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442节


想到这种长筒军靴的价格,朱明忠暗自在心底庆幸着,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近十万新兵都是服兵役的“义务兵”,他们只有每天30钱的津贴。这与那些老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已经晋升为军士的老兵,军饷最低的也有2两三钱的军饷。这也是忠义军中的“双轨制”,老兵作为军士领取“高额的津贴”,而新兵则只领取“基本津贴”。

而这种区别,则让江北有了充足的财力去改善军人的装备,就像这种足以穿上十几年二十年的军靴,未尝不是一种福利。

看着厂房中那些或是缝着靴子,或是用压杆钉机打着针眼的工人,朱明忠的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了缝纫机,如果有缝纫机的话,也许生产靴的速度会更快一些,而且价格也会更为便宜,到时候,这军靴不仅可以在装备军队,也可以向民间出售,当然,军装的缝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甚至可能会带动江北的工业发展。其实一直到现在,朱明忠所缔造的工商业从一开始就服务于军队,军装、军靴、武器、被服、军火等等工业构成了江北的官营工商业,而这或许正是江北的特色,而最终,这一切又会驱动江北整体工商业的发展,无论军装、被服的分包,亦或是现在的军靴生产,在未来,这一切最终会演变成为工厂,军需生产会成为工商业发展的原动力,毕竟,十几万人的军需摆在那里

“现在,一切都在改变!”

在离开制靴厂的时候,坐在马车上的朱明忠,感受道路的些许颠簸,与其它的四轮马车使用的牛皮拽拉悬挂不同,他的这辆“专车”用的是兵工厂制造的板簧减震,这样无疑会更舒服一些。相比于价格低廉的牛皮拽拉悬挂,用钢板制成的板簧减震效果更好,但是价格却相对昂贵,但是用在“豪华专车”上倒也不过份,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军转民”的一种,毕竟现在江北的工厂大抵都是为军需服务,在未来,总有一天,需要进行“军转民”,就像现在的马车制造厂,现在是军民产品同时生产,两者的比例甚至达到了一比一,而民品生产带来的利润,保障了工厂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依靠辎重马车和炮车的生产维持工厂的生计。

在铺着碎石并不算平整的道路上奔走时,因为悬挂减震的作用,车厢一晃晃的,坐在车中的朱明忠透过玻璃车窗,看着车外那遍地的春光,心思不由的飞到了另一个地方。

“现在,他们应该差不多准备好了吧!”

想到最近几个月前收到的那份情报,想到那么一个个,他的唇角微微一扬,脸上露出了尽是一副嘲讽之色,同时又于心底暗自冷笑道。

“哼哼,大将军这次非得看看你这位大将军有什么能耐不可”

第220章 试验场(第二更,求月票)

那位大将军有什么能耐,朱明忠暂时并不清楚,但是他很清楚,相比于那位大将军,他真正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自然不会是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的海军,没有个几年的时间磨练,那支海军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海军。不过相比于现在东方的舰队,朱明忠很清楚他的海军优势在什么地方。

技术上的优势!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技术上的优势,最终会决定海战的胜负!毕竟,海战从来都是蛮夫的战场,而是智慧与科学的校场。比拼的是智慧与科学,至于莽夫,在大海上,从来都只是他人功名的垫脚石。

在城外忠义军炮兵操练场上,正中摆着一门擦得锃亮发光的短身管火炮。这种火炮,在一个半世界后被称之为“卡龙炮”,尽管其射程近,但因为口径大而闻名一时,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卡龙炮在当时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火炮类型。它的倍径接近于榴弹炮和臼炮,然而使用方法却是像加农炮一样平射。它只有单个炮耳,炮钮上带有圆环,炮口部位没有外扩,反而內缩。它的口径巨大,甚至可以达到64磅,但是重量比同等口径的加农炮要轻很多。

江北兵工厂中使用的卧式镗床、砂模铸炮、灰口铸铁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火炮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卡龙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只不过,在这个时空,它不可能再被称为“卡龙炮”,若不然,从现在起,就叫它“清河炮”。

