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946节


“多少年来,我都认为,我们作为明人,而且是世界上第一流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定居的地方愈多,对人类就愈有利如果有昊天的话,我想他希望我做的是,在世界地图上尽可能多地绘上诸夏的红色。”

尽管朱明海的语气看似平淡,但是任谁都能听出他言语中的狂热,他就那样平静的道出了一个支撑着诸夏分封的基础为了明的传播,为了让世人沐浴在华夏明之中。

“可是现在,世界早已经被瓜分完毕,余下的部分正在被瓜分、征服和殖民化之中而我们,在明远征之后,我们就停止了对野蛮的征服,停止了对野蛮的才华在绝大多数时候,当我在进行探险的时候,每每都会仰望星空,可惜我们不能到达夜间在我们头顶上闪烁的星星那里!如果可能,我就要并吞那些星星:我经常想到这件事。我看到它们这样亮却又这样远,只觉得心中难受因为,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说完这番话后,朱伯海的目光显得有些狂热,而投向着朱明忠的眼神也显得分外的期待。

“我们真的能进入太空吗?”

“五年、十年,也许十五年,谁知道呢?哥伦布进行远航的时候,他们又何曾知道彼岸的新大陆?”

面对朱伯海的狂热,朱明忠并没有去提醒他,在太空中几乎不可能寻找到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宜居星球,即便是有也许想要发现它并且到达那里,也许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相应的技术。

而且就是眼下,想要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仍然需要克服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十年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了。

“确实如此!”

朱伯海应了一声,然后他仰视着天花板,好一会之后,才缓声说道。

“按道理,我应该向你表示感谢,毕竟是你的药物救了我的命,可是我想,也许,真正需要感谢的是,你告诉我一个可能”

看着朱明忠,朱伯海用颇为严肃的语气说道。

“至少,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我想,它至少可以支撑我再活个十几年!”

人总需要一些目标。

对于已经老迈的朱伯海而言,在此之前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无趣的,可是现在,朱明忠所给予他的却是一个全新的希望。

“我想,我可以成为你们公司太空事业的第一个资助者,你觉得怎么样?你们需要多少钱?五十万?一百万?我还可以为你们争取来自皇家以及朝廷的支持,天下承平这么多年,确实也需要一些事情来振奋人心,太空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显然与其它人不同的是,作为宗室的朱伯海不仅仅看到了太空计划的某些机会,同样也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大明需要一些东西来振奋人心,需要用太空计划向世人证明华夏明的先进。

似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征服太空,更容易唤醒人们自豪感的了,尤其是在这个诸夏体系正因为内部的分裂,正趋于某种瓦解的时候,大明需要通过征服太空去唤起人们内心中对于天朝的骄傲。

面对朱伯海的热情,朱明忠当然不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也不知道,这个计划甚至被他看成了拯救诸夏的一计灵丹妙药,他只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也许是因为自己唤醒了这个人内心深处的冒险精神,毕竟他本身就是一个探险家。

他的热情让朱明忠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他。

“大王,太空计划并没有我说的那么容易,即便是现在想要实施,就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什么技术问题?”

第539章 喷气实验室(新书发布,求支持)

新书回到明朝开工厂发布,求支持

“什么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发出之后,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需要去解决下。

几乎是在朱明忠离开裕王府,在记者们的围堵中回到公司的第二天,公司里就来了几名客人。

“我叫南峰,是裕国的科学顾问。”

领头的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不等朱明忠生出疑问,他又解释道。

“尽管我本身并不是科学家,但是我却非常了解天朝以及诸夏的科技,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吩咐我,关系你之前提到的计算机,根据目前我掌握的资料来看,在清河书院以及纽约大学,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发明了一系列自动计算机,并依靠它们来处理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这些计算机既有使用继电器的程序控制计算机,也有采用电磁式的以及电子管和其他电子元件组装新的计算机”

南峰的话让朱明忠兴奋的说道。

“你是说现在已经有了计算机是吗?它们现在一秒钟可以运算多少次?”

显然,这些问题都不是南峰所能够回答的,而也就是在南峰那里,朱明忠知道了所谓的“科学顾问”是什么,其实也就是科学情报官,这是诸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职位,毕竟诸夏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天朝的科学,而科学顾问的职责就是紧盯天朝以及他国的科学发展,然后获得对应的情报信息。从而确保本国可以引进相对应的研究。

不过,对于裕王这样的无国大王来说,科学顾问更多的是个摆设,甚至连投资顾问都算不上。

但是对朱明忠而言,这样一个人的用处却非常大,也正是通过南峰,朱明忠不仅知道这个世界早就有人研制了成功了电子计算机,甚至就连同他所需要液体火箭,也有人进行研究。

想来朱明忠倒也不觉得的奇怪,毕竟技术的发展有其共同之处,当随着航空等各方面的发展繁琐的计算开始阻碍技术发展的时候,在辅助工具只有计算尺可用的前提下,自然的会有人或者机械想制造一台计算机来帮助他们进行计算。

甚至就连同液体火箭的研究,恐怕也是因为人们抬头看着星空的时候,他们想要到达太空的愿望就会愈来愈强烈,然后自然会有人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尽管有些滞后,但是在朱明忠看来,至少还不算太晚。

“局部的领先,全方位的落后”

在前往位于海州的“喷气试验室”的路上,朱明忠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这样一句话来。

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个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倒是再合适不过。这个世界不同于朱明忠所了解的历史上的任何时代,它的很多科学技术水平相当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水平,但是这个同样经历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世界,却有着它特殊的地方,电灯在这里发明了长达百年、电动机同样也是,甚至就连同第一座水电站都在去年庆祝建成一百年,至于汽车也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

至于电视机,更是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在人们家中普及,黑白电视机甚至正在趋于淘汰,彩色电视机正在抢占市场。

如果套用朱明忠所了解的世界科技水平来说,它至少应该相当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是。可是实际上局部的领先并没有改变它的汽车以及航空技术水平的落后,大概相当于三十年代水平,而且在化学、生物学等许多学科上,同样相对落后。

这种先进与落后在这个世界“完美”的结合着。

就像现在前往海州所搭乘这辆时速超过百公里的“高速火车”,它就是使用内燃机驱动的,而不是电力。它的时速只有一百多公里,而不是两百公里。

“也许,应该先研究一下高铁,没准会成为公司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首节 上一节 1946/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