艰难,实非内地人所能想象,今日内地诸公只见南洋稻米之盛,皆言其为鱼米之乡,却不知当年土人屡屡犯边,百姓耕地时刀剑亦不能离身,其中艰难险阻,实非外人所能知。”

感叹之余,顾炎武看着陛下说道。

“所以,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朱明忠笑看着顾炎武。
首节 上一节 1604/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