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368节


这些个,他一直在等着,等着老天的报应,虽说二弟早死,但他亦不曾流下一滴泪,这一切都是报应!

“报应啊!”

常叹口气,看着身边的惶恐不安的子女,侯方镇苦叹道。

“你们都别怕,若是要怪的话,便只怪你们投错了胎,投到了侯家,谁让你们有个好二叔,谁让你那二叔害死数百万百姓,如今便是我侯家上下,全都偿了命,又岂能陪得上那多冤魂”

置身于院中的梁云程听着侯方镇的这番话,那没有丝毫表情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侯老爷是通情之人!”

听着那位提刑官的话,侯方镇看着他反问道。

“为何提刑不往“壮悔堂”去?”

侯方镇口中的“壮悔堂”是其被赶出家门后修建的宅院,表示其壮年后悔之意。

“壮悔,壮悔,其壮年后悔若是世间之事,皆可后悔,又岂需国法?”

摇摇头,梁云程看着侯方镇说道。

“虽说当年你等将其赶出家门,可其罪过太深,又岂是赶出家门所能平,长华”

摇摇头,心知眼前侯方镇与其弟不同,他是心在大明的遗民,但谁让他是侯方域的兄弟。

“我知道!”

点点头,侯方镇长叹道。

“谁让我有那么一个好兄弟!”

这声苦叹之后,侯方镇看着远处说道。

“侯家曾是我大明之“戍籍”,至先祖两榜出身,官至太常寺正卿后,家族才开始显贵。沐大明之恩两百余年,只可惜先父疏于教导,方才令二弟犯下此等滔天大罪,如今之事不过只是天理循环之报应。只是”

尽管这上门抄家,让侯方镇多年来的一直压抑的心情,总算是得到了片刻的放松,但他总归还有那么一点私心。见这位提刑官似乎还有些许人情,于是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说道。

“我侯家尚有犬子小儿数人,还请提刑官高抬贵手,为我侯家留下些许血脉”

面对侯方镇的请求,梁云程先看他一眼,然后看着那些哭啼着的女人,看着她们怀中抱着的幼儿,尽管于心有些许不忍,但是最终他还是摇摇头说道。

“非是梁某不愿,而是国法不容!”

一声“国法不容”,让侯方镇的脸色微微一变,最终还是苦笑道。

“壮悔、壮悔,只是壮悔,却不知天理,不知国法,又何需壮悔,罢了,罢了,便让侯家警以世人吧”

第166章 百官相(第二更,求月票)

顺治17年年初,虽是临近三月,可是这天却没有丝毫转让暖的意思,那自漠北草原上奔腾呼啸的朔风,挟着滚滚寒流和那纷扬的雪花,直灌北京城,这三月里的桃花雪就像是腊雪里的大雪似的,昼夜不停撒下了满天飞旋的鹅毛大雪,吞噬了整座北京城。

不过只是一夜的功夫,这京城内外到处银辉满眼,和着先前的积雪在地上结上了一层结实的雪冻,这刺骨的寒意直透万户千家。地上新下的积雪被车马行人踩成泥泞一片,可被那刺骨的北风一吹,又都冻成了滑溜溜的冰道。

清晨时分,那往城里卖水的双马套车,这会同样也是步步艰难,便是好不容易到了户门前,虽说那水箱外包着层破被,可依然难免结上了些许冰冻,虽是说这一桶水少了一半,可这京城水苦,百姓们也只得紧着这满是冰冻的水喝着,不定这雪再下大了,便是这水也没有了,到时候只能扫房顶上的雪水了。

房瓦上和树梢檐角处处积上了厚厚的积雪,这京城千家万户在扫除各处庭院和通道的积雪,不时他们会拄着大扫帚,呵口热气。

“今年可真冷啊!”

今年确实比往年更冷了,其实这几十年,一天比一天更冷。

相比于寻常百姓,那各部衙门里头,却显得暖和一些,虽说衙门里不像宫里头有那取暖的地龙,可却也有火墙,循着大人们的吩咐,衙门里的差役无不是加足了柴火,才算驱除了窗缝里头钻进来寒意。

尽管天气酷寒难当,可是这人心却比这酷寒更冷上几分。

虽说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着实大振了民心士气,尽管皇上驻足于济南,可是那几十万大军驻于山东、河南,再加上皇上下旨从漠北征发的几万蒙古骑兵的旨意已经下到漠北,这民心士气自然不像宿迁败后那般紧张。

只待明年开春之后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明年开春之后,待到蒙古骑兵到时,三十万满汉大军南下之时,就是江南海贼兵败之时,对此大家伙可是深信不疑。

惶惶不可终日的人心,似乎随着皇上南下而得到平定。

不过,就在人心看似定下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却从南边传了过来窃居江南的海贼居然要对仕清官吏加以清算。

二月十三,那个所谓的什么“延平王”发出公告“仕清伪吏若不于三月内返乡,皆以汉奸沦处,没其产并流家人于海外”。

从皇城到街头巷尾顿时被这个消息惊呆了。自打从郑成功夺了江南,本就让那些江南籍的官员无不是人心惶惶的,他们寻思着,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像当年满清一样拿他们的家人开刀吧。

可谁曾想,这些人真的动起手来了。

首先被清算是侯方域,但是其献计张存仁扒开黄河淹死百万无辜同胞却是罪恶涛天,尽虽说其未曾出仕,但是就凭此罪,就被流了九族,那可是整整数千人被流放。而如陈名夏这种降清后因故株连被劾论死的,也被加以清算,陈家上百千余口被流。甚至第一批列入被流名单的,皆是过去十五年间降清后身死之人。

这个消息传至京城之后,顿时在京城上下掀起一阵从未曾有过的波澜,几乎所有汉官皆是人心惶惶,而几位家在江南,岁数稍长的汉官,更是又愁又急,一病呜呼,而更有江南籍汉官连夜出逃,这几日这各部衙门里的京官眼瞧着一个个的跟着的逃了出去,这种惶恐不安更是蔓延到了地方上,这会不知多少江南籍的官员在那里惶恐的张望着。

千里做官只是为财,可若是举族流放海外蛮荒之地,又该如何?

这回的人心浮动,甚至远甚去宿迁大败,又不知有多少人心思浮动间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不现如今这人人都不忙着手头的公务了,而是在窃窃议论着战局的前途。
首节 上一节 368/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