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806节


当然清楚这一点的并不只有福临一个人,此刻同在大帐之中的大臣奴才们对清军目前的处境也是心知肚明,对于楚军的情况也是有所了解。

“皇上,楚贼此次出太行者,大抵上都是其于山西招募的新兵,其中亦有前山西绿营者,至今虽然屡闻其陷城,但各地却仍不见其精锐,其精锐到底身在何处,尚是不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其锋芒所指必是京师!”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鳌拜的眉头紧锁着,作为议政大臣的他,当然知道,李子渊派出的三路大军之中,有虚有实,但是到底那一路为实呢?这才是他关心的,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李子渊的东征最终目标是什么地方。

是京师!

毕竟对于李子渊来说,金世正是其直捣黄龙的黄龙府。

不过,尽管知道他们的目标,但是对于鳌拜来说。仍然无法从中判断出这三路明军之中到底有哪一路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力。

如果无法判断出他们的阻力而贸然行事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陷入明军的圈套之中。

现在大秦国已经败不起了,尽管西安在长沙的洪承畴看似还是大清国的臣子,但谁都知道,现在他洪承畴同样也是在待价而沽,不过他倒不是在等待着谁出价更高。他是在那里等待着什么时候大明的皇帝会赦免他的罪过。

或许这才是红尘仇之所以到现在仍然还头戴红顶子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大清国要是还有什么失误。估计别说是西南的洪承畴,吴三桂他们了,恐怕就连西北也保不住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如果不是因为陕西那边还有万余八旗兵。估计现在陕西恐怕都已经投降明贼了。

那些个汉人就没有一个可靠的!鳌拜在心里如此寻思,在他看来,即便是像洪承畴那样的人,当年投降也不过是被逼无奈。他洪承畴既然能够背叛大明。将来肯定就会背叛大清。

无论如何,现在都必须要小心,绝不能让明军有机可乘。

“正是如此,鳌大人所言极是,这明贼所指者,必为京师,其三路大军之中,必有一路意为京师”

也许是时局的变化,让这朝中的大臣们对明军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最初称郑成功大军为“海贼”,再到后来称各地明军为“反贼”或者“贼寇”,到现在又称其为“明贼”,这同样反应了明军越来越占优势,同样也表明他们正在一点点的失去自信,自己也不再相信能够取得胜利,而是把对方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当他们如当年改口称“明狗”的时候,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仓皇逃出关的时候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距离仓皇出关的那一天,似乎已经不远了。毕竟已经有不少人提早做了打算。

正当暗自思考之时,却听一直没作声的福临突然开口询问道。

“那若是明贼犯京,我大清又该如何应对?”

在这个时候,福临甚至已经动了离开中国的念头了,什么大清的皇帝,若是连性命都保不了,还是什么皇帝,大清国这里是中国,可不是什么大清国,祖宗留下的江山这中国可不是祖宗留下的,这是汉人的江山,若是天下的汉人不愿他们留在中国,留在这里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与其留在这里,自寻死路,倒还不如回辽东老家。

不过即便是作为皇帝,他也不敢直接说出这句话。毕竟当年八旗入关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是抛家舍业的来到这里。现在辽东还剩下什么?

当年大家在辽东的老宅子,现在早已经塌了。土地也荒芜了,回到了辽东,又该怎么办?

被皇上的这个问题拉回思绪的鳌拜连忙沉声回答道。

“回皇上,这次虽说楚贼势大,可是他们也就是号称三十万,而且其中精锐不过十万人,若是谨慎应对,不给其机会。明贼想要一举北伐夺取京师,恐怕还没有那么容易”

哦相比与其他人鳌拜还是有信心击败李子渊楚军的,毕竟,楚军的军力并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多,而且从目前前方的禀报来看,楚军的战斗力非常一般,大抵上也就是比当年入关时碰到的明军稍微强那么一些。

就在鳌拜这么自信的说出这番话时候,福临看到了一直沉默不语的索尼,便问道。

“索尼,你可有什么话要讲,索尼,现在我大清的情况究竟如何,你我心里头都清楚。这种客套话就不用再讲了。朕想知道你现在的真实想法。你就尽管直言吧,朕恕你无罪。”

福临不耐烦地一挥手,他不想听鳌拜说的那些话,毕竟,那些话中大底上都是打气的话,现在可不是打气的时候。现在最关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听这些在他看来甚至有些自欺欺人的话。

