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220节


“当年清虏入关后,其南下的时间,恰好与其漕粮耗用有直接的联系,京师一日不可离以漕粮,这是众所周知之事。现在江南为大将军克复,运河又为我军断绝,如此局势变化之下,想来那清虏酋首必定会严令达素从速南下,以打通运河,重占重征漕粮以解京师之用,可,以在下看来,这倒也是一件好事!”

“好事?”

诧异的看着张国久,朱明忠示意他说下去。

“军门,其实,无论在这一年内,清虏是否能打通运河,重夺江南,其为维持京师数十万清虏口粮,势必会于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加重盘剥,其越是如此,于我朝便越是有利,南直隶以及江南诸地因清虏屠杀,人丁稀少,若是清虏从重盘剥,百姓自然不堪,我等到时候自然可招揽山东、河南等不堪盘剥之百姓,如此此消彼涨之下,清虏只会越来越弱,而反而我大明只会越来越强”

似乎张国久根本就没考虑过忠义军会败的问题,他所考虑的只是如何在另一个层面上打击清虏,而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

对于他来说,他甚至没有去同情北方的那些百姓在满清的盘剥压榨之下,会遭遇什么,他所看重的只是一个结果。一个对大明更为有利的结果。

他的建议让朱明忠想到了另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有满清的压迫更加强烈,才有可能重新点燃敌占区的抵抗之火,至少可以让敌战区的百姓向“解放区”迁移。

无论在任何时代,人口就是战斗力!有了人就有了税收,也就有了兵丁。

“所以,以下官看来,军门现在更应该派水军攻袭徐州仓,将其尽数焚毁,如此,清虏势必会再征新税,届时,若有百姓南逃,军门自可招揽流民、拓垦荒地”

趁他病,要他命。行军打仗,自然应该如此。既然对方的粮草不够,那么放火烧粮就是最好的选择。

张国久的建议,同样也会带来另一种结果,那就是在狗急跳墙之下,满清会不计代价的进攻自己,解决粮食危机。

面对这样让人为难的选择,朱明忠稍作沉思,随后他看着其反问道。

“玉山,你可曾考虑过,假如我忠义军为达素所败,又该如何?”

军门的反问,让张国久先是一愣,随后又笑道。

“军门,以忠义军之军威,别说达素所领的清虏是号称十万,即便当真是十万大军,又岂是忠义军的对手?”

尽管张国久是在南京才入朱明忠之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并不了解忠义军,通济门血战打出了忠义军的悍勇的名声,不过区区六千忠义军与上万清军精锐猛攻之下,仍然能够绝地反攻,近乎反败为胜,杀进满城。

当初忠义军尚是如此悍勇,更何况是现在,现在忠义军非但兵多将广,而军资充沛。在张国久看来,只要给军门两个月的时间练兵,到时候,别说是所谓的“安南将军”达素领的十万大军,没有十万,即便是真有十万,又岂是忠义军的对手。

当然,这一切正是因为朱明忠擅长练兵的名声早已在外,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只要给他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练出一支精兵来。毕竟忠义军就是证明。

时间!

只要有时间,军门就一定能练出一支精兵!

“玉山”

玉山的话,让朱明忠微微摇着头。

“别忘了,咱们现在即便是加上万余水营,顶多也就是两万人马,达素再没有十万,七八万也是有的,双拳难敌四手啊!”

兵力不足,这才是忠义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自从忠义军成军以来,屡战屡胜,但是除了通济门血战之外,其它的都有投机取巧之嫌,尽管百战百胜的打出了忠义军的自信,但作为主帅,朱明忠又岂不知道自身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兵力不足!

而兵力不足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忠义军,起自于江阴、兴于常州,可江南诸地皆遭满清屠戮,人丁不过区区数十万,即便是扬州等地同样也曾遭受屠戮,也就是淮安,未见兵火灾,可即便如此,两地人丁至多百万,即便是于此募兵,想来兵不过三四万人,若是再多,恐怕就会影响到农作”

人口才是发展的根本,没有人口一切都是空谈,就像现在李定国于西南,尽管屡战屡胜,但现时却又是越战越弱,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西南在满清的屠杀下,几乎达到了人口断绝的地步,如此一来,即便是李定国取胜,也无法补充粮草、兵员。

没有足够的人口资源,就无法招募足够的兵员,没有足够士兵,就不可能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当然也无法获得足够的粮草、税收。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口作为基础。

现在如此,几个世纪后同样也是如此,人口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而绝不可能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负担。即便是负担,也不过只是一时的负担。

在现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人,就可以募兵,可以征税,当然,商品也就有了市场。

朱明忠不想让自己成为第二个李定国,虽然是百战百胜,让清军闻风丧胆,但却因为人口的问题,导致其越战越弱。

朱明忠的话,让张国久微微一愣,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军门长不长于练兵,而是军门能否征到足够的兵,征不到足够的兵,这一切都是空谈。

而这一切又回到了张国久之前的那个建议中。只有通过一切办法,让满清加重对百姓的盘剥。才有可能促使那些百姓离开满清的占领区,来到南方,在这里垦荒种田。

“三、四万嗯,军门,若是能募三四万新兵,加以操练,算起来,忠义军也就是六万人马,足以,想来达素亦不足为惧,待到他日,击败达素之后,没准还能俘虏数万,到时候,自然无需再为兵员不足忧虑”

“但愿吧!”

对于张国久的建议,朱明忠并没有表示反对,而只是朝着对岸的清江看了眼,然后说道。

“钱炳奇、高成田他们应该到了吧,玉山,今天晚上的洗尘宴,你也一同去吧!”

军门看似随口的吩咐,只让张国久的心头猛然一跳,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在间接的告诉他他已经成为了军门的心腹

在张国久的心情有些激动的时候,朱明忠的眉头紧锁着,心里在权衡这他之前的那个建议。

“也许”

第28章 两难(第二更,求支持)

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三个半世纪后如此,此时,同样也是如此。

说是洗尘宴,宴席的主角虽说是钱磊、高继明两人,可是很快,在最初的寒喧与客套之后,众人还是慢慢的谈到了正事上。

“募兵!”
首节 上一节 220/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