在朱明忠于心底这般寻思着的时候,他的眼睛盯着这门炮,因为它的炮身短,而且炮架也有些与众不同,所以相比于兵工厂用青铜铸造的野战炮,以及舰炮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十分引人注目。

其实这里并不仅仅只有“卡龙炮”,还有两门青铜炮,这是用日本铜铸造的野战炮,毕竟相比铸铁炮,青铜野战炮的性能更为优良,过去因为没有足够的铜用于铸炮,所以才“因陋就简”的使用铸铁炮,而现在随着对日本航线的开辟,廉价的日本铜不仅让军正司的铸钱局里有了充足的原料铸造减色的“顺治通宝”,同样也让兵工厂有了充足的原料用于铸造火炮。

而无一例外的是,每一门火炮旁边都有一个木箱,木箱中放置着由圆形的炮弹、软木以及油布火药包组成的“整装炮弹”,这种领先时代两个世纪的炮弹是忠义军炮兵最大的法宝,毕竟在这个时代,各国陆海火炮还在使用散装的火药。“整装炮弹”可以让炮兵以更快的射速发射炮弹。

此时的训练场上,几十名忠义军陆海军的将领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因为是天气尚带着些春寒,所以他们大都穿着大衣,与红色的军服不同,呢绒大衣的颜色是藏青色的,这种普鲁士式的军大衣和他们身上19世纪晚期风格的军装一样,都是朱明忠亲自设计,只不过普通的士兵并没有这种待遇他们穿的大衣都是棉花充填的87式军大衣。

这些人站在那里,不时的低声交谈着,偶尔的还会发出些许笑声,但是当朱明忠走进来的时候,众人纷纷行礼,而朱明忠则着笑着与众人招呼着,然后大声说道:

“今天请各位过来,是看看咱们兵工厂新式的一些武器,这是葭湄他们经过几个月的殚精竭虑造出来的,都已经进行了试验,今天大家也来开开眼界。大家都知道,这兵器是否犀利、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所以我忠义军自成军之时,就重视兵器。现在请葭湄先给大家讲讲。”

身形高高瘦瘦的戴苍走到大家跟前,他首先从桌子上取出了一枚手榴弹,然后拿着手榴弹,操一口江南官话看着众人说:

“各位将军,大家看这枚手榴弹与诸位平时用过的有哪些不同。”

将领们的目光都转向他手中的手榴弹,那手榴弹瞧着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上面没有过去用来封闭点火头的陶盖。

“我看那顶上没有陶盖了。”

“可不是,没有陶盖怎么防潮、防水?”

面对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戴苍笑着说道。

“大家说的都对,这个手榴弹与平常的手榴弹不太一样,从外表上看确实是少了一个陶盖,而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在于它再也不像过去的旧式手榴弹一样,用火点发”

“不需要点火?”

“不点火怎么能爆炸?”

“就是不点火,那还是手榴弹吗?”

“可不是,不点火的话,那还不就是铁疙瘩”

将领们无不是感到有些奇怪,纷纷你一方我一语的议论起来。

“这种手榴弹与过去的手榴弹完全不同,它不需要点火,是因为手榴弹木柄里面装了一个拉火管,这个拉火管只需要一拉,就会自动点点燃里面的引火药,引火药会延时56秒,然后再爆炸,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需要像过去一样,拿手榴弹在那里小心翼翼的点火。”

拿着手榴弹的戴苍详细地讲解给大家听。

“你的意思是,这手榴弹只要一拉就能扔?”

“怎么拉?如何拉?拉那里?”

“要是不需要点火的话,那用起来可就方便了!”

“可不是,这手榴弹虽说不错,可过去用起来确实不方便,要不用点火,那打起来的时候,管他三七二十一,扔个几千个,那里还需要打仗”

“可不,要当真不用点火,那可真是个厉害的东西!”

“有了这种东西,那打清虏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首节 上一节 442/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