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618节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

在满清朝廷不断调动部队的同时。昨天,宫中接连传下两道圣旨,一是皇帝御驾亲征,一是皇太子承祜监国。这两道圣旨,使得人们的心头一紧,也让人所有人都知道了皇上的想法大清国不会再往南撤了。

其实,大清国也是无路可退啊!

这几十年,从京城一路逃到西安,然后又逃到西域,现在又逃到靖南,这一路仓皇,不知遭受了多少劫难,尤其是当年那些随着顺治皇帝一同撤往西安的人,他们可都是抛家弃子来的。他们的妻子、女儿大都沦为汉人的女婢,为了传宗接代,他们不得不强掠河州等地的色目女人为妻为婢。

二十年的岁月,看似安生,可所有人都累了。

还能再往那逃呢?

望远望去,天下这么大,似乎真的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了,其实即便是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大明也不会让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的。哪怕就是到天涯海角,大明都不会放弃对他们的追击。

今个儿,听到皇上要领兵亲征,讨伐明军的消息,已经跑了几十年的人们心情甚至有些激动。

管他是赢是输,总得和明国堂堂正正的打上一仗。

即便是输了,那也得的让输个堂堂正正的,别让他们像瞧孙子似的,瞧不起旗人!

旗人也是有血性的!

当然,这也就是那些天承年后出生的那些个年青人会这么想,他们没有经历过逃离京城的仓皇,即便是离开西安的时候,年岁尚小的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印象,即便是有,也是对明国的不满。

至于离开盛京的时候,他们更是心不甘,情不愿。相比于他们的父辈,这些年青人更渴望与明军打上一仗。

现在,皇上御驾亲征的决定,总算是让这些年青人如愿以偿了。

这是多少年不曾有过的大事了,留守在京的人们纷纷拥上街头,等候着恭送皇上,瞻仰御驾出征的雄壮军威,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同样是个大日子。大清国似乎多少年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气势汹汹了。

此时,整个靖南城都轰动了,别说是普通的旗人,就是当年那些被掠来的色目女子,也是纷纷站在街上,目送着她们的儿子们随着皇上出征,她们的神情尽是一副凄凉。当然还有一些妇人神情中带着一丝窃喜。她们在想什么没有谁知道。但所有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妇人都甘心做旗人的奴婢。

当然,更多的女人是因为儿子即将上战场而忧心忡忡的,对未来充满了担心,担心着儿子们的安危。

其实,男人的模样也好不到什么地方,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大明是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午时正刻,随着一阵悠扬的钟鼓乐声。

在皇宫前的这座曾被称为“撒马尔罕之心”的广场上,响起震天动地的大炮声。数十门大炮轰鸣着,一队队举着龙旗、宝幡的内侍从午门走了出来。随后,又有十余队御前侍卫列成的大队人马,威风凛凛地从宫内走出。这才见索额图、王化行两位随驾出征的大臣,骑着高头大马,一身戎装的率领一队御前侍卫走了出来。站在广场中央的主将图海知道,皇上就要出来了,便向身旁的两位副将军点头示意。

这两位将领,一位是皇上的亲舅舅,上书房大臣佟国维的哥哥佟国纲,一位是在为大清国南伐立下汗马功劳的费扬古。他们俩接到图海的指示后,立即将手中的腰刀高高举起。霎时间,号角震天响。皇太子率领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一时间广场上扬尘舞拜,尽是一片山呼万岁声。数万八旗军士,也同时发出了山呼海啸似的喊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这一片欢呼声中,头顶金盔的玄烨,宽大的披风下,是一身明黄鲜亮的金甲。尽管现在盔甲在战场上并没太多的用处,但泡钉棉甲是大清的传统,当年太祖、太宗皇帝就是穿着这样的盔甲讨伐明国,最终奠定了大清国的基业。

现在,身为皇帝的玄烨又一次穿上了盔甲,他想像先祖一样,立下不世功业,保住大清国的江山,尽管盔甲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但是至少可以提醒着他这一切。

只见他手按宝剑,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出来。尖顶头盔下一对明亮的眼睛,此时显得格外精神。

但是玄烨的心情却谈不上激动,与广场上的百官、军士等人不同,他非常清楚,这次亲征意味幸存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只有他自己明白。

看着数万大军严整的军容,感受着高昂的士气,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玄烨的心里,没有任何豪情,甚至没有任何自信。

当年父皇御驾亲征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显然,没有任何人会告诉他,但他很清楚,父皇的御驾亲征就是一个笑话。

而他的御驾亲征呢?

十万大军!

尽管在兵力上比不上父皇,但是与父皇那会不同的是,这十万大军是大清国休养生息二十年精锐,应该说是精锐中的一部分。

经过20年的休养生息,现在大清国终于又有了和大明再次决一死战的力量了。尽管对于将来并没有太多的预测。但至少这些军队给了他一丝底气。让他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面对大明的时候总是会提心吊胆。

轻轻地举起手来,向大军致意。广场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将士们!明国贼子野心勃勃,二十余年来,对我大清更是咄咄逼人,认不得灭我大清,既便是我大清对其百般忍让,明国亦穷凶极恶,意欲灭我大清,尽杀我旗人,对我们赶尽杀绝!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朕亲统三军以满蒙汉八旗铁骑讨伐明贼。不败明贼,誓不还朝!”

广场上,三万接受检阅的军士,全都是经过多年操练,训练有素的精兵,听皇上说出此话,随着图海一齐单膝跪下,大声答道:

“不败明贼,誓不还朝!”

与此同时,军乐号角之声再次响起。而留守靖南的官兵们,在户部官员的带领下,抬着一千多只大酒坛来到了广场,给每个出征的将士都斟满了一大碗酒。

此时的广场上,一切都显得很是肃穆。接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他们的手中端着酒。抬头看着皇上。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在皇上的率领下打败明国,中兴大清。

而留守的大臣也陪着太子来到五凤楼上。太子跪在皇上面前,将酒杯高举过头,大声说道:

“儿臣敬请皇阿玛满饮此杯,愿皇阿玛此去旗开得胜。儿臣将遵从皇阿玛皇命,在京督办粮草,静待皇上捷报!”

玄烨见皇太子激动得脸都红了,也不免动了真情。在接过酒杯时,看着她说道。

“好,这酒,朕用了!皇儿,你留守靖南,责任重大,凡事都要与众大臣商议,有委决不了大事,要立即飞马报与朕知道,还有,不要忘了读书,各皇子都是你的手足,不可轻易责罚,你记下了吗?”

“儿臣谨遵圣谕,请皇阿玛放心。”

“嗯,明珠是有罪之人,不能参与今日的校阅大典,你传旨给他,要他随军出征!”
首节 上一节 1618/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