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280节


他人的反驳王大虎便垂下头说道:

“这标下也不知道,只是想到了说说。”

盯着地图,然后朱明忠点点说道:

“大虎这个建议提得好,是我疏忽了,这清河是我忠义军的根本不容有失,嗯,可以留两个长枪营、一个火铳营留守,集思广益嘛!就该如此,谁还有什么建议?”

有了人开了头,接下来自然不断的有人开口提起了建议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作战计划被慢慢的完善了起来。期间朱大咸、钱磊等人也从后勤的角度提出了一些他们的建议,作为水军左右提督的李成乾、潘子钦,也各自道出了他们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议。

这或许就是忠义军最大的特点,或许在忠义军中并没有名将,但是在战前却通过这种齐聚一堂的方式召开了17世纪特点的参谋会议,最终集众家之所长,制定了一个能够尽可能发军自特长的作战计划。

“如此一来,一但兵败,清虏必定会败入进退两难之地,到时候,我军自然可以轻松败敌!”

终于,在最后一点细节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言语中被完善之后,所有人终于达成了共识出兵!

“这样打,我们差不多只能操六成的胜算。”

在人们的沉默中,朱大咸缓缓说道。

“这个方略,无论如何都挑不出暇疵,但它只是我等的算盘,虽说庙算多者胜,可谁知道,清虏到时候,按不按照咱们的计划进行,就不曾知晓了。知己不知彼,到时候,达素会怎么打,咱们可就不知道了!”

“你是说,我们该去问问达素?”

钱磊笑着玩笑道。

“无须去问,这战场上,情报最为重要,四石!”

转脸看着石磊,朱明忠叮嘱道。

“接下来,你要通过一切渠道,获得清军的情报,他们的行军路,他们的部队是又怎样布置,还有其他地方有没有暗路行军,都要侦探明白。至于眼下的这个计划,可行则行,不可行则可以再作筹划,战场上变化莫测,计划永远只是一个计划!”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朱明忠对情报的重视,甚至可以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以至于的就连石磊本人都觉得,经略有些过于看重情报、看重谋略,但同样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有多重。

“属下遵命!”

最后,朱明忠又看着他们说道。

“不论如何,在弄不清敌情之前,咱们只有一半机会,不过相比当初通济门的时候,咱们这六成的把握已经是实属难得了,剩下的,就是咱们如何把握机会了!”

说完这番话后,朱明忠看着众人说道。

“这一仗,关系到我等能否守住江北!关系到我忠义军的将来,请位还有什么建议吗?”

说完,朱明忠的双眼环视着众人,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只感觉嗓子时有些发涩,甚至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在众人都没有表示异议之后,他点了点头,然后咽了一口唾液说道。

“既然如此,下面,本帅便作最后部署了”

今天三更,求支持!

第81章 前夜(第二更,求月票)

不过只是一夜,在距离宿迁城东不到十里的地方,数座大营便耸立于田野上,三座有土垒环卫的大营,似三座土城一般,互相拱卫,这是从清河一路北上赶来的忠义军。

而此时宿迁城已经成了空城,城内外的百姓,早就被清虏屠城的消息给吓得逃到了黄河对岸或者乡间了,只留下一座空城,就在那位知县寻思着是否要献城的时候,这边达素麾下先锋官已经领着八千人马,赶到了宿迁城,原本想要屠城劫人的他,得知明军就在城外之后,这城自然是不能再屠了,他立即安排部下守城,从而控制了宿迁,尽管那些原本意在洗城的兵丁对此极为不满,可瞧着十里外敌军,那里还敢有抱怨,一个个无不是立马上了城,毕竟这有城墙总是好事。

接下来,整整一天的功夫,达素所领的安南军,便源源不断的进入宿迁,并在宿迁城外扎起了大营,对于清军来说,宿迁未曾陷入敌手,无疑让他们吃了一计定心丸。

置身于城头上的达素,注视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敌军大营时,赖塔便出言提议道。

“达大人,现在是否派兵袭营?”

“不急,你没看出来,这宿迁是朱贼刻意丢给咱们的吗?这宿迁背对运河、侧临黄河,如果咱们把大营设于城内、城东,到时候,他自然可以水军断我军之后路,到时候,咱安南大军可就成了孤军了哼哼,这姓朱的倒也是个知兵之人!”

不过尽管看似称赞,但是语气间却带着轻蔑,随后达素又吩咐道。

“命令于运河西就地设营”

作为沙场宿将,达素在看出了朱明忠的用意之后,自然在第一时间想出了应对之策,他的应对策略非常简单,就是将军营分设于城东城西,从而使得数座大营分立环卫宿迁。甚至就连运河,也在他的一声令下,聚满了数百艘随军民商的船只,从而轻易化解了已方的劣势。

“这个达素”

清军的部署被侦知后,第一时间送到了朱明忠的面前,看着沙盘上达素的部署,朱明忠忍不住摇头叹道。

“当真是沙场老将啊,这第一局,勉强算是平局了!”

原本,按朱明忠最初的计划,忠义军应该在运河以西,但是后来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中,他们选择了城东,因为城东更为开阔,更适合发挥清军的长处。

“经略,属下不明白,为何咱们选择城东,城东一马平川,不是更容易发挥清虏骑兵之长吗?而且,现在宿迁又在清虏之后,这等于让我军尽处劣势啊!”

说话的是李白,他是清河书院的士子,是朱之瑜于书院中推荐二十几名士子其中之一,他脸庞瘦削,面色苍白,一对眼窝微微下陷。但是一双眼睛漆黑,其间却闪动着年青人才有的朝气。也正因如此,所以他才会直接开口询问。

“因为如此一来,达素就知道,他是背水一战,所以,他才要破局啊!”

朱明忠的面上带着笑,对于身边的这些参议处的年青的幕僚,朱明忠一直都将其视为他的参谋,自然会抓住机会教导他们,以期待将来他们能够独挡一面。

“破局?”

“对,就是破局,你们看看,达素如何破的局?”
首节 上一节 280/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