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430节


“你当真以为江南来的徐知县弃印逃了,就能胡言乱语了?”

朝左右看去,蒋喜低声说道。

“这新来的那大人,可是正经的八旗,当年可是从龙入关的,杀起人来可是不眨眼的!”

哼哼,除了杀人,那清虏还会干什么?

心底这么寻思着,瞧见姐夫那副小心翼翼,唯恐他的话被人听去的胆小模样,于成龙的心底略微一动,便对姐夫说道。

“这佐领的门路,总归是异途,非君子所为,再则姐夫,我那家中你又不是不知,自兄长病故后,全家生活的担子落在小弟的肩上。后来你那三侄出生,接着父亲年老多病,要人侍候汤药。现在又有两子求学,全家开支很大,家资受窘如此,如何还能拿出银子来打通佐领的门路?”

于成龙这么一说,知道他家中情况的蒋喜便连忙说道。

“成龙,那家中不还有些田产嘛,若不然便卖上些许,若是能入国子监,他日外放为官后,又岂需再为田产家业烦恼?”

心底已经打定主意的于成龙,听到姐夫的话,又急忙说道。

“姐夫,你不是不知家中老母虽是继母,可却也是长辈,当年家父去世时,曾叮嘱小弟不可仕清,若是老母一意阻拦,小弟又岂能典田卖地贿赂他人入国子监?”

一个个理由与借口从于成龙的口中道出后,原本还有意相劝的蒋喜,最后只得摇头叹息道。

“哎,可惜了,可惜了,成龙,你可要想清楚,这机会可以稍纵即逝!”

临了,在两人分别时,蒋喜又一次试图劝说他这内弟与他一同进京,可谁曾想遭遇的依然是拒绝。

当夜,置身于床上的于成龙,脑海中一个念头依然在那里翻滚着,他的脑海中依然不时的想起那书册中的字,尽管那字极尽香艳,以至于会令人想入非非,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会所思所想的却是满清权贵若是当真如此不知礼仪廉耻,又怎么可能坐了天下?

对于书册中的内容,于成龙尽管有所怀疑,但仍然是半信半疑,毕竟那满清本就是塞外蛮夷,既是蛮夷又焉知“礼仪廉耻”。

“若非是吴三桂引其入关,若非是那庄妃以美色引诱范氏等奸商,若非清虏入关后,极尽杀戮,意杀尽我汉人骨血,又岂能治我中国十余年?”

尽管是半信半疑,但是于成龙仍然选择相信庄妃秘史补遗中的一些言语,比如如洪承畴那样的汉奸,如何于床上向庄妃邀宠献计,借“剃发易服”杀尽有骨气的汉人。

在心里这么寻思着,一夜无眠的于成龙,心底另一个念头却在催生着,却在慢慢的发着芽。

“也许,应该去江南,去江南,至少,至少能不为汉奸”

想想新近听闻的与汉奸有关的消息,于成龙反倒是庆幸着他能够断绝放弃出仕满清的打算,毕竟,就连原本的徐知县,都知道弃印逃跑,更何况是自己?这个时候还往那个火坑里跳,不是自寻死路吗?

江南许是更好,不如便去江南吧!

这一夜,许多人都是无法安心睡眠,一本不知何时传开的话本,不知搅乱了多少人的心魂,小人物尚是如此,至于那些大人物,同样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书中有名的范程来说,又一次,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他,披着衣裳起床后,点起了灯,然后拿出了那本书册,

“顿了顿,义无反顾的推开书房的门。他反手上门页,一边走一边打量庄妃,目光火辣又意味深长”

这册中的“他”,并不是其它人,而是他范程!

对于外人来说,这书中的字或许是香艳至极,但是对于范程来说,却不亚于夺命钢刀,作为当事人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书中所言,不过只是胡说八道,可是谁会听他解释。

即便是有人愿意听他解释,他又怎么敢解释?

“哎,恐怕皇上也早已经看过此书了!”

长叹口气,想到这阵子皇上对他的冷淡,范程的脸上尽是满面的苦涩,更多的是发自骨子里的委屈,可尽管委屈万分,他却不敢解释,甚至只能装聋作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对于皇上的脾气他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有些事情就是皇上身上的“逆鳞”,而皇太后的贞洁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如此,原因再简单不过,毕竟皇太后曾经被迫下嫁多尔衮,尽管多尔衮早已身死,但是皇太后的贞洁就像根刺一样,一直藏在皇上的心底,过去没有人说,更无人敢说。

但是现在,这本庄妃秘史补遗的四处传播,却触动了皇上的“逆鳞”,而在这册中,非但有多尔衮,还有其它一众人等,在书册中,非但皇上的皇位是靠着庄妃,甚至就连太祖之所以选择八子皇太极继位,同样也是因为庄妃。

“父子三人,皆沉迷其美色之中!世人荒谬如此,居然连这种字也会相信!”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但是范程的心里却不住的敲着鼓,对于皇上脾气的了解,他很清楚,有一天,皇上必定会把刀指向他,不是因为他不忠,而是因为只要他活一天,对太后的贞操,都是一种侮辱,对于皇上也是!

“难道说,皇上已经对我起杀心了?”

想到这范程的心头微微一颤,他现在甚至后悔了,后悔为什么会随皇上南征,若是留在京城的话

留在京城,又岂是长久之计!

皱眉沉思着,想到几日前,那个因为贻误军机被100军棍活活打死的御前侍卫,别说范程不相信,就是这军中的兵卒,恐怕也没有几个人相信,原因再简单不过,那人的父亲名叫“那哈吉”,虽说当年入关时就已身死于战场,但在话本中那哈吉曾与庄妃有染,这才是那人被打死的原因。

这叫父债子偿!

“皇上啊,你怎么就那么糊涂啊!”

于心底哀叹着,范程只差没有哭出来了,满面苦色的他,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在未来的某一天,皇上定会为了太后的清誉杀了他。

想到这一切的根源,尽管不知道这篇章到底是不是那个人写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肯定和他脱离不了关系,恐怕也只有那个人才会采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范程立即恨恨的骂道。

“都是你的朱成仁,不杀你,又如何能泄老夫之恨!”

第211章 门前(求月票,求支持)

实验室仍在继续,只不过,当朱明忠忙于政事的时候,他的那些助手们会继续进行实验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17世纪中期的中国,朱明忠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

而这个工业研究实验室或许看起来有些原始,但却开启了一扇大门,而作为大门开启者的朱明忠来说,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掌握好方向,并向实验室提供足够的资金以及灵感,最终让那些有志于发明创新的人,在其中完成他们的发明。

在更多的时候,作为江淮经略使的朱明忠,还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军政事务,即便是有他人协助的情况下,许多事务仍然需要他亲自处理。
首节 上一节 430/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