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2005节


“击败谁?”

“你说呢?”

“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只有你我肯定不可能,但是除了你我之外,我还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你是说官吗?他们,根本不可能对勋臣构成多少威胁,毕竟,他们的力量悬殊很大,这么多年为什么官一直没能扳倒他们?”

“因为他们是扳不倒的!”

看着王致明,李勒直接道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勋臣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国同休,在一般情况下,即便是他们犯下大错,板子也是高高扬起,轻轻放下,当年世祖皇帝就说过“与勋臣共天下”,至于官不过只是国家的官吏罢了。”

或许,这正是世祖皇帝吸取了烈皇末年的教训,选择了与勋臣共天下,而不是处处于皇家作对的官,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宋代以来“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原则。

“那么你还费什么劲?”

“想要扳倒他们确实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领域打破他们的垄断,比如在经济领域。”

不于置否的笑笑,王致明反问道。

“可是找我干吗?”

“我看过你的章,你的章显示你对他们非常了解,尤其是对他们对经济领域的控制,还有对他们那个群体。”

“我是卖度日的。”

王致明笑道。

轻轻从口袋里抽出20张10元一张的钞票,放在桌上,然后李勒说道。

“那么,给我写吧。”

“写什么?写一篇章?”

“不,写一个摘要。一张名单以及那些人之间有联系。你也可以口述,这个应该很简单。”

“你要的这些东西,在任何一家图书馆都能查得到,不过我不觉得的钱扎手,我写吧。”

王致明笑着站起身,然后他走到一个墙角里,那儿放着一张写字台,上面是笔和一堆白纸。在这个隔墙很少的公寓里,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工作的地方。他坐在那里拿着笔,不停地写了50分钟,有时查阅一下桌旁的一叠卷宗。他写完后站起身,手里拿着十几页纸,走向等候着的李勒面前,把纸递了过去。

“这些人都是勋贵中比较老的一代,他们的力量最为雄厚,当然,也有一些后起之秀。但是他们的情况实际上远远不能同那些人相比,毕竟,人家积累了将近两百年的力量,无论是人脉还是财力,都不是那些后起之秀所能相比的,如果你想要对付他们的话,也许可以和那些人结盟。”

盯着李勒,王致明笑了笑,

“但是我想,任何稍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去招惹他们,毕竟那不过是鸡蛋碰石头的事情,”

“鸡蛋碰石头?”

摇摇头,李勒认真的说道。

“我不这么觉得,要是非要比喻的话,我觉得的滴水穿石,倒更贴切一些,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那些人的对手有很多,不说他们内部的后起之秀们,就是朝廷的官员,大抵上也都和他们站在对立面,只要抓住机会,他们必定会反攻的,当然,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机会!”

“创造一个机会!什么机会?”

“当然是击败他们的机会,如果是你的话,你觉得这个机会在什么地方?”

“这个”

沉默了一会,王致明打量着面前的李勒,疑惑道。

“你确定你身后的人有机会击败他们?嗯,你们认识钱东吗?”

第576章 世家

钱东,一个很普通的名字。

瞧着和钱乐这个名字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实际上,他们之间却有亲戚关系,都是曾经兴乾朝的阁老、从龙旧臣钱磊的后人,只不过的钱东的祖上继承了钱家的一切,不仅仅是钱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且还有江淮银行的股份江淮银行那可是大明银行业的巨头。

当然,这一切都和钱乐无关,毕竟,尽管他的爷爷喊钱磊个爷爷,可是早在曾祖父那辈就拿着几万元的钱款离开了钱家,或许多年来的长子继承制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抨击,但是谁都无法否认一点,兴乾朝用法律固定的长子继承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大明。

在长子继承制下,稍微有点能力的父亲,自然会想方设法给没有继承权的儿子们安排一份稍微体面点的工作来养家糊口,而千方百计的让其接受教育往往是父亲们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尽管他们可以通过从军改变命,但很多人的次子,往往都会接受尽可能高的教育,以便在毕业后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普通百姓的话,自然没有这种能力,多生出来的儿子只能外出谋生,当兵也好,作生意也罢,甚至远走海外,移居海外都是一种选择,毕竟,人要活下去的。

总之,钱乐与钱东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朱明忠知道这个名字后,在感叹着世事变迁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感叹。

世家!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对于大明似乎是不存在的,尽管来到这个世界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朱明忠还是见到了许多世家,似乎那些世家遍地都是,不仅仅局限于勋贵,即便是许多高等官,同样也形成的世家。

就像钱家一样,钱家父子他们兢兢业业为皇家服务超过五十年,甚至于他们现在还成为淮海银行唯一的一个不受勋贵控制的大型银行的重要股东,甚至直到现在,钱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多年来钱家一直按照不与勋臣结亲的家训行事,所以与勋贵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认识一下吧!”

即然老板有了安排,那么钱乐自然要去服从。于是他便来到了钱家大宅。

“你好,我是钱乐!”
首节 上一节 2005/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