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299节


奏折是固山额真索浑的八百里奏报:九月初三,安南将军达素领七万大军于宿迁与朱贼十余万大军决战,两军酣战数个时辰,后眼见朱贼即将兵败,贼却以水军之常,又以十数万军贼军以水路助师断其后路,以至其反败为胜,安南将军达素生死未卜,七万安南大军仅有万余人得以逃生,如此云云。

看着这份800里加急的奏折,看傻了眼的福临,整个人顿时便失去了耐心,更是不住的破口大骂道:

“混蛋,达素、索浑统统都是混蛋!十余万、十数万,那朱贼能撒豆成兵不成,定是他等贪生怕死,这等恶奴一定要严办!”

从未曾经受这样的惊涛骇浪的福临,忽觉只觉得的整个人一阵眩晕,两眼紧闭,倒在龙椅上,安南大军就这么败了,而且败的这么惨,这汉人的天下,难不成当真坐不得的吗?

现在他真的有些害怕了。安南军惨败如此,这可是大清国开国以来所未曾有过的惨败!

想当年太祖皇帝起兵的时候,那才多少人马?而现在近十万人马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这完全颠覆了他的意识,完全颠覆了他对清军的看法,毕竟安南军中有许多八旗精锐,可偏偏却如此不堪一击。

“哪怕就是10万头猪,也不能败的如此之快啊!当真是一群不堪一用的奴才。该杀!通通该杀!”

就这样,整个人完全沉浸在惶恐与愤怒之中的福临,整个人的神情显得有些恍惚。

“皇上、皇上”

听得清是董鄂妃在他身旁轻轻呼唤他。

“皇上,皇上,你不舒服了吗?”

福临挣扎着张开眼来,那煞白的脸色中尽是恐意,他凝了凝神,却嘶声喊道。

“不要紧,江南又出事了。达素败了,还有朕、朕要亲征,要亲征这次非得把那些逆贼消灭的,会彻底消灭的!董妃,你放心,朕没事,快传旨,朕要亲征”

第99章 范文程(第二更,求月票)

一顶绿八抬八扳的绿呢大轿由轿夫抬着,快步前行着,虽说轿夫的脚速很快,可那轿间却不见颠簸,置身于轿中的是一位国字脸六十几许穿着一身一等精奇尼哈番一等子官袍的满洲贵胄,正是数年前以病奏请休致的范程。

虽说瞧着是满洲勋贵,可范程却是正经的汉人。四十一年前,也就是万历四十六年时,后金下抚顺,范程与兄寀随即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投降后金,从此为后金夺入中原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了。

这位几年前便激流勇退的少保兼太子太保,这会急急往着紫禁城赶去,正是应皇太后的召见,对于范程来说,尽管当年他主动投奔努尔哈赤,但能够位极人臣却是因为皇太极对他的知遇之恩,也正因如此,这边一接着皇太后的旨意,他便心急的赶了过来。

“想来定是为了江南之事。”

虽说已经休致,但是并不意味着范程不闻窗外之事,这从郑成功夺下南宁开始,江南糜烂开始,他便一直关注着江南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主动上书朝廷,他在等着,等着皇上或者太后的召见,甚至在这去的一段时间里,他更是传出了病重的消息。

以汉人事清四十余年,能够做到今天位极人臣的地步,宦海沉浮数十年的他,心知如何展现他的价值。

病,自然是要病。

但是当太后召见的时候,即便是只剩下一口气,也要来见太后。这是为奴才的本份。

紫禁城一到天黑之后,那进入宫中的各道大门小门一律宫禁加以紧闭,并加上又大又粗的门杠,非是皇命不得开门。白日里,在阳光照耀下这静寂威严的宫殿将朝廷的尊严和皇家的尊贵,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殿堂更是气势逼人。可是一到夜幕降临之后,就完完全全是另外一番模样。气势恢宏的大殿内没有一盏灯,黑洞洞的,宛如祭祠鬼殿一般。就连那殿前有广场上也没有一盏灯照着,空旷旷的、黑沉沉的,只给人一种凄凉悲哀之感。宫中历来稀奇古怪的传闻甚多,加之这宫中的太监又格外的胆小且多疑。所以,一到入夜之后,这里便见不到一个人影。白日的天堂,此刻近乎于就成了阴间。

可就是这形似阴间的地方,古往今来不知让多少人心神向往。不过,形似阴间的只是紫禁城的前半部分,至于后半部分,因为这宫中的太监、宫女则多少还有些人间的生气,不过便是入了夜,这里除了房间的灯亮,却也是黑洞洞的。

引灯的奴才打着带着”范”字的灯笼照着亮,范家的那顶绿呢大轿,停在紫禁城东侧的景运门外。

“主子,请下轿!”

在轿帘被奴才掀开的时候,身着一等子官袍的范程,神色端凝地从轿中走出来。在下轿的时候,他顺手拿着一块怀表出来看了看,时针正好指在八时上。这是一块西洋表,乃是皇上所赠,这西洋的稀罕玩意总是引人,这块怀表,从皇上赏赐之后,已经用了四年多了,随时随地都带着,而且养成了每隔一会儿便掏出来看看的习惯。

这么晚了,还违了礼制召见自己,定是江南不知又出了什么变故。虽说大清国不怎么看重礼制,可毕竟已经入关十五年,这礼制早已经建全了,不可再像当年在盛京时那么随意。

这会召见的这么急难道是达素那边出事了?

想到这,范程的心里”咯噔”一声。就在这时景运门已经打开,几个刀枪晃晃的侍卫分立大门两旁。而皇太后身边的太监早已恭候在门边,见范程已走出轿门,忙哈着腰迎上。现如今,这宫中的太监地位远不比前朝那会,若是稍有跋扈就会被直接杖毙,即便是太后身边的太监,也得夹着尾巴,唯恐慢怠的他人,被直接杖毙了。

“老相爷,这么晚了还要进宫来,您老可真是辛苦!”

这样的恭维许是从他的嘴里说了不知多少次,这大清国没有相爷,可他知道身为的议政大臣范程喜欢这个词儿,汉人大员即便是入了旗也喜欢这个词儿。

“正是多事之秋,不能不辛苦点。公公,近来身体好吗?”

范程自然不会因为太后身边的宠奴的恭维而趾高气扬,他知道这种奴才最是心眼小,万万不能得罪,那些有病态的脸上露出了的笑容。

“托老相国的福,还好,还好,倒是您老,可得注意身体。”

这太监走到范程的身旁,伸出一只手来搀扶着范程。

“天色黑了,老相爷慢慢走。”

这太后的身边太监以一种近于平时对太后说话的口吻关照着范程。同时,又对着附近的小太监吩咐道。

“没眼力的东西,还不把灯笼点得亮亮的,为老相爷引路!”

数盏宫灯一齐点燃。四盏在前面开路,两盏在后面护卫,中间,太后身边太监亲自搀扶着范程,跨过景运门,向着慈宁宫走去。范程自家带来的奴才、轿夫都被拦在门外。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终于来到了慈定宫,这里的光亮明显亮多了。当范程跨过进入慈宁宫前院时,眼前甚至适应了好一会,才适应这宫中的光亮。跟在太监的后面,范程一直走进门外方才站定。

一会儿,那太监掀开帘子,对门外的范程说。

“老相爷,太后叫您进去。”

范程迈进门槛,先是肃立站定,然后跪下,摘掉那一等子的红顶帽子,将它放在一旁,磕了一个响头。然后再站起,左手捧着这顶帽子,向前迈进几步,来到太后前边,又跪下,将帽子放在手边的地砖上,用辽东口音的汉话喊道。
首节 上一节 299/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