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536节


传入耳中的话,只让屈大均的目光瞬间变得呆滞,他惊愕的看着这位王安民,一时间似乎认不出他来。

“你,你可知、可知道这句话正是陷经略于不忠不义之中!”

好不容易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屈大均看着王安民,肃声说道。

“你,你可知,纵,纵是郑延平麾下部将,亦未曾有人敢如此言语!”

或许郑成功麾下有人这么想人,但是却无人敢把内心的想法给说出来,毕竟郑成功是大明的忠臣,他们绝不敢说出这番话来,从而惹恼了郑成功。

可是现在,王安民却清楚的告诉屈大均他以朱明忠为主公,所以自然不可能接受皇帝的封赏!

非得主公之许,不敢受封于他人!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的眼中只有主公,而无皇帝!

这是大逆不道之言,谁,过去谁曾敢如此堂而皇之的说出来!见王安民正欲开口辩解,屈大均立即厉声喝道。

“王提督,休得再作言语,万不可陷经略于不义之中,你可明白!待到回江北之的后,屈某再向主公参尔一本!”

屈大均的一句再向主公参尔一本,让王安民的脸色略微一变,他诧异的看着这位曾因皇帝的到来,而激动不已的“迎驾特使”,他,他在说什么?

主公?

难道说

“哎!”

重叹一口气,屈大均随后又摇头叹道。

“尔等当真是行伍之人,只念着家国未复,却不知皇命,实在是,实在是罢了罢了”

一边摇头,一边叹气,屈大均最后又像是极为失望似的,看着王安民说道。

“罢了,罢了,屈某就代你写个请罪的折子,自辩一下吧!”

现在轮到王安民不懂了,他不接的,看着这位特使,神情中似乎带着一些疑惑。还有一些不解。

这是怎么回事儿?

就在屈大均的话引起他人的不解时,远在阿瓦的沐天波,却正在与几位劫后余生的朝中官员正在那里商讨着将来。

“现在阿瓦已平,接下来诸位自然是两宫一同乘船南下,到时候,自然有晋王、巩王沿途护送。”

沐天波看着杨生芳、杨在、邬昌琦等人,朝中官员也只余下他们几人,至于其它人,皆已经死身于乱兵之中,至少皇上身边将来还有个商量事的人在。

“国公的意思是,晋藩、巩藩也会随我等南下?那,那这云南之事,又该如何?”

杨生芳有些急切的问道,侥幸躲过乱兵的他并没有想到,晋藩、巩藩也会领兵南下,按他的想法,现在晋藩、巩藩理借缅甸之地休养生息,然后击败吴三桂,夺回云南才是。

“现在莽白还领有十万大军,阻于南方,若是要两宫安全抵达安南,晋藩、巩藩就必须沿途护送,再者本公听说,似乎对于两藩,朱经略好像另有打算。”

这是他从张峰扬那里得知的,尽管并不清楚朱明忠到底对晋藩、巩藩有何打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两宫南下,非得有两藩沿途护卫不可。

“朱明忠”

念叨着这个名字,杨生芳的心思微微一动,对于这个新晋崛起的明军将领,过去他压根就没有听说过,只是知道这人是郑成功部将,曾于江北全歼达素所领的十万八旗精兵,让那满虏可谓是家家戴孝,可谓是一员悍将。

“哎呀,若是没有朱经略,我等恐怕必遭缅人毒手啊!”

邬昌琦的话立即得到众人的一致响应,尽管他们的心里对朱明忠只救皇上、太子,将他们抛于此地的举动颇为不满,但这个时候,他们倒是不介意对其夸奖一番,毕竟他们的性命,刚刚被其救下。

“正是,正是待到返回南都之后,到时候,皇上可要对朱经略好好封赏才是啊!”

“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像朱经略这样的大明忠臣,皇上自然会加以封赏何需我等多言。”

听着诸臣的话,沐天波沉声说道,看着面色各异的诸臣,尽管他们的语气中带着感激,但是基于对他们的了解,他深知,一但这些人回到皇上身边,他们就会立即弹劾朱明忠,就像他们曾弹劾李定国一般。

至于弹劾什么?

弃太后于不顾,置皇上与不孝!

看着杨在等人,想到去年受莽达邀请过江参加十五日的缅历年节。他携带皇上原赏赐的送的礼品过江后,缅甸君臣不准他穿戴明朝衣冠,强迫他换上缅人服装同缅属小邦使者一道以臣礼至缅王金殿前朝见时所遭受的屈辱,而当时他之所以忍受这一切,正是为了皇上,为上朝廷诸公,但是却仍然被礼部侍郎杨在、行人任国玺上疏劾奏他失体辱国,虽说最后皇上留中不发。

但是当初对他沐天波尚是如此,对朱明忠又岂会留情?

想到这,沐天波的心底一叹,暗自寻思道,不知待到他日被弹劾时,朱明忠是否会后悔今日?

就在沐天波于心中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外边突然传来一阵激动的喊声。

“莽白投降了,莽白投降了!”

第285章 土官与国公(求月票,求支持)

7000字的大章!今天的更新还可以吧!以后每天尽量保证6000以上的更新!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再一次,求月票,求支持!欢迎大家加入讨论群一起讨论剧情。再次感谢!

国王被明军俘虏!
首节 上一节 536/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