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911节


终于,不愿意继续接受视觉轰炸的朱明忠,直接将翻开了手中〈期刊〉,然后翻到了赫然写着白发魔女传的那一页。看着上面的铅字,他的嘴角微微一扬,心底得意道。

“好了,这就是我的了。”

说完这句话后,他的唇角微微一扬,面上的微笑带着一丝得意。

不过,得意之余,朱明忠却又陷入了沉思,难道就这样靠着剽窃他人的度过一生吗?

尽管昨天还调侃着自己是要成为豪的人,可是实际上,对于什么豪,他压根就没有什么兴致。

毕竟,是曾经做过皇帝的人,豪的虚名,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其实,把那些大咖们的作品带到这个时代,娱乐世人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不是?”

独自一人坐在公园的长条椅上,坐在那陷入沉思的朱明忠,看起来确实有点像是一座雕塑,坐在那思考着人生的他,脑海闪动了许多念头,尽管心里这样说服自己,可是潜意识之中,他觉得,这似乎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

“你追求的是什么呢?”

生活?

乏味的无所事事的生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尽管朱明忠抄写着,看似有些得意,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成就感。当然,那种信手拈来的得意还是让人感觉颇为舒坦。

可是然后呢?

永平五十年的中都,是世界的中心,同样也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行走在车辆川流不息的街道略显陈旧,周围的一切,看起来,既然新奇又复古,周围的路人既有留着汉式的发髻,也有少数人留着短发,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发会慢慢的被时代所淘汰。

除此之外,城市与城市似乎并没有多少区别,公交站台上年龄各异的人们夹着公包坐公车,苦苦的等候在那里,一有车来,便开始蜂拥着往上冲,到后来整部车里面人挤人,其中还有不少女乘客,难免有人被吃豆腐被揩油。当然更多的人则是开着那种旧式的老爷车,品牌各异,可惜朱明忠根本就认不出来。

偶尔的,他还会欣赏一下街景,街道两边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就像后世城区的步行街一样,有专卖店性质的精品门店,有杂货铺似的小卖部,当然,还会有一些百货公司。

除了这些,还有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各样招牌,就那么悬于半空,墙上还有能占去半面墙的广告,当然路边的玻璃窗内的电视正播放着广告,而有些唱片店里播放着音乐,听着从音像店里播放的在悠扬的歌声,朱明忠坐在那里,静静的听着那些与他所熟悉的流行音乐截然不同的音乐。

这个陌生的世界,总是给他太多的新奇,不仅仅是悠扬的歌曲,甚至就连同玻璃窗前供人休息的长条椅,也是新鲜的,坐在那里欣赏着歌曲的并不是他一个,还有一个路人坐在那,显然他并没有欣赏歌曲的闲情逸志,而是匆匆的吃着东西,不时的会抬腕看着手表,显然,他是在赶时间。

在都市中,像这样的路人是最常见的,无论任何一个时空,这样为生计奔波的凡人,是最平常的,也是最为相似的。

感觉有点累了的朱明忠,直接坐到椅子上,偶尔的他会把目光投到玻璃窗内的唱片机。

盯着播放着音乐的唱片机,欣赏着陌生的歌曲之余,朱明忠不禁暗自思索道。

“看样子,磁带应该还没有发明出来吧这技术可真是有点落后啊。”

想到这,朱明忠不禁有些感慨。不过在感慨之余,他的眼前突然一亮。

“如果发明出这个磁带呢?”

尽管只是在少年的时候接触过盒式磁带,而且对于它的原理并不怎么清楚,但是有一些东西,往往只是应用理念上的创新,磁带就是其中之一。

电影早就已经发明,而且也有了有声电影,这也就意味着“发明”磁带的前提因素,已经得到了解决,心底灵机一动,朱明忠心下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要不然

就在这时,路边的电话亭的突然响起了电话声,坐在他旁边一直吃着东西的路人,听到电话铃声,连忙起身跑过去,接过电话说道。

“你好,好的,好的,半小时,我可以赶到,你放心,绝对不会耽误你时间的”

说完,那人就了电话,然后伸手拦车。

“出租车。”

在拦下出租车后,那个人就匆匆的坐上出租车,在那人离开后,正准备进店里询问一些事情的朱明忠,却意外的看到了一旁落在地上的公包。显然是先前那个人落下的。

“这人越是着急,越是容易丢三落四的。”

自言自语着,朱明忠拿起了公包,然后走进了唱片店,唱片店里有着琳琅满目的唱片,当然还有歌星的海报,不能免俗的是,永平五十年,同样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海报上不可避免的有不少美女,当然,他的兴致倒不在那些女歌星的身上。

“老板,这是刚才有人落在你们店门前。”

“放在柜上就行,那个人我知道,是个业务员,成天跑业务。已经不是第一次把东西落在这儿了。”

显然店老板已经见怪不怪了。

先把公包放到玻璃柜上,朱明忠又向老板问道。

“你们这里有录音的设备吗?”

第518章 重新创业(新书发布,求支持)

录音设备。

还别说,朱明忠在唱片店里还真没有买到,按唱片店老板的说法,那东西太贵。

“除了军正司、侦缉处那样的机构,其它的什么地方能用到录音设备?”

尽管音像店的老板这么说,但是他还是给朱明忠提供了一本杂志,杂志上有“录音磁带卷轴”的广告,抄下广告上的电话后,朱明忠特意联络了一下代理商。尽管惊讶于一部录音卷轴的高达一千多元,几乎相当于房价的昂贵,但朱明忠还是到代理商所在的写字楼,特意以客户身份看了一下那个什么“录音磁带卷轴”,结果不曾想,瞧着居然有点眼熟,就是在一些老电影中看过的那种大型的,两个卷轴磁带录音机。
首节 上一节 1911/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