“是,皇上,那奴才就斗胆直言了。”

索尼恭敬地叩了个头,然后说道。

“皇上,恕臣直言,大清目前的情势可谓是岌岌可危。说句丧气的话,就是败局已定。”

说到这儿索尼不由停顿了一下又抬头望了望福临的脸色,生怕因为这句话惹恼了皇上。却见皇上虽然是铁青着脸,但依旧点头说道。

“索尼,你继续说下去吧。”

现在的局势到底是什么模样?福林很清楚,用岌岌可危来形容到也不为过。

“是,皇上。恰如鳌大人所说,这楚贼是只有三十万,且其中十余万是新募兵勇,可是别忘了还有江北的朱贼,他麾下尚有十五万大军,若是朝廷大军与楚贼决战时,江北明贼再从江北进犯山东,届时山东又焉能抵挡十五万江北明贼?就整个战局来看,现在明军东、南两个方向势力一同进犯,虽说朝廷尚有二十万大军,可是却完全不足为凭,无论是抵挡那一路,另一路明军都势必会抢得便宜,直取大清腹背,对咱们大清来说,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满洲,若是满洲老家一但陷落,那可就彻底断了大清的后路。目下既然局势如此,想要保住大清常主中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现在唯一问题是咱们怎么办?是要在这为了中原与明贼拼个鱼死网破,还是极早打算?”

索尼语重心长的说出这番话后,他便不再说话来,即便是鳌拜在这个时候,也选择了沉默。尽管他想反驳,但是却也知道索尼说的这些话都是句句实话,而且也是为了大清国的将来才会说出这些让人有些丧气的话。

而福临听到这儿脸色也不由微微一变,心知索尼说的是实话的他,立即急切地问道。

“那依索尼你的意思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回皇上,眼下当然是先力保京城不失,再与明贼周旋于直隶,若能借机重创其主力最好,如若不能则尽快撤回满洲老家,而在周旋之时的,亦要把京旗老幼妇孺全都送回满洲老家,总之现在的局势就是,咱们在中原呆的越久,对我大清就越为不利,毕竟,现在天数不在我大清”

一句天数不在我大清,让福临的眉头紧锁着,他看着索尼说道。

“可是,现如今我大清已经是国库空虚,粮草也都不济,这,这自从入关以来,我满洲人便不再事农耕,满洲土地也尽数荒废,即便是咱们到了关外,又能如何?没了粮食,八旗上下数十万口又如何得食。”

福临眉头一皱问道。这会他倒是有些恼恨当初为什么大家都抛家舍业的来到了关内,把满洲老家的一切都丢在了那,任由那里的土地荒废,现在可好,即便是他们想回满洲老家,老家也没东西给他们吃,没有了粮食,即便逃回了满洲,最后也不过只是饿死的料正如福临自己所说如今的大清,甚至想回也回不去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是他想留在中国,也留不下来啊。全天下的汉人是不可能让他们留在中国的。

“回皇上,相当于太祖皇帝创后金时,不也是粮草不济、人丁稀少。可照样越战越勇,最后还入了关。咱们只要撤出关去,保住了大清国的根本,把最初的几年撑过来,奴才敢保证。到时候,这中国还是咱大清的,不出几年,皇上您就等着看明贼后院起火吧。”

索尼阴沉地一笑道。

“哦?此话怎讲?”

福临虽隐约有些明白了索尼的意思,但还是想问个清楚。

“皇上,现如今的明贼可是不同于过去,过去明国只有一个皇上,可是现在,除了永历被圈于海外之外,明贼内有晋、楚、闽、淮四王,其麾下更有百万之众,可是这四人却是各自心怀鬼胎,现如今有我大清在,其自然一心以来我大清为敌,可一但我大清撤回满洲老家,到时候这四人又焉能臣服对方?到时候,四人为巩固其在朝堂上的地位,必定会行以内讧。即便是他们四人暂时合作,他们麾下的幕臣们又岂会不对对方加以攻伐,时间一长,四人自然会发生矛盾,一但明贼内乱之时,岂不正是我大清的机会?”

“索大人所言甚是,奴才以为,当真之计,最好是从速撤回满洲,毕竟,那里才我大清的根本!”

苏克萨哈于一旁附和道,并说道。
首节 上一节 806/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