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66节


李大鹏几下便拆开了绷带,可以看到他的伤口红肿,用剪刀剪开缝合过的伤口时,一些血污便涌了出来。虽说并没有学过医,而且原本也只是军中的民夫,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在江阴时又曾受过军门的指点,所以李大鹏倒也学会了一点最基本的伤口处理的法子。他学着军门曾经教给他们的做法,先用烈酒清洗伤口,仔细的清理着伤口中的污物,最后又拿浓盐水清洗伤口,如此反复之后,才趁伤员被盐水刺激的伤口麻木的时候,趁机用马尾线缝合起来,相比于麻线、棉线等线,用酒精泡过的马尾更适合缝合伤口,表面上不会沾染细菌。

在缝合伤口之后,将伤口仔细的包扎好的时候,那个伤兵立即起身连连谢着,

“多谢李郎中,多谢李郎中!”

活了四十来年,对于李大鹏来说,过去与军中不过就是任人欺负的民夫的他,从未曾收获到这样的感激和尊重,但是现在于这绷带所中,他能够感受到那些伤兵们的发自内心的诚心实意地感激,甚至还被他们尊称为“郎中”,那种从未曾有过的成就感早就在他的心底扎了根,也正因如此,他干起活来的时候才会更加卖力,认真的为受了伤的士兵们缝合伤口,为他们处置着外伤。

而在他处置着伤兵的外伤的时候,在绷带所的一间病房内,穿着一身素色儒袍的吴平面对着已经晕迷的兵卒,眉头锁死,他是江阴名医吴世龙的本家侄子,多年来一直与其医馆中作徒,在江阴奉召入营为医官,相比于普通的医生,他原本于医馆中专治外科外伤,不过在医馆之中这不过只是种不为医生所为的“雕虫小技”,按此时名医们的说法“外治非前贤所尚”,这种卑下之术,自然不是名医所为,甚至对于吴平来说,他之所以习此,也不过只是为了学会一个“吃饭的手艺”。

可却未曾想到,在忠义营成军后,贴出的“招贤榜”上例特意指名要精通外治的郎中,一个月还有四十两的饷银,面对如此待遇,原本就只为糊口的吴平自然立即应召入营,

作为军中的医官,除了诊治一般疾病外,最让吴平长松口气的,恐怕便是这军中的外伤诊治,用的就是六叔口中“末技”,甚至在这里,他还学会了消毒、缝合等一系列的外科技艺。

而现在,面对这个昏迷的伤员,他整个人都变得的茫然起来,

“依我看,怕是伤口发炎吧,您看这伤口处即红、又肿”

“可是这伤口已经处理的极为妥当,又怎至于如此?”

“恐怕还是气血不足,以老朽见,还是先配以阿胶补血,待补足气血后,伤势自然痊愈”

几名年龄各异的医官围着伤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在他们这么说着的时候,便听有人插口说。

“脉象这么虚,定是气血不足,这昏迷也定是气虚导致邪风入体所至”

说话的是军中唯一的“郎中”张世绩,尽管只不过是个江湖郎中,可对吴平这样的“假郎中”,他仍然显得很是自傲。

“江湖上的跌打师傅也知道什么叫治病!”

张世绩的讽刺只让吴平等人脸色无不是一红,不过尽管如此,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反驳,毕竟在医馆中,他们也就是比馆中弟子稍高点的外治郎中,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郎中。

“什么补以阿胶,以后不懂就别说出来让人笑了。不过就是一个跑江湖的外治手,偏偏充什么郎中!”

在张世绩出言讽刺着他们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帐外站着个人。原本想来帐中看看的朱明忠自然目睹了这一幕。

不露声色走入帐中,面无表情的朱明忠,并没有介入到他们之间的争端,而是径直走到伤员边,然后在众人的诧异中问道。

“这个伤员是怎么回事?”

看着那已经缝合且红肿的伤口,他的脑中浮现出一个词来。

“枪伤!”

只有枪伤才会打出这样的孔洞。

“军门!”

看到突然走进来的人,吴平先是一愣,没想到军门会来这种地方的他急忙答道。

“军门,这、这人是受了铳伤,我,我等虽说已经按您当初于江阴所授的缝合术对伤口加以缝合,可谁知,这创口红肿发炎,而且人今天也昏了过去,有几十个受铳伤的兵卒都和他的情况相似”

铅中毒!

脑海中下意识的浮现出这种可能后,朱明忠又开口问道。

“既然是受铳伤,那他体内的铅子可曾取出来?”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甚至吴平等人还诧异道。

“取铅子,这,这铅子深入体内,又如何取得?”

在他这般说着的的时候,张世绩更是于一旁献媚道。

“军门,这铅子又何需取出,以小人看,这定是因为铳伤属火,这中者必定火气上涌,导致气血两虚,只需以药补以气血之余,降其内火,必定可得其效”

这边张世绩又一次把他的那一套“外伤内治”拿出来的时候,朱明忠的眉头紧蹙,并不是学医的他原本并不知道,在中国古代同样也存在着外科医生,只不过这些外科医生,并不被人视为“医生”,甚至他们还受到主流医生的排斥,至于他们的那套外科技术更是被鄙视为“末技”,更有“讥设外治为诡道”的说词,少数知名的外治师傅为主流所排斥,即便是在医馆之中,外治手的地位也是极为低下,至于那本应治病救人的“外技”也不为人耻,在这种情况下,外科技术水平又怎么可能提到提高?

“哼哼,若当真这样,恐怕才是真的害了这些受铳伤的弟兄!”

讽刺一声,不顾张世绩那变得极为难得的脸色,朱明忠对帐外的王大虎吩咐道。

“大虎,你去府里,把我的诊箱取来!”

第三更了!今天能暴第四更吗?您们的支持就是无语最大的动力!求支持,求订阅。

第148章 人心难测(第五更,求首订,求支持)

通济门!

号称是南都第一门,尽管如此,可任谁都没有想到,南都城破,居然会是从这通济门开了口。也正因如此,这南京坊间多有谣传,说什么“忠义军得以天助,引以霹雳轰杀八旗精骑”,当然,这些都是坊间谣传,而这谣传的根本,恐怕就是那一声惊天巨响,以及其在路上炸出的巨坑,虽说现在那巨坑已经填平,但坊间的传言并没有散去。

以至于几乎每天,总会有坊间的百姓来通济门处,瞧瞧驻于此地的忠义军到底是何等模样,瞧瞧着他们是如何引来的霹雳。

百姓的围观,只使得忠义军中的执勤士卒,无不是挺胸抬头,似青松一般立于瓮城门外,那威武模样,更是惹得百姓纷纷叫好,言道着当真不愧是“神兵”。

尽管坊间言道着神兵,但是在这瓮城兵营之中,这几日的气氛却有些古怪,若非是营中军纪皆由军纪官维持,别的不说,单就是瞧着统领的脸色,估计便不知多少人会挨上军棍。虽是如此,也没有往气头上撞去。

一连几天,李子渊都是郁郁寡欢的模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能感觉到,感觉到军门对他的不满!而更重要是,他自己心虚,那日他为何不惜拿性命去堵兵丁,表面上是为了忠义军,为了军门,可实际上他是为了自己,他想籍此向大将军还有其它人表明,这忠义军便是没有军门,只要他李子渊在,便不会乱,至于军门只要留他一命即可!
首节 上一节 166/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